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发布
5月16日消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为“报告”)16日在2023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正式发布,形成业内最系统详实的智能网联“中国方案”实践思路与落地应用。
过去一年内示范区逐步推进3.0阶段首个100平方公里建设,在体系建设、政策监管以及产业生态三个方面形成以下成果及经验:
一是实践车路云融合技术路线,充分发挥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势能。在车端,有序推进智能网联车端应用。依托大规模测试能力优势,面向自动驾驶测试及量产车场景应用需求,组织企业研发三模OBU,累计安装700余台。在路端,持续强化路侧基础设施支撑。
实现60平方公里车路云一体化功能全覆盖,形成功能服务20余项,同时持续优化标准路口建设,每路口降本达46.3%。在云端,充分发挥云控平台中枢价值。累计接入车辆、路侧、信控、出行服务等6大类、200多个数据项,面向产业及政府部门提供车路云一体化及交通信控优化等应用服务。
在网端,不断夯实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融合5G、C-V2X和EUHT等多种技术,实现329个智能网联路口C-V2X网络全面部署与335.6公里双向城市主要道路EUHT网络信号连续覆盖,支撑开展车辆监管、远程驾驶、车路协同等功能,数据传输成功率达95%以上。
在图端,深入拓展高精地图服务能力。支持高精度地图试点建设,扩展至46个地图API,支持提供用户灯态提醒、车道级事件提示等功能服务。在数据端,搭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先后发布国内首个示范区级数据分类分级白皮书与数据安全管理政策,为车端与路侧提供主动安全防护。
二是加速推进政策法规标准化进程,打造友好测试监管环境。在政策体系方面,聚焦全无人、高速公路、无人接驳等场景,累计出台10项行业代表性管理政策。在推进立法方面,组织区内代表企业召开多次企业调研,充分了解企业立法诉求。目前《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已纳入2023年度市人大立法工作计划。
在标准化成果方面,搭建“车-路-云-网-图-安全”示范区标准体系,累计完成示范区标准20项。推动5项团体标准转化与6项北京市地方标准研制。
与此同时,持续建设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采取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并重措施,为企业车辆测试及商业化探索提供保障。截至今年3月,示范区内测试企业达19家,入网车辆数量达578辆,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达到1449万公里。
三是聚焦关键环节自主创新,引领产业生态集聚。面向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利用“揭榜挂帅”机制研发生产国产化MEC设备,降低设备成本,发布并推进全球首个智能网联路侧操作系统智路OS开源开放,初步形成国产化路侧系统解决方案,并联合企业共同研发分布式算力平台,逐步实现路侧算力有机整合。
针对应用场景全面示范、协同发展,推进自动驾驶乘用车无人化和商业化,服务超134万人次;实现末端配送新模式,无人配送服务超130万单;打造零售服务新体验,累计服务250万余次;积极推动教育专线、机场接驳场景等创新应用落地,与公交车、公务车、快递车、环卫车、社会车辆等实现小规模场景示范应用。
在智慧交通提质增效方面,完成317个信控路口升级改造,道路信息日均服务用户超过2万,平均速度提升12.3%。聚焦加强产业服务能力,打造专业化、便利化产业创新园和孵化器,发挥在区平台公司作用。目前示范区已聚集工信部装备中心、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等部委机构,吸引近百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企业。
未来,示范区将坚持车路云一体化战略方向,持续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规模化推广,引领和赋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分享“北京模式”,向世界展示“中国方案”,参与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智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