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执行董事、副总裁刘畅:为城市安全稳定持续护航是燃气行业永恒课题
燃气系统是城镇基础设施,是保证城镇正常运行的生命线,也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城市燃气龙头企业不遗余力推进燃气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守护安全燃气生命线,构筑美好城市生活。
本期《大咖说:燃气加“数”度》专访了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刘畅,围绕传统城燃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中燃在智慧燃气的落地优势等话题进行了介绍。
“源网端”数字化转型升级应对挑战
随着城市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燃企业的传统运营方式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刘畅介绍,一方面燃气管网等设备投运时间拉长,设备本身可靠性降低,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得外力破坏管网的风险不断上升,仅依靠增加人力以保安全的方式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用户对于用能服务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些使得燃气企业亟须通过对燃气业务链的智慧化提升,寻求破解之道。
“如何保障燃气资产的安全,保证我们可以有效地用这些资产为城市服务,同时作为公用事业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及时、更有效、更贴心的服务,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课题。”刘畅表示。
她表示,面对这些问题,中国燃气在思考智慧燃气的落地时,顶层设计是以智能化全面重塑能源供给体系,实现能源的源、网、端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源侧,即能源获取侧我们应用数据智能预测用户的未来用能需求,辅助进行采购决策,实现需与供的精益匹配;在网侧,即能源输配侧,运用模拟仿真、负荷预测等手段保障管网平稳运行;在端,即用户侧,通过边缘智能设备和物联等技术的结合,使用户用能更安心。
中燃也将持续不断地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围绕绿色低碳、安全保供、生产运营等核心业务场景,结合数字化创新技术,深耕场景创新价值,以科技创新助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数字化平台实现城燃管理提质增效
面对城燃企业传统运营方式的新挑战,中国燃气如何以智慧燃气破解难题?对此,刘畅介绍,中燃的数字化业务发展不断自我更新,并基于前沿的数字技术持续迭代,推动体系高效落地。
她具体介绍,全集团推进HSE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除搭建了ERP、CRM、OMP之外,还孵化出了以巡检智慧化为主题的“磨刀石平台”、以安全管理数字化为核心的“长鸣钟平台”、以应急管理为核心的“八阵图”、以视频AI为核心的“慧眼”、以GIS云平台为核心的“舆图”、以智慧物联为核心的“青鸟”、以大数据为核心的“观星”以及政府燃气监管产品“纳声”等数字化平台,将精细化嵌入至日常管理流程,转化为可量化追踪的过程。同时,不断优化流程,将流程管理融入价值创造的全程中,加强标准化管理,全面实现管理的提质增效。
在分享中燃优势技术的典型应用时,刘畅以芜湖智慧燃气项目为例介绍,该项目是以智慧场站为亮点,以城燃和场站两大业务为核心,包括安全运行、气源调度和便民服务三大主题的综合性智慧化燃气管理系统。自项目建成以来,得到了部委、省市相关部门专家的认可。
刘畅表示,中燃智慧燃气建设不仅保障了城燃企业及其场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也在城市燃气安全上保驾护航,大大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稳定。同时,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分析,通过智慧化气源调度改善能源分布结构,高效用能,为用户打造绿色、环保、智慧化的生活。
呼唤跨界融合、生态合作
“燃气行业是公用事业,那就意味着我们的使命是陪伴城市的生存发展,陪伴所有用户的三餐和四季,不管是当下过去还是未来,我们永恒的使命是怎么样安全持续稳定的运营下去。”在刘畅看来,除了服务以外,客户城燃企业的存在越没有感知,越说明整套运营体系更有效,这是恒久不变的课题。
她表示,智慧燃气不仅仅是一种新兴技术和管理模式,更是实现城镇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燃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未来也会在智慧燃气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源,用更多新技术来为城市的安全稳定持续护航。借助新兴科技的手段,从运营管理、燃气采购、储存、输送和分配等环节;从安全监管,加强对燃气设施和供气过程的安全监控和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提高燃气安全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刘畅指出,“双碳”目标也为燃气行业带来了更多的转型升级机遇,高效运营体系如何帮助企业自身以及上下游用户优化能源使用方式,提供更绿色的生活方式,也是集团努力的方向。
谈起对智慧赋能燃气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期许,刘畅表示,从政府和行业方面,需要给予政策支持和行业倡导,这离不开协会的作为行业枢纽。从企业方面,燃气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合作,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推动,跨界融合已经是必然趋势,希望有来自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才带着新的视角、新的科技手段加入智慧燃气事业。”
从生态合作上,刘畅呼吁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共同推进智慧燃气的发展。“任何一个体系可持续健康存活,都是一个生态。服务好客户、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链延伸,都需要更多的生态伙伴加入,一起携手合作,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