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水之道》遭遇滑铁卢,卡梅隆的技术经失灵了?

作者 / 咩咩咩

运营 / 小饼干

电影市场太需要一部振奋人心的大片,而这个时候,13年前的的票房奇迹《阿凡达》续作,《阿凡达:水之道》就正好不偏不倚,降临在这个由于病毒肆虐显得格外寒冷的档期。

3D,4K,高帧率,上一次kk对着影院的技术参数费尽心思选场地,可能还要追溯到《沙丘》或者某部漫威大片。而更久远的高帧率记忆,则是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边大肆宣传120帧,现实却是全城找不到一家合适的电影院能看。

无论如何,这确实是一部让人愿意冒着风险前往电影院地影片。

但可惜的是,即使是卡梅隆,也无法承担“拯救2022电影市场”的艰巨任务。

截止 12 月 20 日下午 4 时,上映五天的《阿凡达:水之道》票房为 4.52 亿元,远远低于市场预估表现。并且,猫眼电影数据显示,《阿凡达:水之道》的排片场次为 141386 场,而场均人次仅为 2.2。显然,除了一部分“发烧友”坚挺到了影院,极大可能,当前由于大部分观众难以抵抗的病情,实在是没办法为票房做贡献。

即使如此,《阿凡达:水之道》在豆瓣上仍然有着8.2的高分,这也是自2020年《心灵奇旅》后,国内院线上映的评分最高的好莱坞电影。

技术与故事的分野

有前作铺垫,又耗时十多年,《阿凡达:水之道》的新技术大礼包就显得合理又让人期待。

拍摄采用了索尼推出的第一款全画幅数字摄影机Venice、4K数字摄影技术,以及48帧/秒的拍摄格式。特效重点则放在了对潘多拉水下生态系统的呈现,卡梅隆选择实景、动捕、CG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拍摄。

每个镜头都为大银幕高分辨率和身临其境的3D精心设计,卡梅隆曾称其为“最具沉浸感的3D体验”。

另外,《阿凡达:水之道》的技术噱头还有裸眼3D。

根据报道,这种新技术来自科视数码公司 (Christie Digital) ,与卡梅隆本人的Lightstorm Entertainment公司已合作多年。科视公司表示,他们设计出的RGB激光投影系统能够向观众左右眼中投射不同的图像,从而达到让观众看到“3D场景画面”的目的。

但中国观众对于高帧率其实没那么陌生。

十年前的《霍比特人》是高帧率拍摄第一次走入大众视野。随后,中国观众熟悉的李安导演,带着120帧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冲击了中国观众的技术储备。

虽然李安在这两部电影中,全方位地针对高帧率拍摄做出了底层设计,充分展现了他绝对的野心,但最终却迎来了他职业生涯中罕见的绝对连续惨败。

“没能讲好一个故事”成为这两部电影在主流观众心中的最大原罪,视觉上的创新反而令人格外分心。

《双子杀手》中更加明显,大量的动作戏的确更清楚,也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哪里不对劲:CG补帧与真实世界物理规律之间的微妙冲突,几乎立刻就能被人眼捕获并识别出来。

类似的,《阿凡达:水之道》口碑两级分化的原因也同样在于故事。对于已经看腻了好莱坞老套剧情的观众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足够有新意的故事。

剧情延续了上一部的设定,但由于故事场景从第一部的森林转换到海洋,已经成家的男女主角带着一家6口人“避难”到了海洋部落,故事格局一下子从上一部潘多拉星球和地球的种族冲突,变成了一家六口人和反派上校之间的小打小闹,直接由奇幻大片降级成海洋环保版家庭伦理片。

也许是高强度的技术细节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即使是李安、卡梅隆这样的大导演,也都在高帧率拍摄上收获平平。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第四届海南国际电影节上,也提及了《阿凡达:水之道》的水土不服。他表示,美国电影更多的是拍科幻英雄、动漫英雄,而这些跟今天的中国电影观影习惯已经渐行渐远,这就导致中国观众会更喜欢国产电影,喜欢围绕中国故事、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影视作品。

但跟这个稍显老套的故事打包出售的,则是长达三个小时的视觉冲击与画面享受,对于冒着病毒风险也要前往电影院的“发烧友”来说,当然只有影院才能看到最震撼的《阿凡达:水之道》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阿凡达:水之道》在影院带来的奇观,确实是流媒体无法取代的。

技术背后的生意经

实际上,新的技术噱头回到现实中,暗含得都是商机。回看卡梅隆生涯的电影,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有着技术革新的影子。

早在1986年,卡梅隆在《异形2》中,还在采用传统模型制作方式,制作电影里的“异形女王”。等到了1989年的《深渊》中,“水”就已经开始成为他的游戏主角。他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方法表现水下世界,比如搭建水下摄影棚,演员下水拍摄等。

CG(计算机生成动画)技术也登上了卡梅隆电影世界的舞台,《深渊》中,他制作了影史上第一个软表面、电脑制成的形象。

1991年,在成本超1亿美元的《终结者2》中,卡梅隆开始玩起了CG技术,软金属机器人“魔鬼终结者T-1000”,是影史上第一个由全CG特效制作的角色,也让电影奇观与想象力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很快,CG技术开始逐渐影响了整个电影行业。

而到了《泰坦尼克号》,这部投资巨大的电影,则玩起了“动捕”,巨轮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动作捕捉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栩栩如生的沉入海底”。

等到《阿凡达》,动捕技术已经成熟,而噱头就成了iMax+3D。对于电影行业来说,卡梅隆的影响力,也从创作层面,影响到了影院端。

2010年,《阿凡达1》横空出世,凭借超前的3D视觉体验在多个国家地区掀起观影狂潮,全球共斩获票房28亿美元,成为影史之最。其中,仅在中国便收获13亿人民币的票房,登顶当年的票房冠军。

除了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之外,《阿凡达》所带来的新奇体验,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国内影院银幕的迭代和发展。此后,中国电影开启了“基建”浪潮,全国银幕数量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长,从2010年至2017年,银幕总数8年增长8倍,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阿凡达》上映前,国内3D银幕数量仅仅只有600多块,随着1月全国正式公映,至2010年2月底,全国3D银幕增至970多块。

但是回到2022年,回到当下,电影行业所期待的,《阿凡达:水之道》还能带来新的奇迹吗?

实际上,随着3D技术逐渐退潮,后《阿凡达》时期的3D电影,在转制技术的支持下,在不需要更换前期拍摄流程,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去博取更高的票房收益。

这反过来也提供了院线升级影厅的动力。

但对于《阿凡达:水之道》来说,从技术上来看,高帧拍摄并不能能够通过简单插帧实现类似效果,除了无法解决动态模糊的问题之外,甚至就在《双子杀手》和《阿凡达2》这样的大导演电影中,也依然有着尚未解决的技术难点,甚至影响了部分CG画面的渲染质量。

从24到48甚至120帧,即使不考虑前期设备上的增量投入,也有着数倍于今的后期工作量,这样庞大的资金需求,显然不是平均成本已经过亿的A级特效电影能够负担得起的。

如果拿掉4K、高帧率的光环,在普通3D厅的《阿凡达2》的观看体验,实际上并不会比普通的3D电影优秀多少,这也是本质上出现了口碑分化的原因,对于看不出技术革新的普通3D厅观众来说,《阿凡达2》并不是一部有多么特别的3D电影。

在史无前例的经济下行和大流行病时期的双重夹击下,既要票房成功,又要口碑坚挺,还要改变业界和拯救院线——这对于一部全部投入在4.6亿美元的超级巨片来说,实在是不可能做到的任务。

对于电影行业来说,还需要等待下一个救市英雄。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

热门相关:极品公子   军婚百分百:学霸女神,超给力!   野蛮大嫂玩荤计   漂亮的妻子   锦鲤仙妻甜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