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加码,产业链企业增收,代糖却被“污名化”?
“有很多研究发现,长期喝无糖饮料,如果是甜的,它里面一般都加了甜味剂,比如像三氯蔗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等等这些有甜味的这些代糖的饮料,最近研究发现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方面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相反这些无糖的、甜的饮料、加了甜味剂的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方面,可能比我们喝这个甜的含糖的饮料危害会更大”
最近有专家“炮轰”代糖,虽然该专家并未拿出具体的研究报告以及相关数据支撑其论点,且措辞中还使用“很多”“一般”“可能”等较为谨慎的词汇,但其专业人士的身份,仍以一己之力将“#无糖饮料为何会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这一话题送上了微博热搜。
但随着近些年来,消费者对代糖逐渐加深了认知,在一些转载了该专家观点的媒体视频号的评论区,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呼声,比如“只讲了研究发现的‘可能结论’”“毫无理论依据”等,甚至有消费者直呼“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图注:转载该视频的媒体视频号下,评论区部分截图)
事实上,代糖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成为了无糖饮料的“朝圣者”,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糖和低糖饮料的出现,最先解决了消费者满足口腹之欲的需求,与摄入更低含糖量诉求之间的痛点。
其次,相较于糖的甜腻,对于口感清爽的追求,也是消费者选择加入到无糖或低糖饮料阵营的因素之一。
据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80%的中国网民最关注无糖饮料的口味,“好不好喝”也是直接影响消费者选购的关键因素。
此外,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Naveed Sattar教授此前曾提出观点称,“目前人类的流行病学数据不支持低糖饮料与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有意义的联系,而富含糖的饮料似乎确实与更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
言外之意,相较于低糖饮料,含糖饮料所能导致的糖尿病风险更高。
而结合全球形势来看,从中国国内政策层面对于" 减盐、减油、减糖 " 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动、海外如2018年英国开始对糖征税,再到近期新加坡出台严厉的控糖法案等等,都无一例外的向外界表明,食品饮料低塘化、无糖是大势所趋。
属于“糖”的黄金时代正在走远,而无糖、低糖的食品和饮料,或将接棒前者的辉煌。
其实,无论产业如何变革,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被繁重的工作和生活裹挟前行的日程上,能够通过喝上一口甜蜜的饮料,获得些许的喘息,并且又可以在含糖量较高的饮料之外,拥有低糖、无糖的自由选择,终究是件幸事。
1、代糖发展史——一场人类对甜蜜和健康的探寻之旅
从人类诞生至今,便与能为自身提供味蕾刺激以及营养的糖、盐和脂肪有所羁绊,相较于维持人体内部液体平衡的盐和为人体储能的脂肪,糖,由于能够在生理上有助于人类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以及为人们带来愉悦感而独树一帜。
作为一种甜蜜的调味剂,糖是如此的特别,以至于在其于12世纪传入欧洲后,一度成为欧洲皇室、社会名流餐桌上的常客,当然糖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也与其稀缺有关。
1226年,温彻斯特市长在亨利三世的要求下,倾尽温彻斯特的商人之力,也只搜集了三磅的亚历山大(埃及)糖。
糖的稀缺性也为其赋予了权利与身份的象征。12世纪末,还出现了一种将蔗糖和杏仁结合,用混合后的糖状物雕刻饰物的技艺,这种技艺也曾出现在13世纪的法国宫廷宴会上,足见糖与权力、财富、地位的联系之紧密。
此后的17世纪中期,随着蔗糖生产的规模化发展,蔗糖价格开始大幅下降,由此也搅热了消费市场,据资料显示,在1600至1700年间,蔗糖消费量增长了4倍,在随后的1700年到1740年间,含糖消费量仍然呈现出2到3倍的增长。
当糖逐渐普及以及平民化后,过往糖被赋予的权利和身份的象征随着土崩瓦解,西敏斯的《甜与权利》中将其称为“广延”和“顺延”,“广延”指人们经常性接触蔗糖,甚至习以为常,“顺延”则指以前如彰显社会地位等政治内核都已褪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制糖业更是日趋繁荣,也是在此时,饮料巨头们发现,在配方中加入蔗糖,优化口感的同时,还能让消费者上瘾,自此碳酸饮料、糖果产品如雨后春笋帮涌现。
随着含糖饮料和含糖食品品牌的多样化,人们基于对美味食品的追求,食糖摄入量随之水涨船高,在18世纪初,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年食糖摄入量为1.8~2.7 kg,到了今天这一数字已经上涨至68~77 kg。
随着含糖饮料和食品的盛行,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现。
在1964年,英国营养学家约翰·尤德金曾发现高糖对健康的危害,但奈何独木难支,当时的糖业协会收买了哈佛医学院的几位教授,甚至连权威医学期刊NEJM也没有落下,并持续刊登与“糖无害、脂肪有害”等相关的文章,用以让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是脂肪摄入过多导致了各种疾病,而这场骗局直到2016年被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披露,才得以让真相浮出水面。
自此,意识到高糖的危害,多个国家纷纷开始对糖开展抑制手段,比如针对高糖领域食品征税,而这也推进了代糖产业的发展。
发展至今,在人工合成和天然来源代糖两大类下,已在全球衍生出数十种代糖,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烘焙面包、糕点、饮料等等。
虽然代糖种类繁多,但在饮料企业中广泛被使用的主流代糖为人工合成代糖的阿斯巴甜和天然代糖的赤藓糖醇,阿斯巴甜常见于可口可乐、百世可乐等传统饮料企业旗下的无糖产品,而包括元气森林、健力宝运动饮料、怪兽Monster在内的企业和产品,则采用了赤藓糖醇。
而如果说,食品工业风向从糖吹向代糖,是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迫切追求,那么代糖大概就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又不想丢失“甜蜜”味觉体验的双全法。
而对于代糖,业内人士多持有乐观态度,比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就曾表示,因甜度高、能量低或不含能量、工艺性能稳定、安全性高等特点,甜味剂在过去100多年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食品和饮料。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使用甜味剂的低糖、无糖食品和饮料,为需要减糖和控糖的消费者提供了较好的选择。
2、饮料巨头转身、原材料供应商暴涨,无糖成为热土
低糖、无糖的趋势下,一批新锐的新消费品牌脱颖而出,比如元气森林等,无糖趋势的不可逆,甚至在传统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的身上也有所体现。
据可口可乐此前发布二季度财报显示,2020年二季度可口可乐公司营收达到113.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在营收增长的同时,从品类来看,含气饮料中的无糖可口可乐增长12%。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来自无糖部分的增长是长期持续的,在今年稍早一些时候,可口可乐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就提到,“可口可乐零糖汽水增长14%。”
而据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之一、中粮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此前发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旗下无糖汽水表现也优于传统汽水,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要知道的是,作为一家诞生于1886年拥有着传奇色彩的企业,可口可乐在进入21世纪后,仍取得过全球每天17亿人次畅饮其产品、大约每秒钟售出19400瓶饮料的成绩,但即便如此,面对低糖和无糖的趋势时,也开始掉头并积极的深耕这一领域。
事实上,从发展历程上,关于无糖市场的探索,早在2005年可口可乐便在中国国内有所尝试,当时便推出了主打无糖概念的零度可乐,2017年还进行过战略升级,并以Coca-Cola Zero Sugar(零糖可口可乐),取代原有的Coke Zero(零度可口可乐),从产品外包装上突出显示“ZERO”(无糖)字样。
但耐人寻味的是,在2017年之前,可口可乐在国内市场布局无糖产品的节奏算不上快,但自此之后上新节奏有所加快,比如其旗下品牌COSTA咖世家推出低糖低脂的轻乳茶、旗下雪碧升级无糖纤维+,并推出雪碧无糖柠檬薄荷味等等饮品。
如此密集的上新节奏,无疑也向外界展示了其对无糖领域的野心。
事实上,在可口可乐重仓无糖饮料的背后,除产品结构周期性更新需求外,也与其在无糖成为市场主流的外部大环境下的焦虑不无关系。
毕竟,除了头号对手元气森林之外,农夫山泉、娃哈哈、康师傅等玩家也早已在无糖赛道相继落子了各自的多款无糖饮料产品。
如果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那身处代糖这一泓清水中的代糖供应商,则是最先感受到无糖消费风口已至的那部分人。
以代糖中的赤藓糖醇为例,由于其具有天然、零热值、不参与血糖代谢、较高耐受量及酸热性能稳定等特点,在全球减糖、控糖的大趋势下,备受各界高度关注,这种热度从其生产商之一的保龄宝(300896.SZ)此前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中便可以略知一二。
据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83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归母净利润9075.2万元,同比增长40.6%。
而其营收和净利润双涨的背后,与其主要客户包括元气森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蒙牛集团、康师傅、达利食品等不无关系。
而对比来看,近些年来,在无糖的趋势下,传统糖的供应商们却出现了业绩下滑,以传统糖企
南宁糖业为例,其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351.63万元,同比下滑高达1943.51%。
而资本市场的情绪,显然也是糖与代糖在当下云泥之别境遇的真实写照,显然,拥抱代糖,才能在未来掌握更多主动权。
3、监管风暴迫近,却也是行业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在代糖风靡全球的同时,争议其实也一直并未停歇。
比如曾作为零度可乐甜味剂使用的阿斯巴甜,对其安全与否就曾有过长达数十年的争议,而这种争议还是在1981年,美国FDA批准了在一些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且经由很多权威机构认证了其安全性的前提条件下。
而现在,这种争议仍时不时的见诸报端,比如在今年3月下旬,《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期刊上就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称,“一些人造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但在该文章中也提到,当前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局限,比如被调查者饮食摄入为自我报告,需进一步研究才能确认其风险等等,但即便如此,仍被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进行传播,从而误导大众对于代糖的认知。
更有甚者指出,代糖也会引发血糖升高,对此,之前已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过科学认证,而根根相关研究表明,代糖本身不会提高血糖。
此前,央视还曾就这一话题,做过测试视频,邀请实验者分别喝下碳酸饮料、奶茶、果汁、无糖饮料以及无糖可乐,随后通过测血糖的方式,对血糖变化进行验证,在这一实验中,饮用碳酸饮料的实验者血糖从5.8升到6.6,饮用奶茶的实验者血糖从5.9升到6.5,饮用果汁的实验者血糖从4.5升到6.0,饮用无糖饮料的实验者血糖从5.5变为5.1,而饮用无糖可乐实验者的血糖则从4.6变为4.5,显然,血糖并未因饮用无糖饮料而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虚无缥缈的代糖争议,全球化的减糖、控糖战役却早已吹响了号角。
在国内,2016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便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其中强调 成年人每人每天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紧随其后的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营养计划 ( 2017-2030 年 ) 》,并在“吃动平衡行动”中提出广泛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推广减盐、减油和减糖,2019年国家卫健委提出“三减三健”行动计划,此后在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将“三减”中的“减糖”一项的预期定为,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应当不超过25克。
与国内相比,海外在减糖、控糖上动作也早有动作。先是在2014年,墨西哥对含糖饮料加收 1 比索/升的消费税,随后葡萄牙于2017年开始征收糖税,对糖含量低于每升80克的饮料征税0.15欧元;对糖含量高于每升80克的饮料征税0.3欧元;2018年英国也正式开始征收糖税,对生产高糖饮料的商家征收额外的税额,每 100 毫升含 5 克糖以上的饮料须缴税,以此来减少民众的糖分摄入量... ...等等。
此外,早在 2016年世卫组织还曾呼吁各国对含糖饮料至少征收20%的特别税。
据资料显示,目前,仅在欧洲地区便已有比利时、芬兰、法国、匈牙利等10余国家征收“糖税”。
而显然,这场围绕减糖、控糖的战役还远未停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说上述征收“糖税”的实践,还只是从企业和零售终端去降低消费者对糖的摄入,那么近期新加坡政府颁布的一条新规,可谓是从源头对减糖、控糖进行管控。
8月中旬,新加坡卫生部王乙康在出席活动时宣布,从2023年年底开始新加坡将禁止含糖量与反式脂肪酸较高的饮料进行广告宣传,这也意味着,在不远的2023年,人们在新加坡将再也无法看到宣传高糖饮料的广告,而这样的法案落地,对于过往的饮料行业巨头来说,其冲击不言而喻。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球减糖、控糖战役的持续进行,代糖将成为糖的有益补充与替代,这或许是传统饮料巨头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基于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必将把那些能够满足自身健康需求的品牌揽入怀中,彼时,饮料王朝中品牌座次的新老罔替也将上演,同时得消费者者,将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