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绿氢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本报记者 刘 垠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我认为绿电替代+绿氢替代就是能源转型的终极目标。”10月31日,在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上,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在作报告时谈道,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建设新能源体系,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是其中重要一环。
为期三天的论坛,以“聚焦绿色新能源,推动交通电动化”为主题,多位院士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其中,氢能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制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制氢过程一直依赖于淡水资源,给规模化应用带来诸多限制和挑战。
50多年来,科学家攻关海水制氢,面临的一大难点是海水里元素成分复杂,极易导致催化剂失效等。不过,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带来了海水制氢领域的最新成果。
谢和平介绍,团队通过转变研究思路,从物理力学、化学扩散视角,把海水中的复杂影响隔绝,利用海水和电解液的浓度差实现海水纯化,进而制氢。海水制氢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为规模化制氢提供了新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谢和平团队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中试,获得成功。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在库表示,氢是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关于可再生能源制氢,未来将主要集中在电解水制氢、太阳能制氢、生物催化剂制氢和耦合CCS技术制氢四个方面。他还强调,建立稳定的“制储运用”绿氢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以要大力发展氢经济、氢产业、氢能科技,特别是规模化制备,这四大关键科技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