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经书,右手宝剑:阿拉伯帝国的诞生
前情提要:
上期笔者概述了7世纪阿拉伯大征服之前,阿拉伯半岛的民族、地理、政治和社会环境。阐明了伊斯兰教出现的必然性,以及它相较其他两个亚伯拉罕一神教,在组织和政治上的优越性。就如上期结尾所说,在《麦地那宪章》之后,穆圣左手高举“正统信仰”的意识形态大旗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接下来就将举起右手宝剑,用政治权谋和军事手段物理征服对手。
从622年到632年十年间,穆罕默德发动了一项伟大的军事征服运动,将阿拉伯人从落后的松散部落变成一个高度团结的大一统政权。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
“真主的使者中等身材,有一张白色的圆脸,浓密卷发垂到耳畔。黑色的大眼睛,长睫毛。前额宽阔、拱形浓眉,眉心有一根血管,生气时会膨胀。胡须浓密、脖颈修长,举止优雅。声音略带沙哑,肩胛骨处有“预言之印”(鸡蛋大的痣)。”——伊斯兰史学家穆罕默德·伊本·阿萨
这是一位符合穆圣年龄的、典型的贝都因男人形象。
根据最早的穆圣传记作者伊本·希沙姆所载,穆圣15岁时参加了人生第一场战斗,但“他的贡献仅限于捡起敌人射落的箭,将它们交给叔叔。”直到40岁,穆圣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在进行他军事生涯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之前,穆圣做了一个重要的准备。他在《麦地那宪章》中明确了自己的绝对军事领导和政治仲裁地位,同时对包括犹太人在内的所有“异端”“异教徒”或“不信者”采取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合作政策。
穆圣强调真主的光芒庇佑所有人,非穆斯林享有政治、文化权利、自治权和信仰自由。非穆斯林要拿起武器对抗共同的敌人,但没有义务参与穆斯林的宗教战争。在穆斯林看来,基督徒或犹太教徒是“迷途的羔羊”。尊重和庇护加上赏罚必信,令原本一盘散沙的麦地那各民族团结到穆圣麾下,成为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力量。阿拉伯帝国能以极快的速度打下辽阔疆域,与宽容原则有直接关系。
伊斯兰教分支众多,不同地域、民族、习俗大相径庭,对不信者的态度各有不同。今天的开罗本《古兰经》相关内容甚至前后矛盾:
16-25:“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秀的态度与人辩论。”
9-5:“你们在哪里发现以物配主者,就要攻击他们,俘虏他们······如果他们改过自新,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你们就放走他们。”
注:16-25是16章25节,以此类推。
早期经文中有暗示一部分穆斯林不愿意战斗,经文谴责他们本应“为主而战”时却留在家里。这些劝诫章节在某个时间段急剧增加,证明当时的穆斯林团体承担着巨大的军事压力,而且有一批信徒拒绝参加进攻性战争。比如第4章72-74节:“你们中的确有人逗留在后方······谁为主道而战,以致杀身成仁,我将赏赐谁重大的报酬。”
后世穆斯林经注家和阿拉伯历史学家明确指出,早期经文是较为温和、倡导和平讨论的,但却在200年的时间里逐渐被更暴力的经文取代了。即便如此,当时最激进的经文也没有提到消灭所有不信者,而是给敌人改宗、臣服、交税或继续战争的选项:
“假若您拒绝,您就必须缴纳贡税。这不是什么好事,但也姑且是个选择。如果你拒绝纳税,那就只能开战了。如果您积极回应,信仰我们的宗教,我们会赠您一部天经,并教授您其中内容。如果您愿以天经中的律例治理国家,我们会对您的国家秋毫无犯,任您治理国务。假若您愿以纳税自保,我们也会接受贡税,保护您的安全。否则,我们只得与您开战。”
——八世纪初一位贝都因使者对波斯“万王之王”的演说
与被征服者建立朝贡体系,西方的基督徒或东方的天朝都是这个套路。
10-11世纪的穆斯林军队
巴德尔之战-AD624.3.12
针对麦地那部落联盟,麦加的古莱什部族也建立了一个针锋相对的敌对联盟,进一步迫害麦加穆斯林。穆圣立刻反制:“真主允许你们抵御麦加人对穆斯林的迫害。”对古莱什部族开战。不过在大义名分之下,掠夺麦加食物养活年轻的穆斯林团体才是现实目的。然而,由于内部间谍报信,622-623年针对麦加商队的突袭几乎全部失败。穆圣只能用密信传达指示。
某日,一支穆斯林小队终于遇到了麦加商队,好巧不巧这时正是禁止暴力的圣月,但在饿肚子和坏规矩之间,穆斯林选择了后者。他们在穆圣没有下令的前提下袭击商队,俘虏2人,打死1人。死者名叫「阿米尔·伊本·哈德拉米」,他是史上第一个死于伊斯兰教徒的人。
624年,穆圣召集史上第一支大规模穆斯林武装,准备拦截古莱什部族阿布·苏夫杨(Abu Sufyan)的商队。但消息走漏,苏夫杨派遣信使快马加鞭去麦加求援。古莱什部族集结了一支约1,300人、100匹马和大量骆驼的部队,准备在通往麦地那的必经之地巴德尔山谷拦截穆圣。
注:这支穆斯林部队由313人、2匹马和70头骆驼组成,骆驼要被三个人轮流骑。
3月11日,穆斯林哨兵在巴德尔抓住两个麦加取水人,得知商队已经抵达麦加,而且附近有大批麦加部队。穆斯林军心浮动。但穆圣没有撤退,而是下令急行军抵达巴德尔。穆斯林封锁所有的井,只留下一口给自己用。穆圣做了详细的战斗部署,抚慰不安的战士。在所有人入眠时,他一个人跪在树下祈祷了整晚。
麦加人并未携带太多给养,抵达山谷时疲惫不堪,又无法喝水。古莱什的族长们吵作一团,但荣誉感促使他们留下,并要求用决斗来振奋士气。穆斯林体力充沛,在信仰加持下更是求战若渴。几场单挑下来都是麦加人落败,士气遭到进一步打击。
麦加族长下令全军冲锋。穆圣继续祈祷,等到麦加人耗费体力冲到眼前时,他突然睁开双眼,丢出一颗石头——按照拉伯传统,这是进攻的信号,他要发动反冲锋!313名穆斯林士气大振,高呼“Yā manṣūr amit!”(真主的旨意,杀呀!)。恐惧攫住了麦加人的脸。
8-9:“当时,你们求援于你们的主,他就答应了你们:“我要陆续降下一千天神去援助你们。”有没有一千位天使,我们不得而知。但穆圣在战前的侦查意识和周密部署,在精神和物质上激励士气和以少打多的胆略决断却是实实在在的。
穆圣将俘虏带回麦地那,给他们水、面包和椰枣,直到麦加人将他们赎回。有些人当即宣布皈依伊斯兰教,顽固分子也对穆斯林的印象大为改观。古莱什部落伤亡约70人,穆斯林阵亡14人。巴德尔战役是伊斯兰立教之战。穆圣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眼光吸引更多人皈依伊斯兰。
乌胡德之战-AD624.12.22
12月,巴德尔战役后,新任古莱什部族领袖苏夫杨集结3,000军队北上,发誓要夷平麦地那。穆圣获悉麦加联军出现在附近,随即召开会议商讨对策。长者和穆圣本人都希望坚守城墙,但年轻人指出麦加人正在毁坏他们的庄稼,缩在城市里会影响穆斯林的声誉。穆圣同意了他的方案,率领1000名精干战士抵达北边的乌胡德山列阵。但在开始战斗之前,一个部落族长却带着300人畏战而逃,穆圣只剩下700人。
注:后来古兰经严厉谴责临阵退缩。8-16:“除非转移阵地或加入友军,否则谁以背向敌,谁就要下火狱。”
穆圣让他的部队背靠乌胡德山坡扎营,还在西侧的小山上布置了50名弓箭手以保护穆斯林的左翼,右翼由山体保护。麦加联军不敢轻视对手,族中最精锐的战士和指挥官悉数出动。其中负责指挥骑兵的人名叫哈立德·伊本·瓦利德(Khalid ibn al-Walid)。麦加勇士塔尔哈擎起大旗发起挑战,穆圣的堂兄阿里挺枪而进,一击杀死塔尔哈。塔尔哈的兄弟捡起大旗再次挑战,又被阿里斩杀。穆斯林士气大振,列阵而击,麦加军队被击退。
注:哈立德后来皈依伊斯兰并成为穆圣手下第一大将。这么说吧,他就是穆圣的韩信,是最伟大的阿拉伯军事家之一。哈立德在后续对东罗马帝国和萨珊波斯帝国的战争中立下不世之功,被誉为“安拉之剑”。
哈立德指挥骑兵从左翼迂回,但被弓箭手射退。原本穆斯林已经胜利,但许多弓箭手违反了穆圣的命令,擅自下山争夺战利品,穆斯林侧翼瞬间空虚。哈立德马上反攻,对穆斯林队列侧后方迅猛突袭。穆斯林死伤惨重,就连穆圣也被投石索击中头部,血流如注。
8-21:“你们不要仿效那些人,他们说:“我们已听从了。”其实他们不听从。”
3-152:“······你的勇气减弱了,你对命令产生了怀疑,并且在安拉使你获得胜利之后不服从。你们中的一些人追求世俗的利益,而另一些人则渴望得到属天的奖赏。”
注:投石索射出的石头动能接近三分之一手枪子弹。
若非阿里舍命相救,穆圣凶多吉少。穆圣捂着伤口,大声呼喊激励士气,维持阵线向山上撤退。麦加骑兵无法登山,战斗终止。尽管穆斯林的伤亡更高,但苏夫杨无力维持继续进攻,只能下令撤退。相比之前用主场优势一波流致胜,这次实打实的硬碰硬更具含金量。穆圣守住了麦地那,穆斯林声望大振。
壕沟战役-AD627.1.14
几个月前,一个犹太人因抢劫了一名穆斯林妇女而触犯《麦地那宪章》,穆圣当即下令驱逐整个犹太巴努纳齐尔社群。另一种说法是,这个社群公然参与对穆斯林的暗杀和反对。无论如何,巴努纳齐尔部族在627年初加入麦加部落联盟,煽动他们对麦地那发动更大规模进攻。
这次攻势规模空前。苏夫杨集结4,000步兵,300骑兵和1500骆驼骑兵,加上其他部落的支持,联军达到史无前例的1万人。穆圣坚壁清野,发动全城14岁以上的3000男人在城外挖掘壕沟,准备死守。只有古莱扎部落拒绝帮助守城——这违反了宪章。
两军围绕壕沟投射远程火力,甚至“用散文和诗歌侮辱对方”。由于早期阿拉伯人缺乏有效的远程攻击手段,对射阶段只死了8个人。阿拉伯人传统艺能再次上线——决斗。阿里披挂上阵,双方恶战一场,兵器相交不绝于耳,直到尘土将两人的身影遮蔽。良久,一声惨叫传来,众人惊奇窥视。只听“Allahu Akbar!”
这是阿里的声音。同盟军战意全无,暂时撤退。
阿里是前伊斯兰时代最著名的骑士
注:“Allahu Akbar”直译是“真主至大”,又称大赞词。是最常见的穆斯林口头语,类似于基督徒的“上帝保佑”。近年被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污名化严重 ;
苏夫杨与古莱扎部落密谋叛乱,后者有2000名战士,一旦反叛,穆斯林将全灭。穆圣希望把消息压下去,但没有成功。现外有强敌,内有叛徒,穆斯林夹在中间孤立无援。再加上食物短缺、气候严酷,穆斯林军队处于崩溃的边缘。穆圣抽调一部分兵力去内城巡逻,下严令坚持拜功。穆斯林每天祈祷的声音给麦加人造成了他们士气高昂的假象。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注:拜功就是礼拜,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指穆斯林面向天房敬事安拉的宗教仪式。这里拜功的作用是维持穆斯林濒临崩溃的士气。
穆圣向古莱扎发信,表示如果叛乱,我会集结全部力量先打你,大不了玉石俱焚。但如果你保持和平,战争结束就给你们椰枣收成的三分之一。这项计划被其他族长强硬拒绝,因为这也牵扯到了他们的利益。虽然谈判中断了,但古莱扎部落也分化成两派,事情逐渐出现转机。
对唔住
同时,穆圣接待了古莱什部族的努艾姆长老,他早已秘密皈依。努艾姆毛遂自荐当双面间谍,他先去古莱扎部落恐吓,说麦加人已经抛弃了他们,古莱扎部落便要求麦加方面提供人质。努艾姆又回到联军营地告诉苏夫杨,古莱扎部落已经背叛了他投靠穆斯林。他们索要人质,实际上是要献给穆圣。无间道这块儿让他玩明白了。
8-30:“不信道的人对你用计谋······他们用计谋,真主也用计谋,真主是最善于用计谋的!”
双方怒骂对方为叛徒,策反古莱扎部落的计划泡汤了。随着时间推移,麦加联军士气飞速跌落。马匹和骆驼因缺乏食物大量死亡,寒风吹灭了营地的火。联军在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穆圣在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麦地那的城墙上,穆斯林发现联军撤得干干净净,连痕迹都被风沙掩埋了。
麦地那古城墙遗迹
愤怒的穆斯林将古莱扎社区团团包围,不间断进攻25天迫使他们投降。根据宪章,穆斯林抢走了他们的所有东西,但这是最基本的。穆圣最终网开一面,只是挑选了一些顽固分子和抵抗激烈的男人公开处决,并奴役了他们的妻儿。这在当时已经非常仁慈了。如果没收物资将全族放逐,他们全都会死在沙漠里。
征服麦加
628年的圣月,一支1,400人的队伍出现在麦加的地平线上。为首者正是麦加的头号大敌穆圣,整支队伍都是穆斯林。穆圣的真正意图是借和平朝圣为由展示善意,用外交巩固既有的胜利果实。双方约定休战十年,不阻止麦加人皈依伊斯兰,也不阻止穆斯林回到麦加。
《胡代比亚条约》的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政权得到了承认。穆圣本可武力征服麦加,但他的选择更高明。终止战争的荣誉让更多人对他另眼相看,信徒源源不绝。条约还规定任何一方发起攻击,另一方就有权开启全面战争。穆圣严格约束族人,等待下次一击制敌。
仅两年后,麦加的一个部族忍不住袭击仇敌,但后者已经归顺穆圣,条约被打破了。古莱什部族大惊失色,赶紧派使者去麦地那赔礼道歉,希望维持和平。开玩笑,穆圣等的就是你违约!他的军队早就等候多时,一声令下,大军开拔。
穆圣下令全军举起火把夜行,古莱什哨兵登高瞭望,只见蜿蜒金蛇无穷无尽,麦加如孤灯一盏,随时会被吞没。穆圣做出详细的军事部署,要求大军分成多部,在骑兵掩护下对麦加多点发动进攻。这样即可以进攻守军侧翼,也能防止古莱什人逃脱。
629年12月11日,四路大军和平进入麦加。苏夫杨的绝望抵抗被粉碎,他只能承认麦加诸神不太给力,“除真主外,没有人值得崇拜。”——伊斯兰皈依仪式的第一句话。穆圣伸出手扶他起来,当众宣布赦免苏夫杨一派,承诺放下武器的人和麦加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穆圣烧毁了天房中的多神教塑像,边烧边念叨17-81:“真理已至,谎言遁形。瞧~谎言终将消失!”
统一阿拉伯
阿拉伯的统一过程无须赘述。对于在麦加和麦地那确立绝对领导地位的穆圣来说,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630年10月,穆圣亲率12,000军队决定性击败麦加宿敌哈瓦金部族联盟20,000大军,得到6,000战俘、24,000头骆驼、40,000只山羊,160,000枚迪拉姆银币。同年,穆圣围攻阿拉伯半岛最后一个敌对势力,直到他们愿意皈依伊斯兰。
阿拉伯半岛有史以来第一次统一。穆圣往来奔走,签署无数和平条约,解决无数世仇争端。同时广泛建立福利、医疗、收容设施。穆圣为弥合阿拉伯民族分裂、为统一政权做了许多政治准备。典例就是为避免贫富差距拉大产生社会动荡的“天课”(zakat)制度。2-177:“正义是信真主······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贫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忠贞的;”
“天课”不仅是早期伊斯兰教早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杆,更强调承担集体责任,加强阿拉伯民族凝聚力。经济上,还有调节社会财富流向、二次分配社会财富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均贫富,或是低配版的“先富带动后富”。
从带着几个门徒逃离麦加,到完成统一阿拉伯半岛的不世之功,穆圣只花了10年时间。632年,穆圣领导信徒完成他的首个伊斯兰朝圣,钦定麦加为伊斯兰教圣城。他在附近发表“告别讲道”劝外国、外民族信徒不一定要遵循阿拉伯人的习俗。他宣布阿拉伯没有优越非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当然也不优越于其他民族,真主之下,众生平等。
632年6月7日,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病逝于家中,年61岁。历史学家认为,穆圣晚年即要带兵打仗又要经济建设,肉体凡胎实难承受。史学家认为伊斯兰教和穆圣完成了阿拉伯文明的社会变革,将一盘散沙的部族社会变成严密社会分工、压制贵族特权、开放上升通道的成熟封建国家。他留下的政权已经可以称为阿拉伯帝国。
注:1805年,沙特军队占领麦地那。1200年来,圣地被前所未有的亵渎。他们野蛮地破坏了包括穆圣陵墓在内的诸多古迹,将绿色圆顶拆毁,将装饰的黄金和珠宝全部抢走。此等暴行引起全世界公愤。
如果将建立阿拉伯帝国比作建设房子。穆圣创立伊斯兰教就是学习工程技能,统一阿拉伯就是打地基。在此基础上,阿拉伯文明才能前所未有的凝聚力量,同时征服北方的两个强大帝国,开创四百年大一统基业。这段内容,笔者放在下期讲述
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哈特在其名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中,将穆罕默德排到首位。许多读者非常震惊,对他强烈批评。但麦克咬死不改,他认为相比纯粹哲学家的释迦摩尼、思想家的孔子、牺牲者的耶稣,穆罕默德是“惟一在宗教与世俗社会两方面都最为成功的人”,就算去掉“先知”头衔,他也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社会改革家。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明在13个世纪后的今天都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