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普法节目这么多,为什么《谭谈交通》成了经典?
2004,在中国的基础建设史上,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全国城市化率突破40%,道路总里程首超190万公里,汽车产销量迈入500万辆大关。
交通环境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背后是人民群众道路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的滞后。
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前后,省市级电视台陆续推出了各自的交通普法类栏目。这些节目均不约而同的采用了这样的模式——交警发现路面上的典型交通违法案例,在对当事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对观众开展普法宣传。
由于镜头下所记录的都是身边事,又容易出现吃瓜群众最爱的奇葩场面,时效性、接近性、娱乐性,再加上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使其纷纷化身为了各地黄金时段收视率的“扛把子”。
在众多交通说法节目中,《谭谈交通》永远都是辨识度最高的一个
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度趋同,并不妨碍此类节目呈现不同的流派。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放大、变形之下,至少在UGC视频爱好者心中,交通说法类节目只有两类——其一是《谭谈交通》,剩下的都可以归入“其他”行列。
1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具有特色的交通说法节目,归根结底也是当地执法环境的产物。
就拿笔者生活的南京地区来说,全市十年来的私家车保有量增加了近20倍,但市区面积在长江天堑的制约下却很难扩大。因此教科频道的《宏琪说交通》,更加注重对事故现场的责任分析,向观众,尤其是机动车主普及安全驾驶知识和事故处理方法,以此提升城市的通行效率。
今年初,王宏琪荣升三级警监,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位穿着“白衬衫”的交通普法主持人
深圳《交警说法》的熊警官,更注重通过标准化、原生态的现场执法,对不法驾驶行为人产生震慑。毕竟在人口密度、拥堵指数稳居全国第一的经济特区,跟当事人聊半天的操作性几乎为零。
熊崇君警官的节目素材,很多都来自于自己和同事的执法记录仪
《谭谈交通》同样也具备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回望“川岛警官”的上千期节目,可以看到他的“劝导”对象,大都为尚未产生后果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且非机动车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B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违法四兄弟”
这种“选择性执法”,同当时成都相对特殊的交通环境密切相关。在《谭谈交通》开播的2005年,全程高达51km的三环路的建成通车,使得蓉城市区面积较五年前扩大了近一半,而交通事故数量也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飙升。成都地区急需一档顶流电视栏目,能够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尤其是法制观念相对薄弱的新市民和进城务工人员普及安全知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DNA里面就刻着“说学逗唱”四个字的谭警官,完全就是“时代的选择”。
2
初看《谭谈交通》的外地观众,很难在第一时间适应其风格。
除了面对直接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节目中谭Sir身上很难见到警察的威严感。诙谐幽默的话语与夸张的肢体语言,总让人觉得是跑错了片场。
其实,即便是成都观众,在《谭谈交通》刚刚播出之际,也产生了类似的“错觉”。
有人指责他“只逮骑三轮的穷人”,甚至有人当着镜头对他的身份进行质疑……对此,谭乔的想法其实很简单——相对经济相对优越,且有保险兜底的城区私家车主,很难有稳定收入和其他生存技能底层群众们,他们为了生计而违反“道法”的可能性更大,但抗拒风险的能力又无限趋零。所以走上交警岗位之后,谭Sir在执法过程中都习惯性的跟他们多聊两句,登上电视荧屏之后更是如此。
然而,一个“聊”字,又谈何轻松……
3
以节目出境者们普遍的受教育水平来看,即便是把罗翔老师拉上去给他们普法,恐怕也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法”行不通,只能从“理”入手。遗憾的是,后面这条路更加难走:这些被谭Sir“重点盯防”的交通违法者,未必真的对交规一无所知。就连用跨服聊天成就一期经典的二仙桥大爷,也知道电瓶车“不能拉,只能拉一点点”。
他们罔顾自身,乃至他人安全参与交通的违法行为固然需要批评和处罚。但对于这些没有体面营生手段的当事人来说,遵守交规和养家糊口在很多时候都是无法兼顾的:
让收二手沙发的“吕老板”将货物从自行车后座搬上租来的小面包车,最多赔点本钱进去。而教育“富贵大爷”不要在蹬人力三轮车的时候带着弟弟,对于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后者意味着什么,我们不敢想象……这种情况下,即便从关心对方的角度多问一句“家里人不担心你吗?”,不但无法引发对方的共鸣,甚至有可能收获让人语塞的回应——
让无数人情感破防的“富贵大爷”
无论是一张罚单,还是苦口婆心的教育,都很难阻止他们下一次的违法,毕竟在经典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生存”永远排在“安全”之前。
看似注定是鸡同鸭讲的交流过程,却被谭Sir以一己之力,整成了全球华语地区野生综艺节目的天花板。
4
谭Sir将自己《谭谈交通》十三年的方法论,进行了如下概括——
普通人在面对交警执法时,大都都会产生敬畏心理,更不要说还有“上电视”的压力了。对此,谭乔向来将每一次执法,都当成了一次基层工作去做。尽快和群众拉近距离,引导对方认知到自身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成为了营造节目效果的关键。
努力放低自身姿态,创造对等的交流氛围,是谭Sir让交通违法者“入戏”的关键
每每在节目开始前的“破冰”环节,我们总能看到谭Sir强大的“读心术”。他总能通过细节看到交流对象背后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在“聊”中寻找突破口,最终无缝升华到遵章守法的高度。
在那些看似天马行空,时常在失控边缘左右横跳的对话中,谭乔之所以能够始终掌控局面,靠的就是“三百六十行从不怂”的本领。
谭警官对安徽籍武术选手王光齐的执法过程
上图的这期节目中,即便从视频截图当事人的肢体语言中,也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戒备和抗拒心理。
在得知对方是“全国散打三连冠”和“自然门第五代传人”之后,谭Sir立刻以捍卫《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道法门”传人身份,将话题从交通违法跳跃到了中华武术——“你们自然门也应该排在我们’道法门’之后,因为’道法自然’!”,“你说闯红灯时因为’太急’,太极也要慢嘛!”……
在气氛缓和之后,他成功运用“自然门创立者杜心五保护孙中山先生”这一冷知识,让王师傅认识到武林中人在保护他人生命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安全……众多典故和谐音梗的运用,最终让对方心悦诚服。一场看似无法避免的冲突,就这样变成了一堂妙趣横生的交通法制教育课。
5
凭借强大的共情能力、出色的反应力,还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无论是天抛的包袱还是硬凹的梗,在谭Sir这里都能变成爆笑小剧场。
当然,这种让人过目不忘的土味小品联播气质,靠主持人一个巴掌注定是拍不响的。那些和谭Sir碰撞得火星四溅的交通违法者们,才是这档节目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将人笑抽的对白,脑洞大开的情节,意想不到的连环反转、欧亨利式的开放性结局……初看《谭谈交通》,很多人会觉得这货纯粹就是“摆拍”出来的情景剧。
对此,谭Sir也深有“同感”
谭Sir承认,每期拍摄过程中的确存在NG。尤其是05年节目刚刚播出的时候,首批“洗脑壳”的对象,他们在镜头前普遍都表现拘谨。一期节目常常要中断数十次,拍出近一小时的素材,才够剪出几分钟的节目。
遇到冷场,谭乔会关掉摄像机,拉着对方在路边继续聊。在发现一个具有节目效果的点之后,让他们对着镜头再说一次。即便如此,“他们可能刚刚讲得说得天花乱坠,可一转眼就哑火了”。
随着谭Sir的人设迅速被大众所接受之后,豁达幽默,敢做敢当,将调侃、杵人、嘻哈笑骂视作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成都人,也跟随着这位非主流交警一道放飞自我。同类项节目中的那些因为处罚或是责任判定而气急败坏的玻璃心,在《谭谈交通》中极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争先恐后在镜头面前各种骚话绝活的“表演艺术家”。
故事全靠偶遇,道具靠路边捡,内容土到掉渣,后期制作最多无毛……然而,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硬是靠鲜活的生命力和旺盛的表演欲,与谭Sir合力造就了一个个吊打专业喜剧创作团的作品。
和如今恨不得将“我想红”三个字写在脸上的短视频作者相比,这些拍摄于几十年前的模糊画面中,处处洋溢着城乡文化碰撞出的朴实和真诚。这些,才是《谭谈交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二次爆红的珍贵历史财富。
6
《谭谈交通》的命运,无疑让人唏嘘。
2018年,谭乔被诊断为抑郁症。很快,这档全国最具代表性的交通普法节目,也宣告停播……或许,任何喜剧的内核,真的是一场悲剧。
然而,这档节目至今依然散发着的能量,却让我们倍感欣慰。
自从四年前开始,成都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连续蝉联全国第二。但蓉城的拥堵指数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却常年位列二十名开外,如此“落后“的成绩,同以谭Sir为代表的成都交警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密不可分。
成都交警曾经以“学谭乔,做谭乔”为口号,倡导文明、耐心执法
虽然交通说法类节目绝非《谭谈交通》首创,然而谭乔却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启迪着同行们如何实现处罚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如何在交通执法过程中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回望“川岛警官”留下的一个个名场面,今天的我们发现这个节目的意义,早已不局限于普法,它成为了社会百态的日记本,一部见证城市发展的纪录片。“有记忆”的互联网保存了我们的喜怒哀乐和逝去的青春记忆,也精准呈现着时代变迁对每一个普通人的影响——
“高端访谈”吕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已经是一位拥有多家铺面,将生意推向互联网平台的二手家具行业大佬;二仙桥大爷给自己自己和儿子购置了新房,每天拉货的过程中不时陷入幸福的烦恼;牵动无数网友的富贵大爷,用自己依然清贫,但却充满希望的新生活,为“向前看”三个字进行了最生动的注解。
至于这档节目真正的灵魂——谭警官,也在找寻这群老朋友的过程中,完成了灵魂的救赎,逐步走出人生低谷。他的脸上,再次闪现昔日的神采。身为一个交警,他的职业生涯已经接近终点。然而作为一个新晋沙雕UP主,他和我们的狂欢,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