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真的很适合去《跃上高阶职场》当社畜

作者 / boom

编辑 / 朱婷

运营 / 小饼干

职场类综艺一直是各家网播平台的兵家必争之地,近期《跃上高阶职场》引起了kk的注意。节目里抢功王、强悍姐、社牛搅动起广告业江湖一隅风云。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从那些“精彩”的职场故事中,kk也找到了几处强烈共鸣。

于是乎,我们和几位面临“30岁危机”和“高阶职场”的社畜朋友们聊了聊,不少人在节目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Ta们中的绝大多数一致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职场故事,绝对比镜头里更加微妙、更加复杂。

不跟同事提已生娃很正常,领导其实挺不乐意女员工怀孕的

阿固,29岁,公职人员4年半

我对职场综艺不是很感兴趣,但偶尔刷到了八月不加班,也没有跟同事故意讲出自己有娃的片段,挺有感触的。

作为女性,结婚怀孕是很普遍的事情。在我的职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有自己负责的一部分工作,很多领导认为,女职员怀孕意味着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在工作岗位,工作要找人分担。所以,很不乐意女职工怀孕,常常通过和女职工谈话,来延后她们的生育计划。

我现在已经怀孕7个多月了,历经过孕吐、长妊娠纹等等,情绪几经崩溃,大哭过好几次,尤其前期(3-5个月),几乎每天都特别特别难受,但上班还是要去的,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总被特殊对待,这样对别人其实也不公平。

好在我们单位要求没那么严,公职人员也没有所谓的kpi,有时候没什么事就可以早点下班了。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被冷待过,领导说以工作为主,别着急怀孕,我们没人听他的哈哈哈……

我挺想看看那种孕期的准妈妈如何应对职场的综艺题材,希望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困境和焦虑,也不是想要争取机会被特殊对待,只是想让大家深入了解我们的状态,对女职员怀孕和休产假这件事,多点理解和尊重吧。

分享一个我朋友的真实情况。她在商超集团上班,她那边的规定是产后3个月不去上班,回来就会变成保洁岗。

我们单位产假半年,一般在5个多月甚至更早一点的时候,领导就会打电话问工作上的事情了。不明说让你来上班,但是总打电话,其实就是在催你上班。

其实想想在孩子哇哇哭的时候,单位还总有事,就真的很无奈、很烦。节目上可能简单地讨论了一下,八月为什么那么坚持地不加班,有娃的妈妈在职场上容易被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我感觉这背后还有很多细微的含义。

比如,对于年轻人来说内卷可能更具有挑战性,很多的年轻人是喜欢挑战的,是能从中获得快乐的。而对于已有家庭或即将有家庭的群体来说,内卷也让我们感觉压力很大,职场、家庭两方面兼顾,真的会让人吃不消,因此会感到焦虑。

怎么说呢,各有所求吧。

热爱创意默默写脚本的安安,就是我本人了

Wayne,30岁,做广告Account 6年

身为同行,看这类的综艺还挺有意思的。

处于高阶职场的人,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没有刚入职场的新鲜感,对自己的定位会更明确,他们所展现出来的东西,会比较契合真实打工人对职业理想的坚持。

从我个人角度看,即可以从节目中获得一些乐趣,同时也能学到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

可以说,节目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我们这个行业最有戏剧冲突和最需要创造力的部分。

甲方乙方斗智斗勇大battle的故事,很适合放进综艺节目里,冲突性很强。大家也清楚,很多日常琐碎的事儿呈现在节目里几乎没太多人看, 但繁琐的流程和创意无休止的修改也是广告的一部分。

我和安安一样,都是热爱创意的account,看到安安被“躺平”后默默写自己想的脚本,狠狠带入了,那一刻,仿佛我就是安安本安。

节目里对创意本身和候选人的评价标准,也蛮符合现实的。一些抢功、社牛、沟通不顺畅的情节,在职场里大有人在,人性会驱使大家这样做。如果没有引起大家的共鸣也不会上热搜嘛。

But,节目在具体到每个人物性格的塑造和矛盾冲突展现部分,有时候显得比较刻意。

我很想跟大家说,人人都可以有好的创意,创意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而通过综艺,我们可以了解各行各业的现状,看到大家都在为了职业理想而努力,也会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充满热情。

除了广告行业之外,我觉得产后妈妈就业和再就业应该被大家所关注。另外,我会比较期待记者行业被拍出来,不知道会不会引起大家的热议呢?

有时候人际关系比能力强更重要,但社牛不一定会被人真正喜欢

小立,30岁,做销售、游戏推广主管5年

我最近在某音上一直刷到《跃上高阶职场》这个综艺,看着还挺上头的。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们公司也有一个像刘权一样的“社牛”,那个人的交际能力真的很绝。

比如他刚进公司没多久,认识到的同事,比我这个主管还要多。他跟谁都能打上招呼,我们公司总共有一千多号人,哪怕是分部的一个头儿,偶尔来一趟,他都知道那人到底是谁。

那个同事,现在是整个部门里业绩最好的,其实他业务能力一般,但是人家会说话、能来事儿。我们属于推广部门,实际上也算是销售,把客户哄得心花怒放,加上也有运气,这么说吧,目前推广部门,能力强的都在他手下了。

升职加薪快到飞起,这点不得不服。

但是,公司的人其实都挺烦他的,因为他嘴太能说了,哪儿都有他,却没那么多真情,太精明、虚伪,大家看起来都跟他很熟络,但实际上没什么人真的喜欢他。

倒是公司一些真正业务强的人,不屑于搞这些人际关系,下了班就走,比较独来独往,可能不需要靠人际关系来晋升吧。

我陆陆续续刷了挺多《跃上高阶职场》的片段,节目确实拍出了职场江湖,但也是一半吧。其实有很多故事,应该是拍不了的,毕竟,节目要正能量嘛。

不好的一面,比如酒桌文化。我们公司聚餐的时候,都是要努力把领导给喝倒,当然你也可以不喝,不过挨个敬酒的时候,抿一口意思意思。但谁能喝,谁就算厉害,因为能让领导记住你呀。有这个捷径,你真的能忍住不走吗?

再比如节目上的这种内卷,有点小儿科了,在公司这么多年,每到晋升阶段,大家疯一般的勾心斗角,那个时候真是一刻都不敢放松,要跟手下人打好关系、要努力提升业绩,有些人还耍点手段。

哎,现实职场真的比节目残酷多了。

被甲方语言威胁过的我,感觉这档节目呈现出了现实职场中的70%-80%

大婷,28岁,做媒体工作7年

做社畜这么多年,我认为把真实的打工人生态和职场建议放在节目里,是职场综艺最应该展现的点。

沉迷《跃上高阶职场》后,我感觉这档节目的确做到了“真实”这一要点。虽然我没有真正从事过广告行业,但里面和甲方、和领导、和同事的沟通等,这部分和新媒体行业有蛮多相似之处的。

比如情绪化。我曾经和某平台公关打交道,她在半夜一点打电话质问我写的一篇采访稿(未发,尚且确认阶段)为什么要写这个点、那个点?精彩的是,她在电话那头咆哮道:我做李冰冰经纪人的时候,你还在上学呢!你要是这样写,信不信明天我就让xxx(我当时的老板)辞了你?再说起来竟然已是四年前的事情了,都过去了。

我理解中的“高阶职场”,就是不再停留在刚毕业、刚开始踏入公司的工作状态,得往上够一够了,遇见更优秀的人,get更多专业知识和人情世故。这几个社畜可能跟我本人没有很像的,但我比较欣赏八月身上自带才华和能力的宁静,印象很深的就是她时间管理的很好。

另外,最令我深刻的好几个片段都是关于周莹的,看得挺让人不舒服的,现实工作中也不太欣赏这种人,懂得都懂。该说不说,素人嘉宾和节目组敢把这些内容呈现出来,有点猛!

不过,看得再多,希望观众看节目就看节目,不要过度到本人身上,因为最终还是要自己亲身去体验一遭,才知道身处其中的真实感受。如果你觉得这样不好,你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就好,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可以推荐她来看《跃上高阶职场》。

其实作为资深社畜,我看过很多档职场类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跃上高阶职场》《初入职场的我们》《我和我的经纪人》等都有关注过。

一方面是因为工作需要,另一反面则是,我想要在里面找到一些职场问题的解法(不一定完全适用,但可以举一反三)。还有人与人沟通的技巧之类的,以旁观者视角去看别人,同时也是在看自己。

普通职工,只是普通琐事一大堆

乔治,28岁,自由职业4年

出于此前职业的原因,市面上的职场综艺我基本都看过,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令人心动的offer2》,节目对丁辉那一部分一些刻画,很好地拉起了小镇做题家们的愤怒。

最近播出的《跃上高阶职场》,节目虽然是以高阶划分了人群,但是总体上还是呈现了一些打工人的共同焦虑、职场可能会面对的相似问题等等,我觉得挺符合现实的。

比如我很欣赏的思凡,在这两期似乎也陷入了焦灼状,从她的履历来看,她是一个很优秀的从业者了,但优秀也不代表永远不会出错、不会焦虑,对吧。

再比如,小龙说客户深井冰那段,我特别有共鸣。由于行业的原因,我也曾无数在看了乱七八糟的brief之后,吐槽过。

但也有一点不符合现实的点,比如——下班时间?反正我认识的广告人,几乎都“不下班”。没有。

其实,行业不同,各职场还是有不同的差异的。我看这类型节目的主要是关注行业,比如广告行业,之前另一档的法医行业,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行业。

而我本人,虽也听小伙伴来聊起过,记者为了抢夺线口,把实习生按在地上的故事。但我自己作为普通职场人,大多数时候,则是普通的琐事一大堆罢了。

真正的职场不只有黑和白,但很多底层工作甚至称不上是“职场”

章鱼哥,32岁,境外旅游、自由职业12年

我一直觉得,综艺节目都是有剧本的,很多内容不具有参考价值,可以当个秀看。

你可以在里面找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比方说那个特别酷的马总,还有依秋,就是把自己的事儿都做完就好了,不会再整出那么多事儿,然后另外几个可能就把这工作更复杂点,会把往后很多种结果都预设出来,提前做好应对预案,跟人打交道、在职场上比较活跃。

但我觉得,综艺节目里说的,很多都是大家都会喜欢或者讨厌的典型特质,而真正工作中决定是否合拍、是否喜欢的,不光是这些,是很多细节的东西,不是非黑即白的。

我的经验是,很有可能一个人特别优秀,有很多好特质,但是就是跟TA不合拍,两个人聊几次天以后,就知道合适不合适,工作能力再强,话不投机也很难共事,不是你瞧不上我,就是我瞧不上你。实际上,会做人有时候比会做事,更重要。

不过综艺节目嘛,就是要引起大家的共鸣,或者猎奇心理,很多底层工作值得被关注,但是不需要上综艺,可能那些比较大的企业、公司,更适合拍出来,因为职场比较规范有序。

像我现在的行业,没有社保、底薪等各类保障,也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只有靠业绩赚钱,只是一份零工,也就谈不上“职场”两个字了。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身在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我觉得这不是真实的职场

串串,21岁,距离职场还有2年

专业原因,我会看很多影视作品,《跃上高阶职场》是我最近看的一部。我觉得这部综艺很符合我的想象,每个人会有比较强的工作能力,然后与人沟通、完成任务时,会更看重对于细节和处理事情思路的把握。

我可以理解小龙对不肯好好沟通的客户,想做个ppt反击一下对方,现在不是都说“00后整治职场”嘛,但我想说,作为00后的我,应该不会这么激进和冲动,我可能会先问问前辈到底要怎么做。

因为作为应届生,我们缺乏很多经验,但有很大的学习进步空间,应该珍惜这些机会,发挥出独有的价值,才能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吧。

但我很不喜欢那种一有矛盾就上热搜的情况,感觉这些其实不像是真实的职场会发生的故事。比方情绪上头就和领导吵架、太聪明了让每个人很喜欢,这些内容会让我觉得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可能作为还在象牙塔的学生,我很难想象到职场能有多残酷,看到这些内容,疯狂加班、内卷,会让我有点假。

我想不到自己可能是哪一种打工人,但我很希望变成节目上的梁总那样,能力和情商都挺高,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内卷,在工作上会比较顺利一点吧。

职场综艺里写实的残酷世界,会让我更加焦虑

小梨,26岁,做互联网销售1年多

在我的职场里,管理层决策上与基层执行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各自站在不同的观点考虑问题,并缺乏有效沟通,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管理者做出决策后,强制基层执行。

但站在基层的角度上,可能认为对方不了解实际情况,最后只能消极且被动地去执行任务。

“高阶职场”需要专业性更强、综合能力更强,有一定从业年限的人。我的工作经验可能不是“高阶”,但大厂的节奏非常快,短短一年,我已经感受到了什么是“高阶职场”。

《跃上高阶职场》的淘汰制,就很符合“高阶”定位。我现在所做的岗位,每个月背着很重的KPI,如果完不成的话,就会面临降薪、调岗,甚至被裁员。我刚进来的时候,就亲自目睹了隔壁整个组都被裁掉的情况。

我现在的领导,因为部门的KPI没有达到预期,已经面临降薪,再降下去,就要从组长位置踢下来,和我这样刚刚转正的新人,同一个级别了。

想起来节目里马伊琍在依秋被上一家公司裁员时说的话——“想在职场无可替代,就要做到让对方非你不可”,这是真的,可这也很难。

职场如战场,尤其是生活、工作在大城市,不仅要一直与身边人赛跑,也要和自己一直博弈。反正,停不下来做到躺平就对了。

而节目越真实,就会让我更加焦虑。谁会想看到自己不如意的职场生活,在镜头里又演一遍呢?我可不是受虐狂。

以上。

写在最后: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有人能在《跃上高阶职场》里见别人,思自己;有人试图从中学习某种职场技能;也有人因为节目过于真实而更加焦虑,而尚且未经世事的准职场人不愿相信这是真实的职场……真·各花入各眼,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本质上还是基于节目具备可探讨的内容和可参考的价值。

不久后,《跃上高阶职场》中广告人们的故事或将画上句号,但属于你我的职场故事仍将继续。祝各位好运。

图源:微博、豆瓣、腾讯视频,侵删。

热门相关:超维之书   恶魔校草:小呆萌,好美味!   恶魔专属:小可爱,超凶的   与朋友的姐姐做爱的故事   清穿皇妃要娇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