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东亚篇

  在很多ACG作品中,“僵尸”是一种非常不科学,但又受人喜爱的文化元素。

  从CAPCOM最早于1996年出品的游戏系列《生化危机》,到武井宏之自1998年开始在《少年JUMP》上连载的漫画《通灵王》……只要是这些ACG作品与惊悚恐怖、灵异玄幻沾点边,各式各样的僵尸几乎都不会缺席。

  按照作品世界观地域和设定的区别,ACGx将这些僵尸大致分为了欧美、东亚两种不同的流派:

  第一种是名为“丧尸”(英文:Zombie,在中文圈经常会与“僵尸”的称谓混用)的不死生物,常见于以欧美国家和地区为世界观背景的ACG作品中。丧尸最大的特征,就是活人受到某种病毒感染或者迅速死亡后立刻出现僵尸化,行动迟缓但毫无痛觉,以活人为食。

  有趣的是,随着现代流行文化的不断融合,在不少文创作品中,创作者们总是会用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丧尸的存在合理性。所以丧尸这种不死生物,也能代表西方世界对不死生物的理解和认知特点:一切看似不合理的存在,都可以用“科学”来强行解释(至少看起来科学)。

  第二种则是以东亚,尤其是中国文化而创造出来的“僵尸”(亦称“粽子”,英文:Jiangshi)。

  僵尸浑身僵硬,通常只会在夜间行动,它是人类在死去一段时间,并满足某些条件(如风水不好、修行者施法)才诞生的不死生物,所以在它的身上,总是围绕着东方玄幻的文化色彩——丝毫不惧怕一般刀剑攻击的僵尸,却害怕是黑驴蹄子、桃木剑、符咒等一系列驱邪的法器,其存在很难用现代科学去解释,这正是僵尸与丧尸之间在概念上的最大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丧尸和僵尸都有各自独立的名称,但在中文语系中,两者因为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在名称上都呈现出了混用的状态。

  在炎炎夏日即将到来之际,ACGx将通过两篇文章来分别介绍这2种僵尸流派的前世今身。此次推送的“东亚篇”的主角,即是特别讲究玄幻的“僵尸”。

将上古神话与民间传说相结合的中国僵尸

  僵尸,是源于中国明清时期民间传说的一种妖怪。虽然在中国妖怪文化中,僵尸发展的历史较短,但它与其他的妖怪一样,都与中国上古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传当年黄帝和蚩尤大战,黄帝大军被蚩尤请来的风伯、雨师召来的漫天风雨所困。于是,黄帝便令天女魃下界,用她的神力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使得风雨消散。最终的结果,是黄帝擒杀了蚩尤,但天女魃却因此丧失了神力,只能留在人间,其所到之处终年不雨,于是被人们称之为“旱魃”。

  最初,民间传说中的旱魃同时具有神怪的两面性。从汉代中后期开始至明初,旱魃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神性,变成了一种邪恶的小鬼形象。每逢干旱,民众们都会进行一种名为“斩旱魃”的仪式,希望通过驱赶旱魃的方式求雨。时至今日,在我国北方仍有一些地区保留了这项传统的民俗活动。

  到了明清时期,旱魃开始与刚死去不久的僵硬尸体划上了等号。主要原因是曾经有不少道士、术士认为僵尸能够吸水,而这种特性与带来干旱的旱魃高度类似,两者的属性开始逐渐重合——旱魃拥有了僵尸的外形,而僵尸则成为了与旱魃类似的邪物,并大规模地出现在此时的各类小说怪谈之中。

  清代文学家袁枚撰写的小说集《子不语》,就曾把僵尸化分为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这8种不同的类型等级,而所有类型的僵尸都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后进化为旱魃,最后甚至还能进化为一种名为“犼”的神。而同时期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则把僵尸的形成原因,分为了新尸突变、葬久不腐2种类型。

  正是在这些小说怪谈的助推之下,关于僵尸这种妖怪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民国时期兴盛一时的“湘西赶尸”传说,以及“赶尸匠”这种古老职业的真实存在,更是让僵尸这种邪物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可以说,僵尸形象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更多的是民间传说、民俗文化经过上千年的长期融合而形成。虽然这种妖怪的存在并不能用科学来解释,也没有人亲眼见到过,但它早已成为了不少中国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资,这就已经足够了。

由灵幻功夫片开启的僵尸文化复兴

  随着电影技术传入中国,僵尸的形象从原本的文字,逐渐变成通过大荧幕来传播。

  据考证,中国第一部僵尸电影,是1936由中国香港南粤影片公司出品,杨工良执导,杨一萍、胡蝶影、巢非非等人主演的恐怖电影《午夜僵尸》。该电影讲述的是兄弟二人争夺家产,弟弟被哥哥杀害,继而化身僵尸而回来复仇的故事。

  虽然这部电影目前在网络上并未留下任何影像资料,不过从文字描述的内容上看,这部电影与流行于民间的各类神鬼怪谈小说一样,主要卖点还是在于令人心惊肉跳的感官体验。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香港电影在1970年代正式迎来了黄金时代,内容创作开始趋于多元化。其中,在邵氏、嘉禾等电影公司的投资,以及狄龙、姜大卫、李小龙等武打明星的涌现,功夫片开始成为当时中国香港电影内容创作的中流砥柱。

  不过从1970年代中后期开始,功夫片的市场地位开始逐渐被《七十二家房客》这类能够讽刺社会现实的电影取代,急需创新。与此同时,随着1970年代《鬼马双星》《半斤八两》《卖身契》等喜剧电影的市场成功,喜剧得到了中国香港电影市场的重视——功夫喜剧,如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就是功夫片的创新品类。

  在众多武打明星中,洪金宝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1980年,洪金宝自编自导自演的灵幻片《鬼打鬼》上映,这部将功夫喜剧、僵尸元素结合的电影,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当时的中国香港电影全年票房冠军,成功开创了灵幻功夫片(也称僵尸片)的创作风潮。

  以很多中国人最熟悉,也是堪称灵幻功夫片巅峰,由洪金宝监制、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系列电影为例。在这类电影中,主角通常都是学过道术的修行者,他们往往都会利用许多道术,以及八卦镜、桃木剑、火、童子尿、黑狗血等道具,与反派巫师所召唤出来的妖怪进行战斗,而这些妖怪绝大多数都是以身穿清朝官服的僵尸为主。

  至于为什么这些僵尸都是清朝官员的模样?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上,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1.僵尸在中国民间大规模传播,就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其中以清代最甚;

  2.在中国历代的官服中,只有清朝的官服是冷色调的青色色系,款式上比较死板僵硬、有压抑感,能够从视觉上散发出冰冷的恐怖气息;

  3.由于香港第一代移民大多都是洪门、青帮的成员,这导致香港社会都有着比较浓重的反清情节,将身穿清代官服的僵尸作为反派,其实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4.剧组为了节约拍摄经费,所以选择了制作或者租借成本最低的清代官服。

  无论这些说法到底是真是假,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影视作品中僵尸的形象,与它曾经在中国民间的概念形成过程一样,都是将不同的文化内容和载体逐渐糅合而成,最终形成了大众心目中的固有印象。而正是由于灵幻功夫片的浪潮,原本散落在中国民间的僵尸文化才能够得以复兴,甚至依靠优秀文创作品的发行,在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戛然而止的文化输出

  灵幻功夫片在海外,尤其是日本文创市场的影响力,其实是有目共睹的。

  日本著名漫画家鸟山明于1984年开始创作的漫画《龙珠》,可谓深受当时中国香港电影的影响颇深。比如孙悟空的爷爷孙悟饭,就是参考了《醉拳》里由袁小田扮演的老师傅;龟仙人年轻时候的造型与成龙极其相似;桃白白的形象则是来源于黄正利在《蛇形刁手》中扮演的上官逸云……

  这其中,与灵幻功夫片有着密切联系的,则是鹤仙人的徒弟饺子,其形象与1982年《人吓人》里洪金宝扮演的纸人,以及同年上映的《奇门遁甲》中的坛子鬼极其类似。

  1994年,日本知名游戏公司CAPCOM出品的格斗游戏《恶魔战士》正式发行。在这款集结了来自全世界各地民间传说“恶魔”的游戏中,就有一位出生于1970年的中国,能够使用多种仙术、暗器、拳法来进行战斗的僵尸泪泪(外文名:Lei-Lei、Hsien-Ko),她的造型与许多灵幻功夫片的僵尸几乎是如出一辙。

  此外,文章开头提到的武井宏之于1998年创作的漫画《通灵王》,其中道润的持有灵“李白龙”,就是将李小龙与僵尸作为角色原型。

  不过,即便是1980-1990年代日本许多ACG作品都出现过了僵尸元素,但这股创作风潮,从1990年代末就逐渐衰退了,与越来越流行的丧尸呈现出了鲜明的对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关键还是在于中国灵幻题材文创作品的衰落。

  灵幻功夫片之所以能够在电影市场红极一时,主要原因是它汲取了功夫片、喜剧片、恐怖片的内容特点,能够凭借内容的创新有效吸引观众们的关注。然而随着灵幻功夫片的内容创作套路逐渐被市场所厌倦,无法跟上市场潮流风向的变化,加之林正英在病逝后并没有出现能够挑起大梁的接任者,僵尸这种文化元素还是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即便是1998年开始播出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系列电视剧,将中国僵尸的设定进行了更加大胆的的“吸血鬼化”改造,2013年麦浚龙导演的电影《僵尸》则尝试将日式恐怖片的拍摄手法融入其中,都依然无法有效扭转这一衰落趋势。僵尸所带来的这波文化输出于是戛然而止,其地位逐渐被流行于欧美的丧尸元素所取代,成为名副其实的“过气网红”。

  当然,也会有很多人已经注意到,在时下比较受年轻市场欢迎的网络文学作品里,如《鬼吹灯》《盗墓笔记》,他们都因题材缘故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僵尸元素。虽然这种经典怪物最后只落了个“粽子”的名号,再也不是作品的主角,但它们的背后,确实也蕴藏着在中国民间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和传说。在这些更符合当下时代审美文创作品的带动下,僵尸文化或许也能通过新的方式延续下去。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热门相关:原来我是妖二代   从1983开始   我!执掌阴阳   民间山野怪谈   冥海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