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技术升级 看带电作业如何为电力供应提质增效

在位于辽宁鞍山广袤农田间的唐王二线97号塔,一架无人机装载着X射线发射器飞上天空,在操作人员的远程控制下,迅速移动至检测点,随即对500千伏唐王二线97号塔下相悬垂线夹开展探伤检测作业。

这是由国网鞍山供电公司首创的无人机载X光带电探伤技术。通过这项技术,探伤检测作业无需人工登塔即可完成,避免了X射线对人体造成伤害。鞍山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副主任马连瑞介绍,无人机检测结果能够实时回传,作业用时由原来的1小时缩减至10分钟。“截至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实际应用1000余次,使用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很多实际生产问题。”马连瑞说。

从人工登塔检测到无人机载X光带电探伤,这一转变是辽宁开展带电作业七十年来不断创新发展、提质升级的缩影。

带电作业是指在高低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的有效措施,保证供电稳定不间断。

我国的带电作业事业起源于鞍山,肇兴于辽宁。1954年,鞍山电业局下发通知,号召全局职工“创造各种带电作业的绝缘工器具”保障鞍钢生产和人民用电,自此我国带电作业发展拉开了序幕。

据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1956年,鞍山电业局成立了第一个带电作业专业研究组,研制带电作业工具,钻研带电作业技术,培训带电作业队伍。1970年7月,辽宁鞍山电业局创造成功超高压线路带电作业的新技术,自此,带电作业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20世纪五十年代,国网沈阳中心试验所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套154-220kV线路不停电更换直线及耐张绝缘子串的全套工具,首次成功进行了22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试验;六十年代,中国第一套针织运动装式屏蔽服研制成功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我国带电作业发展逐步趋于标准化、规范化。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民用电需求不断提升,轻便化、机械化、智能化带电作业装备和工器具不断涌现,我国带电作业水平飞速升级,带电事业驶入高速发展轨道。

近年来,辽宁带电作业引入VR技术,辅助职工在无实物状态下完成带电项目演练;自主研发的履带式绝缘升降平台配合履带式电缆自动收放装置,完成国内首个应用千米以上自承式电缆的远距离旁路作业;首次完成3台中压发电车联机并网发电、首次开展高低压复杂不停电作业、首次开展电源车跨海支援作业……带电作业方式不断优化、作业范围不断拓展。

如今,带电作业已发展成为电网运行维护中不可或缺的检修手段,辽宁不断加强带电技术升级、增强人员培训,保障电力不间断供应。据悉,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近年来全面开展属地化带电作业提升培训,采取传帮带作业模式,推进500kV线路属地化带电作业全面普及。同时,将智能技术融入带电作业的多个方面,利用激光建模孪生技术进行作业勘察、方法校验和安全管控,实现升降机、无人机、机器人和大型机械融合应用,拓展红外线、X光、声纹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带电检测广度,通过数智融合,推动智能带电作业能力迅速提升。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张文亮表示,辽宁已实现从最早的3.3千伏线路不停电检修,到现在输、变、配全专业领域的带电作业推广应用,为我国带电作业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从屏蔽服到绝缘滑车,从人工操作到数智融合,从初步探索到规范化作业,从低电压到高低压全覆盖……自1954年至今七十载,辽宁省带电作业不断创新、发展、完善、升级,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部输电处处长张宏志说,2023年,辽宁通过带电作业多供电量3170.5万千瓦时,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24686.5万元,实现全区域、全专业、全流程、全等级的带电作业全覆盖。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辽宁将围绕这一核心理念,进一步加强带电作业专业化管理,创新研究智能作业工具,提升带电作业智能升级,推进带电作业业务规范化、管理精益化、作业智能化,实现线路检修向智能辅助带电作业检修模式转变,全面推动辽宁公司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大力应用带电作业技术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美好生活“充电”。

热门相关:最强神帅奶爸   玉将/性感女:和我一起玩吗?   离婚后大明星老婆后悔了   龙腾四海   全球大佬欠我赊刀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