重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布:城市建设迎来历史性机遇

3月26日,重庆市举办了首场“这就是重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超大城市主题,重点解读了《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会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琼主持。

发布会上,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表示,今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了《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重庆成为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以来,全国首个获国务院批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城市。

国务院批复文件指出,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规划》作为重庆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总纲,明确了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等功能,更加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

国务院批复要求,重庆将系统全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优化主体功能定位。构建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武陵山区三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承载3600万人口容量的生产生活空间。其中,主城都市区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区域,包括22个区县,构建了“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空间格局,分为中心城区、渝西地区和渝东新城三个部分。规划控制中心城区中部槽谷的城镇规模,重点在西部槽谷、东部槽谷发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以及绿色新型产业,形成“一核两江三谷四山”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

在交通建设方面,《规划》按照“多层级、一体化”立体综合交通网,构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连接四方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构建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规划10条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联通国家主要城市群;以及规划高铁网、城际铁路网、普速铁路网等,实现与成都、贵阳1小时通达、北上广6小时通达等目标;构建以长江航道为“一干”,嘉陵江、乌江、渠江、涪江为“四支”的高等级航道骨架体系,形成以中心城区、万州、涪陵为核心,永川、江津、长寿、丰都、忠县、奉节、合川、武隆为重点的“3+8”规模化港区布局体系;规划主城都市区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主体,合力支撑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另外,按照批复要求,重庆将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还强调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构建了市域遗产保护空间体系,划定了历史文化保护线,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保护好全市53项国家级、70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提出了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完善历史文化场馆布局等措施,以传承和弘扬重庆的文化遗产。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规划》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度,城镇均衡布局文教卫体设施和公园绿地。中心城区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度,区县城突出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郊区新城。乡村补齐健康、文化、养老、互助等短板,建设舒适宜人,邻里和谐、富有现代感的生活社区。实现中心城区、渝西地区、渝东新城各城市间1小时通达,并完善市政、防灾设施布局,提升城市气候适应性,建成具有山地特色的“韧性城市”。

在发布会上,扈万泰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有关主城都市区构建“多中心、多层次、多节点”城市空间格局的问题。他指出,重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超大城市,在全市的区域空间协调发展布局中,形成了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武陵山区三个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主城都市区由多个中心所构成,加上外围的新城,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多节点”的城市空间格局。此举旨在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郊区新城梯次形成一个整体,功能互补、同城化发展,打造更高能级、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城都市区。扈万泰进一步解释了五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将主城都市区作为重庆发展的优势区域;二是构建网络型城市空间格局,通过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等支撑城市空间结构;三是实现“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主城都市区空间结构;四是以交通系统支撑主城都市区的网络型空间结构;五是构建城乡融合、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体系,充分考虑了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的融合关系,保护了耕地和粮食安全。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回答了关于本次规划批复对重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积极意义。张兵表示,《规划》是重庆未来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和约束性,有助于支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公平、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发展。他指出,《规划》为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制定了重庆的行动方案,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构建了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此外,《规划》还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重庆向西、成都向东、成渝相向一体化发展。同时,《规划》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为保障重庆的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规划》还注重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保护和塑造山城江城特色风貌。这一规划为重庆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重要贡献。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睿针对《规划》在推动城乡融合方面的具体举措。表示积极构建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国土空间格局,是重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规划》以县城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提出了推进城市建设的关键举措。重庆将加强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优化区县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实现城乡功能融合统筹,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化布局。打造大中城市的产业新高地,吸引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促进良性互动发展。通过培育具有特色资源的强镇,重庆将形成城乡就业和服务中心,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实现“强镇带村”的统筹发展。通过学习和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重庆将推进乡村空间布局,提高乡村产业用地比例,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助力乡村富民。通过生态修复,重庆致力于让乡村水更清、田更良、景更美,为城乡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扈万泰表示,《规划》的实施将为重庆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对于重庆城市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重庆将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庆篇章,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山水之城。(文/ 庞明轩 图/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热门相关:重生童养媳:枭宠不乖娇妻   大周仙吏   魅王毒后   99次离婚:厉少,请低调   不负荣光,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