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运公告好评如潮、三换代理商 如今这款游戏要回来了
当一款网游停运的时候,正常而言,玩家们会走向两个极端。
有人会呼朋唤友,以在即将崩塌的虚拟世界中留下最后的回忆,有人则会怒骂且咆哮,然后独自消化自己对游戏的不舍。
但在2018年,随着《EVE》国服停服公告的正式贴出,这页文字下玩家的反应,却是出乎意料的平和,甚至还有人给公告打出了好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特的状况,倒不是说《EVE》玩家群体有多佛系,纯粹是因为他们已经对停服这件事习以为常,并已经期待许久。
坎坷的代理之路
自2004年入华以来,《EVE》国服的代理权总计进行了三次更替。在这近十六年里,它曾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首度易手,又因成为了资本上市的垫脚石,被交到了第三任的手中。
而又在经历了各种波折后,当这款游戏最终由网易接收,才终于看到一些稳定运营的曙光。
那作为这十几年来交替的中心,《EVE》到底是拥有何等的姿色,才能不断的在国内找到接盘侠呢?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EVE》都不是一款常规意义上的“MMORPG”,在网络游戏从数值往社交乐趣更迭的这些年里,其不管是玩法还是题材都显得尤为特殊。
在这个注重留存率和易上手的时代里,它要求玩家一月入门,半年上手。这拉高了门槛,却也成功打造出了内容极其丰满的虚拟宇宙,并给玩家创造出了一个能承载其星辰大海之梦的舞台。
那是作为人类所难以拒绝的渴望。
或许是古神在虚空中的诱惑,也或许是扎根在基因里的欲望,我们总是会将梦想寄托在星空之中,幻想自己是银河里的自由民。
作为对这份追逐的回馈,人类产出了各样的小说、电影,乃至于登陆月球和火星,但那从来都不是多数人的事情。
作为多数人的一份子,当你看完那些天子骄子在荧幕里穿梭银河后,脑补过那些银河英雄的宏伟传说之后,你或许会做个梦。
在这个梦里,你是孤独的探险家,会记录每一片星云的纹路、观赏每个星系的奇景,或是欣赏自己的飞船在真空中拉扯出的尾迹。
若只是如此的话,那已经有人将这个梦变为了“现实”。
花费了十年的探险
2019年,外服爆出消息,说有一名叫做Sae的玩家,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无伤探索《EVE》全宇宙的梦想。
游戏里的宇宙名为“新伊甸”,其总包括5431个已知星系和2498个虫洞星系,共计7929个可探索星系。
从理论上来说,完成这个任务其实并不是太难,你只要在星系中寻找星门,跳到最近的星系即可,或是寻找虫洞,随机传送到某个虫洞星系之中。只不过,你需要把这些事情重复做上近八千次即可。
但为什么会用去十年呢?
因为在新伊甸里,阻挡在Sea面前的,除了空间与时间,还有其他的玩家。
sea的游戏肖像
《EVE》的制作者为玩家们提供的,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宇宙。这里的NPC们充当着背景板的作用,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安全区,但是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则完全是玩家们的地盘。
而由于飞船造价高昂且无法重建的特性,以及死亡惩罚极高的特点,游戏里的PVP体验也变得弱肉强食起来。
为了自保,也为了生存和竞争,玩家们开始了结盟、签约,组成各样的势力派别。而在这主流之外,还有不少人干起了海盗的勾当。他们没有底线,潜伏在各样的星门背后。会在逼得你掏出最后一点资产后,仍一枪打爆你最心疼的飞船。
对他们来说,Sea这样的独行客,无疑是最好的抢劫对象。而为了实现自己无损踏遍宇宙的梦想,Sea也不得不在宇宙中和他们斗智斗勇,并对自己的梦想进行保密。
因此,在漫长的十年之中,她只能(他)独自前行,并依赖着游戏里的潜行模式和一些不知情伙伴的帮忙,直到十年之后,大功才得以告成。
在完成了这趟旅程之后,Sea认为自己的新伊甸之旅已经足够充实了,所以将自己的船停在了港中,并决定再不离港。
但她并没有离开这个游戏,而是活跃留言板里,参与者和其他探险者的角色扮演,变成了新伊甸的冒险家明星。
让Sea做出停港决定的,除旅程结束的满足感和仪式感外,其实还有着对于某些疯子的畏惧。
作为一个自由度极高的世界,新伊甸既然有追逐浪漫的探险家,自然也就会有些口味奇怪的疯子。
其中就有一些人,乐于在打爆对方的飞船之后,收集对方的遗体,而像Sea这样的明星,无疑对他们有着更大的诱惑。
但无论是Sea的探险生涯,还是疯子们的奇怪爱好,都属于少部分人的专属生涯。相较于这些难以企及的第二人生,《EVE》中最令人侧目的,还是那其他游戏难以比肩的PVP体验。
能烧掉数百万人民币的战争
对《EVE》玩家而言,当其向他人介绍起这个游戏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游戏里那几乎全民都被卷入的大规模战役。
自开服到现在,不论是外服还是国服,都曾围绕资源的争夺和控制,产生过激烈的势力的碰撞。期间更是上演过间谍战、时差战、偷袭战等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剧目。
而让国服玩家记忆深刻的,则是2014年曾爆发的“49超旗”大战。
这是一场发生在49-U6U星系的战争,参战双方,是几乎含括了国服所有势力的两大阵营。
为了抢占更多的资源,也为了给长久以来因摩擦而产生的积怨做个了解,双方以一场袭击为引子,在该星系展开了长达22小时的拉锯战。
这是梦幻的22小时,战场中至少活跃着3000多名玩家,他们在各自指挥官的带领下,不断将各样昂贵的战舰跳跃到炮火连天的星系之中。
以游戏中最为昂贵的泰坦战舰为例,这些单艘高达数千人民币,且需要通过专门的设施进行组装建造,是大型势力的神兵利器,也是大家都宝贝的金疙瘩。
截止这次战斗之前,国服共有约30条泰坦的损失记录,但一夜之后,尘埃落定,这个数字超过了100,其他等级的战舰,也是损伤无数。
具不完全统计,这场战役也至少打掉了双方价值数百万RMB的虚拟资产。
在这场战争落幕之后,官方还专门留下了泰坦陨落的遗迹,在这里建造了纪念战争的纪念碑。
这何止是战役,简直是在烧钱,而这却恰是战争背后的真理。
那《EVE》是如何在游戏中通过PVP,还原出现实里的战争本质的呢?答案是高度市场化的经济系统。
这里是第二人生
《EVE》经济系统的庞大,就如同现实世界的经济一样,一言难尽。但只要理解了两个基本点,就可以稍稍明白其对游戏的复杂作用。
首先是市场化:游戏里并不存在标准的物价,在一个星系中,可能会由于A矿石产量极高而价格便宜,但到了另一个星系里,它却会因为稀少而变得昂贵。
围绕着这种割裂的市场供需关系,垮星系贸易就成为了游戏经济玩法的核心要素,而占据更多星系的势力,也就更加强大。
其次则是游戏以玩家为绝对主体的特征。游戏里的NPC并不涉及生产、运输等功能,这些全部都要由玩家来做。
游戏里甚至有专门从事物流的玩家势力,他们会接受你的订单和运费,然后帮助你将货物送达目的地。
若不想花这个钱,或是想要赚差价的话,你就要自己出发,在茫茫星图中不断跳跃,整个宇宙也就流通了起来。
在这种跨星系流通的情况下,自然有不少玩家升起了掠夺的心思,这就促使游戏的宇宙变得危机四伏,同时也充满机遇。
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也不可避免的会消耗资源、生产资源,这也变相推动了流通。
而由于玩家是主体的缘故,资金最终会聚集在生产能力强的势力手中,他们为了扩展范围,又会竞争军备,然后用战争来消耗,接着又继续循环,永无止境。
后记
EVE将于4月27日重新公测。
它恰如我们现实社会的模样,却又是个虚拟的宇宙。
所以你可以在这里扮演各样的职业,那可能是海盗、探险家、士兵、间谍,甚至是红十字会。
总之,你在银河中的模样,完全由你自己的能力来决定,这也正是《EVE》最大的魅力。
因为在这里,星辰大海,已然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