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月再获投资,艾拉比完成B2轮超亿元融资
8月8日消息,上海艾拉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拉比)继4月获得上汽集团旗下尚颀资本及其合作方山高投控的投资后,于近期正式完成总额过亿元的B2轮融资,新的投资方为聚卓资本,老股东国科新能继续增持,势能资本持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据官方公众号透露,2022年,艾拉比(ABUP)完成了近亿元B轮融资,由国科新能领投,仓廪投资跟投。自B轮融资以来,艾拉比加快了多元化战略布局的节奏,定位也从「OTA方案提供商」拓展至「汽车智能化软件技术产品及服务供应商」。
艾拉比副总裁丁羽介绍,公司的整个B2轮融资也主要用于推进多元化战略。一方面,对原有优势OTA产品进行迭代优化,并持续推进新增业务线的产品研发;另一方面,跨细分领域、跨地域进行市场拓展。
丁羽表示,自B轮融资以来,艾拉比在产品/服务、市场、合作生态三个层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首先,在产品/服务层面,面向汽车领域,公司已经在原有的单一OTA业务线基础上,逐步拓展出「标准产品+综合服务+内容生态」的矩阵式业务组合。
其中,标准产品层面,自2020年启动多产品线布局后,除了原有的SOTA(汽车软件升级)、FOTA(汽车硬件升级)产品,艾拉比陆续推出了DOTA(智能云诊断)、VSP(汽车软件管理平台)两大新产品;另外,面向物联网领域,艾拉比于2022年正式推出了IoT-OTA SaaS平台,实现了跨领域的产品线拓展。
综合服务层面,围绕四大核心标准产品,艾拉比自2021年开始面向主机厂推出汽车软件测试、运营及咨询服务。
在汽车软件内容生态层面,艾拉比正联合在线内容供应方、开发平台和主机厂,共同打造“空中4s店”,为车主提供影音娱乐,座椅按摩、氛围灯等车内控制,电池里程、雷达敏感度等能力升级,以及自动驾驶四个方面应用服务。
其次,市场层面,配合多产品布局,艾拉比也早在2020年就改变了以往将SOTA和FOTA产品打包销售的方式,支持客户购买单一产品。公司在针对标准产品拓客的同时,正式打开了综合服务市场,并将系列产品、服务推向了海外。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2年度《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OTA功能第三方供应商交付上险量排名TOP10》,艾拉比在OTA第三方市场份额占有率已连续两年位列第一。
丁羽介绍,截至目前,公司在汽车领域已累计服务40余家主机厂,超100款车型;车厂不同车型对OTA产品的复购率保持在70%左右;DOTA(智能云诊断)、VSP(汽车软件管理平台)两大新产品,已跑通车厂闭环,产品化率已达50%,并预计将在两年内提升至70%。
最后,在生态合作方面,艾拉比已于2022年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为主机厂提供爱趣听、腾讯随行包含的各类应用,例如腾讯视频、音乐、新闻、会议、车载微信等。
总的来说,艾拉比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原因主要受企业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驱动。
其中,多产品布局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发展诉求。据介绍,一是多产品路线能够带来更丰富的收入来源,也是艾拉比实现未来IPO计划的关键一环;二是整个汽车市场非常大,车厂需求是多元化的,艾拉比希望通过产品生态化战略满足和拓展更多客户。
之所以推出综合服务,丁羽表示,主要是对车厂普遍需求的回应。随着车厂不断采用我们的标准产品,车辆进入售后环节后,对专业服务的需求也开始增加。比如产生了大量新版本上线相关的测试工作、升级等系列需求。另外,一些全球化品牌或合资品牌在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的发展诉求,也对艾拉比提出了相关战略咨询、合规咨询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而内容生态建设方面,在艾拉比看来,内容变现或软件可售是智能车发展的必经之路。丁羽认为,一方面,OTA最终需要将更多新的软件和应用内容推向C端,提升车主的驾乘体验。因此内容侧是公司未来发展绕不开的一环;另一方面,从汽车行业上半年情况来看,大部分汽车的硬件毛利已经很低,售卖软件将是车厂回收研发成本、赚取利润的重要途径。
同时,他也指出,目前从整体车载内容市场发展来看,C端用户付费行为尚未构成完整闭环,尽管一些知名度和公信力高的品牌正在尝试内容变现,大家都还处于小试牛刀的阶段。如果以视频内容平台付费类比,车载内容付费只是时间问题。
谈及未来发展,艾拉比将多产品、多业务、海外市场拓展视为同等重要。丁羽坦言,多元化战略的实践在为公司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正如前文所述,除了面临来自新细分领域的新竞争,部分新的业务线还处在发展早期,公司需要通过服务更多车厂、车型,迭代优化新产品、服务,同时进行B端市场教育,并联合车厂培养C端用户的软件付费习惯。这也是艾拉比本轮融资后的战略之一。
另外,在物联网侧,丁羽表示,尽管近年来艾拉比的IoT-OTA产品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万物互联的时代方兴未艾,公司希望未来能在智慧城市、工业、智能家居等领域找到增量和增速均较高的细分市场。
而海外市场拓展也并非易事。据介绍,艾拉比近年来已拥有部分海外客户,为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公司计划继续探索伴随国内车厂出海的机会,同时通过服务合资品牌将业务将业务延伸至相关外资品牌的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