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美食不夜街 三十余载北京情

京味儿题材话剧《簋街》作为北京演艺集团“第二届新春贺岁演出季”主打剧目,近日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

不拘泥于传统的话剧展现,《簋街》同时融合了戏曲、音乐剧、曲艺等多种艺术元素。故事以北京美食地标“簋街”跨越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为题材,通过描写李一刀、金守业、常小玉等充满烟火气的人物与故事,展现了“簋街”这条美食不夜街以及北京这座城市的时代风貌。

走进剧场前厅,观众就能看到各种美食的水牌儿:爆肚、卤煮、杂碎汤,还有炸酱面、豌豆黄、芥末墩……拉开大幕,时间回到三十多年前,1988年的李一刀摆摊卖的是卤煮,吃的是炸酱面;十年后,李一刀开始卖烤串、啤酒,食客们撸串喝酒看球赛;再后来,从外地来京的常小玉教簋街的顾客们如何吃小龙虾……时代和城市在变迁,美食的地域口味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都在发生变化。

剧中,簋街第一家饭馆“酒盈樽”由起到落、又由衰向盛的酸甜苦辣,侧面体现了北京几十年来的文化发展与历史变迁。李一刀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重情义讲规矩的地道老北京人。他认为“在簋街开买卖,不光是为了赚钱”,而李一刀的这份坚守,也让他与儿子李国华之间产生了误解与矛盾。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到来,簋街的全面兴起,“酒盈樽”转型迫在眉睫。最终,为了簋街的未来发展,李一刀放下了内心的执着,与儿子、与自我达成了和解,簋街也在时代变迁中变成了家喻户晓、闻名全国的北京美食地标。(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