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亮证”行 严把农安关
对准农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扫一扫,便可知晓它的“前世今生”——承诺事项、承诺依据、产品产地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如今,在福建各类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一品一码”追溯标签已屡见不鲜,成为农产品上市销售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枚小小的追溯码,涵盖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档案”,跃升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的“试金石”。近年来,福建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以下简称“并行制度”),从完善“开证”制度到实现“持证”上市,再到助推“亮证”行动,打造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擦亮达标合格农产品绿色发展底色,赋能福建农业高质量发展。
赋码出证 制度并行
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名片”
“为每一批鸡蛋做好生产档案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打开并行制度系统平台,我们自觉填好产品收获日期、产品类型、准出数量以及承诺依据——最后生成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这既是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也是我们生产者的‘承诺书’。”走进福清光阳蛋业第一蛋鸡基地,集自动集蛋、分拣、包装于一体的鸡蛋产地初加工流水线正开足马力,鲜品鸡蛋产品打包分装后,被贴上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标签,一枚枚“光阳鸡蛋”摇身变为“赋码出证、全程追溯”的“安心蛋”。
生产主体的自觉自律,见证了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在福建落地开花、繁茂壮大的演变历程。
自2017年起,福建省着手构建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对同一品种批次的食用农产品按照统一的追溯编码规则,赋予唯一的识别追溯码。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2020年初,为统筹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福建在全国率先为食用农产品升级了“二代身份证”,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实现合格证与追溯码衔接融合,让生产者展示形象,让消费者了解真相,让监管者掌握动向,打通生产、流通、市场三大环节,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
从“手写证”到“机打证”,从“网页端”到“掌上安”,从建立“五查机制”到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福建持续深入开展生产主体摸底调查,推动主体入驻系统,逐步实现线上开证、线上查询、线上亮证等,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信息化追溯相结合,开展线上巡查、现场稽查、调研抽查、执法检查、市场倒查,督促指导生产主体建立农产品电子档案,规范、完整、及时上传追溯信息,对进入市场交易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的食用农产品全面实行源头赋码出证、凭证销售。多年来,全省生产主体建立农产品电子档案48.7万个,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2768万批次,凭证销售食用农产品1776万吨,有效压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强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践诺增信 亮证行动
从田间到舌尖实现全程可溯
今年以来,福建各地积极响应、迅速部署,将实施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与加强普法、服务、培训相结合,确保亮证行动有力开展。
法治领航,全程亮证。福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批批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指导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依规收取、保存并再次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健全承诺达标合格证查验等制度。
为提升合格证“含金量”、强化亮证服务能力,福建组织县级检测机构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为生产者提供便捷的快速检测服务,推广常规农药快速检测方法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点,为周边生产者提供自助快检、自助开证等服务;鼓励规模主体带动周边生产者自控自检、规范开证。同时,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建立生产主体QQ、微信服务群,设立生产主体技术服务专线,为生产主体提供全天候、全覆盖技术服务。
从田间地头到农民心头,一堂堂生动的“农安课”筑起了亮证行动的意识“堡垒”。福建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制作教学视频,印发操作手册,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制式培训与定制培训相结合、田间指导与机房操作相结合、线下培训与远程指导相结合,并对文化水平较低的生产主体,面对面逐一单兵对练,不断提高生产主体的政策知晓率和业务实操力,今年以来共开展培训235场次,培训主体1.19万家次。
农安“接力” 典型引领
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亮证而行,农安“接力”。福建各地持续开展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接力开展系列亮证活动210多场次,拓展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街区等多场景亮证,共同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亮证进行时,农安共把关。在福建,这场以“码”当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亮证攻坚仍在持续,战犹酣、向未来。
热门相关:魔葫 我有一个进化点 一念路向北(刘恺威主演电视剧原著) 苏医生,你笑起来很好看 娶一送一:爹地,放开我妈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