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自购背后:提振信心很丰满,产品收益却“骨感”
1月4日,银华基金发布基金经理李晓星《致投资者的年终一封信》。在信中,李晓星详细复盘了2023年市场表现,并提到2024年在投资上关注科技、安全以及内循环三大个方向。此外,他还表示,从管理基金开始,一直持有自己管理的基金,目前绝大部分资产投资在自己的基金中。
据环球网财经记者统计,李晓星目前在管的15只基金(A类、C类分开计)在2023年并未斩获正向收益,其中收益最高的基金是银华信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收益为-2.7%。而李晓星在致投资者信中称,“在过去的两年中,也是承受了不小的阶段性投资损失,持有人的情绪我们感同身受。”
事实上,像李晓星参与自购在管产品的基金经理并非少数。据报道,此前,弘毅远方基金许智程在蚂蚁财富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第一篇实盘笔记,购入弘毅远方港股通智选领航混合C共计15万元。且除了许智程外,在理财社区晒出自购笔记的基金经理还有易方达基金成曦、天弘基金郭相博等。
进一步来讲,基金经理持有在管产品,与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均是为了提振市场情绪,对提升投资者信心起到正向积极的作用。且据环球网财经记者了解,在2023年,基金经理频现百万自购。
如去年6月12日,泉果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赵诣拟在其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恢复申购后出资100万元申购本基金,且持有期不低于三年。而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6月13日恢复申购到去年末,该只基金A类、C类净值分别下跌18.77%、18.94%。
无独有偶,2023年5月30日,南方基金宣布,基金经理王博、骆帅、张延闽、李锦文分别申购各自管理的基金,金额均100万元,对应产品为南方成长先锋混合、南方行业精选一年混合、南方阿尔法混合、南方卓越优选3个月持有混合。
而根据统计,前述4只基金中,自申购以来,南方卓越优选3个月持有混合A于去年内仅小幅度下跌0.32%。相比之下,南方成长先锋混合A同期跌幅达16.62%。
且据媒体报道,去年上半年,葛兰、刘格菘、周蔚文、胡昕炜、周海栋等顶流基金经理持续加仓自己管理的基金。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顶流基金经理自购份额呈现显著提高趋势。其中,易方达基金的陈皓在2022年下半年连续加仓自己管理的6只基金,自购份额超过300万份。
进一步来讲,基金经理出手自购,是通过“真金白银”来传递信心。不过,从前述情况来看,这对于基金长期业绩而言,影响有限。
对于此,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基金经理自购基金,对投资者而言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任感。此外,在市场波动时,基金经理自购基金有助于稳定基金规模,减少投资者因市场情绪波动而导致的赎回,从而降低基金运作成本。不过,在他看来,基金经理自购基金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若市场表现不佳,基金经理自购的基金可能面临损失,影响其个人声誉和基金公司的品牌形象。
总之,他指出,基金经理在市场行情好与差的情况下自购基金,主要是基于信心、责任、营销和投资策略等方面的考虑。自购基金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因此,在选择购买自购基金时,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业绩表现,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