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变小到适合当“泡面盖子”,电子书做过哪些努力
前一阵子,亚马逊旗下的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刷爆了全网,一度成为了热搜话题,不但产品将在中国停售,中国区书城也将在一年后终止运营,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
然而在此之前,Kindle曾在中国掀起过一阵热潮,成为了电子阅读器市场中最具辨识度的品牌之一。只是到了后来,Kindle由原先文艺青年身份的象征,逐渐沦为了“泡面盖子”,甚至还在2021年淘宝官方评选出的“最易踩雷榜单”中的“年度十大无用产品”中位列第三,不由让人心生感慨。
不过本文的重点并不是讲述Kindle在中国遇到了什么问题,而是关于电子书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回顾那段短暂而又悠久的历史。
为了将书变小……
在进入本期主题之前,我们先来讲讲人类为了让“书本”变小,开出了怎样的脑洞,作为本文“热身”。
计算机技术问世之前,人们通过各种手段记录信息,从结绳记事到后来的文字,通过对记录方式的不断改进,使得人类终于能够用具象的方式记载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历史,于是“书本”这个记录了各种信息的媒介也就随之诞生了。
可是在书本问世后,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由于记录的信息越来越多,导致所需要的材料越来越多——尽管拜“造纸术”的出现,使得书本既不再像羊皮纸与丝绸那样昂贵,也不像竹简那样笨重,但仍旧逃不出记录内容越来越多导致产生的书本越来越多,从而引起携带方面的不便,还涉及到所用材料方面的消耗问题。在那个年代,“学富五车”可真的是字面意思。
而在没有数字化技术的时代,书本记载的信息很难进行压缩,但并不妨碍人们想出让书本变得更加便携的方法,将一本厚厚的书转化为更容易携带的产物。
早在1820年代,一个名叫布拉德利·艾伦·菲斯克(Bradley Allen Fiske)的退役海军上校发明了一个名叫“菲斯克阅读器”的装置。菲斯克的想法可谓是简单粗暴,那就是直接将书本缩小,因此这个阅读器其实是一个类似于放大镜的装置,其使用方式是将放大镜对着一只眼睛,并用屏蔽罩则遮住另一只眼睛,以阅读被照相凸版技术缩小后的书页,而所谓的“书页”其实是尺寸大约为15*5厘米的卡片。使用时,只需要先将卡片插入装置即可通过放大镜进行阅读,并可通过移动卡片和目镜实现内容之间的切换。
菲斯克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在他的愿景中这是个能够节约大量纸张的装置,并让人们携带更多的书籍,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他的装置并未被市场认可,最终销声匿迹,并被世间所遗忘。
进入到1949年,一位名叫安吉拉·鲁伊斯·罗伯斯(Angela Ruiz Robles)的西班牙教师想到了一种“新型图书”的创意,希望能够将一套厚厚的百科全书“压缩”至更小的尺寸,于是就有了“机械百科全书”。与菲斯克的发明类似,“机械百科全书”也是采用了将纸张进行缩小的做法,然而安吉拉的做法是将缩小后的纸张做成卷轴,并将其集中在一个公文包大小的手提箱中,通过内部的机械装置驱动卷轴。
尽管这个过于超前的创意存在实用性上的问题,导致其只有原型机存世,但却是公认的第一个自动化阅读设备,可视为电子阅读器在前信息时代的机械雏形。
从纸质书籍到数据文档
在市面上各种“泡面盖子”横空出世之前,就已经有了“电子书”的雏形了。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其“软件”的部分。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诞生后,人们发现了计算机技术的潜力,而当时将文本信息转化为“数据资料”的研究,成为了计算机文档发展的基础,也为后来“电子书”的发展奠定了基本。
1946年,意大利学者罗伯托·布萨(Roberto Busa)开始了将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著作转变为计算机数据的计划,在1949年布萨的项目获得了IBM公司的支持,最终于1970年左右完成了计算机史上的“巨著”《托马斯著作索引》(Index Thomisticus)。不过,由于《托马斯著作索引》更像是技术研究产物而非单独的出版物,因此在电子书的发展史中这部“巨著”成为了被忽视的存在。
第一个公认真正被电子化的著作,是《独立宣言》。1971年,迈克尔·哈特(Michael S. Hart)偶然间得到了一本《独立宣言》,于是萌生出将其制作成电子版的想法。在获得了一亿美元的经费后,哈特和他的团队在一台施乐(Xerox)Sigma V大型计算机上开始了将《独立宣言》进行数字化的工作。但由于当时计算机的系统性能问题,这部电子版的《独立宣言》被放到了网上进行发布。
而随着《独立宣言》在网络上的发布,哈特的“古登堡计划”也就此诞生,其项目名致敬的是15世纪将印刷术在欧洲发扬光大的约翰内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而这个计划也如同他在纸质媒体做出的贡献一样,“古登堡计划”也为后世电子书的发展带来了重要贡献,哈特也因此成为了“电子书之父”。
之后,随着电子文档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文档格式的问世使得电子书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格式被保存于计算机中,并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阅读。
硬件设备的早期历史
既然能够将图书转换为数字化的“软件”,那么伴随的就是相关硬件设备的诞生。
1930年,一个名叫鲍勃·布朗(Bob Brown)的作家在看完一场有声电影后,发表了一则宣言,为日后电子书的诞生提供了灵感。他的宣言如下:
前面提到的那个“机械百科全书”虽然只有原型机,但已经明确了电子阅读设备的设计方向,那就是“便携”。
1980年代,德州仪器与美国国防部共同研发的“PEAM”(Personal Electronic Aid to Maintenance)是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电子阅读器,在1986年有四台原型机投入了测试。由于这是个军用设备,因此与其说是“电子书阅读器”,不如说更像是个专门用于查阅各种信息资料的“军用电脑”。
世界上第一个民用电子阅读设备是索尼于1990年于日本推出的Data Discman DD-1,其电子书被储存于一张8cm的光盘上,采用折叠式的设计。在索尼官方给这个设备的定义中,除了“Data Discman”(衍生自“Walkman”系列产品的命名)外,它还是个“电子书播放器”(Electronic Book Player),顾名思义就是通过8cm的光盘来“播放”电子书,在当时200MB的容量绝对称得上“海量”,能够收录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
然而,由于“电子书籍”的发展在当时还处于初级阶段,使得能被用于DD-1的数据光盘并不多。对于电子阅读器而言,图书资源几乎就如同命脉般重要,如果空有硬件设备的问世却没有相关软件资源的支持,那么设备将无法得到有效使用,而索尼的DD-1却缺乏足够的图书资源,且无论是设备本体还是数据光盘在当时的售价实在是昂贵(机器本体近6万日元,光盘的售价也达到了1万日元),使其普及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外加设备本身近1公斤的重量(含电池重量是1.5磅)对于一款电子阅读器而言实在是称不上“便携”。
不过,虽然索尼的DD-1并没有获得大范围的成功,但却阴差阳错的为后来的电子辞典设备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将词典内容进行完整收录”。在如今,市面上的电子辞典收录十本以上辞书都属于小儿科了,但在当年索尼的DD-1能够读取完整的电子版辞书的功能,受到了当时翻译从业者的喜爱,随后技术发展使得电子辞典不仅仅能够做到对单本词典的完整收录,而是能够实现同时在机器内部收录多部辞书,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言归正传。时间来到了1998年,NuvoMedia推出了Rocket eBook,是世界上最早的消费级电子书阅读器产品之一。这是一款与美国老牌连锁书店Barnes & Noble合作的电子书产品,搭载了可触控的黑白液晶屏幕,机身内置的闪存芯片可储存大约10本书(4MB版本),拥有15-30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尽管该机存在诸如容量不可扩展、格式支持单一等问题,但在当时与书店合作的模式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并成为了数字图书正版分销平台最早的雏形之一。
与Rocket eBook同年问世的还有SoftBook,同样是作为消费级电子产品的定位。乍一看与Rocket eBook很相似,但不同的是,SoftBook采用了更加轻薄便携的设计,并加装了皮革封面,不仅能够对触摸屏提供保护,还能够模拟纸质书的感觉,同时SoftBook的内存容量可以通过SMC卡进行扩充。更重要的是SoftBook内置了有线通信模块,通过RJ11接口接入网络,无需借助PC即可直接从书城下载图书。
与背靠书店的Rocket eBook不同的是,SoftBook的书城是自有书城,内容直接与出版社合作,算是让数字图书的分销模式进一步得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SoftBook是“开放电子书”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为日后电子书格式的普及奠定了基础。(有趣的是,Rocket eBook和SoftBook这两个竞争对手最后被同一家公司收购了。)
1999年,Franklin eBookMan在SoftBook与Rocket eBook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但采用了更为便携的设计,还支持更多的文档格式,更为灵活的系统软件也为其功能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是最早的基于开放式系统的电子书设备。
这一时期,除了专门的电子书阅读器外,一些便携设备也开始支持电子书的阅读功能,特别是在一些搭载了Palm或Windows CE系统的掌上电脑上也出现了电子书阅读软件,成为了日后智能手机平台上各种阅读app的雏形。
对于咱国内观众而言,大家可能更熟悉一些可以看txt格式电子书的小型设备。当时,一些诸如音乐播放器和电子辞典等设备也搭载了能够阅读基于txt格式电子文档的功能,而txt格式本身的高度通用性以及没有DRM保护的相关免费资源使其能够在许多设备上得到广泛使用,使得无数可以阅读txt格式文本的设备成为了“穷人的阅读器”……可以说,这一格式的文本文件以及相关设备,成为了那个时候国内许多人电子阅读的链接解决方案。
笔者依然记得在学生时期为了给某品牌MP3下载一部txt格式的电子小说而找遍全网资源的经历,更是难以忘记自己在一台“文曲星”电子辞典上看“金庸”的回忆……
“电纸书”的探索
早在1970年代,日本松下就已经发明了电泳显示技术,美国的施乐公司也开始了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然而因为使用寿命与稳定性等方面的缺陷,没有相关产品问世。199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瑟夫·雅各布森(Joesph Jacobson)与他带领的团队在研究电泳现实技术时,发现其有着接近传统纸张的显示效果,因此将其命名为“电子纸”。
雅各布森的团队在发现其在未来的应用潜力后,在次年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成立了E Ink公司,并获得了摩托罗拉和朗讯的投资,从此该技术得以正式商业化,为之后“电纸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纸书”LIBIRé,其研发时间超过三年,是索尼、飞利浦、凸版印刷与E Ink共同合作的产物。LIBIRé的图书内容是由Publishing Link公司提供,这是一家由索尼和日本多家出版社共同出资的公司,不但拥有大量的正版图书资源,公司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电子书制作与发行经验,因此LIBIRé的书城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不过,LIBIRé的“书城”说是书城,但其实更像是“图书馆”,图书只能“借阅”而不是一次性买断,购买后的书籍在60天后将无法阅读,这样的DRM设计虽然最大限度上避免了盗版,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争议,成为了LIBIRé的致命缺陷。
更要命的是,LIBIRé支持的电子书格式非常单一,几乎只能读取索尼自有的电子书格式,也就是说只能阅读从书城下载的书籍,不支持PDF等主流格式,多少有些浪费电子墨水屏的潜力。机器本身并没有集成任何网络通信模块,获取电子书只能通过电脑传输,使得机器内书库的更新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尽管LIBIRé是一款有着缺陷的产品,并且仅在日本销售,没有获得巨大成功,但在数字阅读领域中却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电子墨水屏接近纸张的显示效果,实现对纸质阅读观感的再现,这是液晶时代的电子阅读器所无法想象的,为数字阅读的硬件设备的革命点燃了的“星星之火”,无外乎连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当年在看到这个设备后都惊呼“这是一台能毁掉我生意的机器”。
2006年,来自荷兰的iRex公司推出了电纸书iLiad。乍一听,iRex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但其实来头并不小——iRex原先是飞利浦旗下的子公司,2005年从中独立并推出了电纸书iLiad。
实际上,飞利浦也是最早研发电纸书的企业之一,除了与索尼合作的LIBIRé与从中独立出来的iLiad外,飞利浦旗下的另一个子公司Polymer Vision推出了屏幕可卷曲的电纸书Readius(虽然只有一个概念机与一个原型机,没有正式的产品问世),可见其对于电子纸技术与相关设备研发的投入程度。
iLiad搭载了当时最为尖端的硬件配置,搭载了主频为400MHz的英特尔XScale处理器以及128MB的储存空间,还有SD和CF卡的双卡槽以及8.1英寸的超大屏幕,在当年的电子书阅读器中属于旗舰机型。值得一提的是,iLiad的第二代产品曾在2008年左右于中国推出过欧洲原装进口的行货。
然而,由于产品本身过高的售价以及后续竞争对手的强劲,iRex最终在2010年因经营不善宣告破产,但iLiad本身也有着其积极的存在意义:一方面,由于iLiad基于Linux打造的开放式的操作系统,使其能够安装第三方软件实现功能拓展以及更多的格式支持(注:当时官方还计划推出用于开发应用程序的SDK),不仅能够拓宽其应用场景,还能够为发烧级用户提供DIY的空间,“智能化”的理念也成为了部分电纸书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是,iLiad内置了WiFi无线模块,同时还可通过CF卡加装移动通信模块,“网络连接无线化”使得图书资源的获取和书库的管理更新无需依赖电脑同步传输,并成为了日后电纸书设备的发展趋势。
除了上面这两款产品外,一些厂商也开始试水这一领域,并探索产品的各种可能性:例如在2007年日本富士通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彩色电纸书FLEPia,探索了电子书产品“彩屏化”的进化方向;Spring Design采用双屏设计的Alex通过搭载Android系统平台,将“智能化”的理念更加进一步的探索……作为最早的一批先驱者,这些产品虽然并未真正取得巨大成功,却也在不断摸索未来的前进方向。
而接下来要说的产品,则对前人的探索成果做出了总结与提炼,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第二次电子书革命
如果说索尼的LIBIRé让电子书设备迎来了一次“革命”,那么亚马逊的Kindle则为整个电子书市场带来了“第二次革命”。
2007年,电纸书产品中最为成功的产品线亚马逊Kindle发布了初代产品。亚马逊本身是线上书店起家的公司,因此推出电子书阅读器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其实亚马逊的Kindle并不仅仅是硬件产品这么简单。
论硬件配置,初代Kindle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论工业设计,外观上“致敬”了索尼的电纸书始祖LIBIRé不说,本身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奇葩”之处;论发展前景,在当时并不被人看好……
但是,即便有着诸多缺陷,初代的Kindle在正式发售5个小时后就卖到断货,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子书阅读器,其在数字阅读行业的地位如同苹果iPod之于数字音乐界。
Kindle的到来其实是有备而来。早在2004年,亚马逊的团队就已经成立了“126实验室”着手对电子书设备的研发工作,其要解决的除了便携性与阅读体验外,最为关键的就是图书资源与配套服务的问题,而丰富海量的资源与便捷易用的服务成为了决定了一款电子书设备的成败。而硬件的命名,则是强调阅读带来的乐趣,因此命名为Kindle,以表达书籍本身为人类智慧带来的启迪,以及阅读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的感动与兴奋。(注:Kindle的动词含义是“点燃”,可根据官方定义理解为“点亮智慧的火光”)
亚马逊在开发Kindle硬件的时候,除了通过电子纸技术再现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外,还要有效控制成本,从而更好的进行普及,成为人人都能买得起的阅读器。因此,为了降低成本,亚马逊在软硬件设计上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阅读”,减少非必要功能的开发,从而让售价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终,初代Kindle在当时的售价被定为了399美元,折合人民币为2700元,在当时的同类产品中算是有着较高性价比了。
而在配套服务的准备上,亚马逊参考了苹果的iTunes数字音乐商店的成功经验,通过软件服务与硬件设备的联动,结合海量的内容资源与便捷的服务,逐渐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用户使用设备下载并购买电子书进行阅读,出版社为亚马逊供应更多适用于Kindle的图书内容,一并解决了资源适配与分销渠道的问题。
尽管在Kindle之前也不是没有数字书城,但因为模式的不成熟与技术的限制导致从网上购买到下载至设备的整个流程都较为繁琐复杂,而部分书城提供的正版资源较为匮乏,导致用户缺乏支持正版的动力,盗版资源不仅要到处去寻找,还要因为设备适配性的问题而经过转换工作,非常麻烦。
此外,为了让图书的获取流程更加便捷,亚马逊为Kindle加入了一个堪称点睛之笔的设计,那就是为其搭载了3G通讯模块,借助EVDO网络直连亚马逊的数字书城,在登录账号后即可直接购买下载自己想看的书籍,而无需经过PC传输,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无线化”与配套服务的无缝结合,真正实现“从购买到阅读的一条龙服务”。
亚马逊Kindle的成功,与其说是产品本身的成功,不如说是其构建的软硬件生态的成功。庞大而又丰富的内容库与简单便捷的相关服务,成为了电子书产品如同命脉一般的存在。因此,在Kindle大获成功后,美国老牌书店Barnes & Noble再次出击,推出了自家的电纸书产品Nook,成为了Kindle最有力竞品;而来自加拿大的Kobo在被日本乐天(Rakuten)收购后,也成为了能够与Kindle平分秋色的存在。而这些,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在中国
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电子阅读器产品是什么如今已经难以进行具体考证了,但可以确定的是,早在2001年博朗和津科就已经推出了相关产品,其中后者的“翰林”算是当时最有知名度的国产电子阅读器品牌了,而方正也在同时期推出过类似的产品。
而最早在中国大陆正式发售的电纸书产品,是中国台湾的宜锐科技(eREAD)在2006年底发布的STAReBOOK,同时也是最早一批国产电纸书之一(该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工作是在成都完成的),不过在当时并未引起什么太大的轰动。(注:有资料显示翰林在2004年推出过基于电子墨水屏的产品,不过有待证实)
说起国产的电纸书,汉王算是在Kindl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最大牌的存在了。提起汉王,可能许多人都会想起这家公司在手写识别与OCR等领域所获得的成就,但在电子阅读器领域上汉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早在2008年左右,也就是Kindle问世后的第二年,汉王推出了N510完成了自己在电子阅读器领域的首秀。汉王N510并非第一个国产电纸书,却在中国的电子书市场上有着重要地位。
作为初代产品,汉王N510有着无数的缺陷:例如支持格式少、系统响应慢、没有无线数据模块……但是,汉王N510却是第一个提出了“电纸书”这一称呼的产品,并且凭借汉王自身的品牌效应,“电纸书”这一称呼算是与采用液晶屏幕的电子阅读器划清了界限。
值得一提的是,汉王N510在2008年“神州7号”升空时被带到了太空,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在太空旅行的电子书阅读器。
尽管汉王的“电纸书”早期产品是面向商务应用的(从造型设计就能看出来),但在后来汉王的“电纸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已经针对商务、教育等用途,将其发展为丰富的系列产品线,总出货量也超过了100万台,在当年的中国这个成绩已经是非常的亮眼了。
在汉王“电纸书”不断的在市场上“攻城略地”之时,其它厂商也开始试水基于电子纸技术的电子书产品,并且可以说是“八仙过海”,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
在这一时期,OPPO推出了基于Android系统平台的电子书Enjoy E601;盛大结合自身在互联网行业中的资源推出了产品Bambook;韩国品牌艾利和带着Story系列产品来到战场。而华硕、明基等一些老牌数码品牌也带着各自的产品加入了战局……
然而这样看似“神仙打架”的局面,最终却成了如同泡沫般的存在。由于当时许多公司都是将其当做纯粹的硬件设备进行销售,忽视了内容资源的重要性,导致这些设备在市场上都成为了昙花一现的产物,许多厂商在电子阅读器产品上仅仅推出了一款就再无下文。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即便是在国外也是类似的状况。
2012年,尽管阅读器设备的泡沫破灭,但数字图书资源的正版化与相关平台服务却在这么个时间段迎来了发展。虽然在此之前,国内就已经有了超星这样的电子书平台,汉王这样的公司也推出了书城作为正版内容的来源,但这些平台要么是面向专业领域,要么是设备专用,使得其普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在这一时期,当当、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上线了自己的数字阅读服务,亚马逊也将Kindle书城带到了中国,掌阅的电子书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成熟。尽管这些平台更多是面向PC、智能手机与平板,但却为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复苏打下了基础。从这里你也能够看出,硬件设备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生态环境,而软件内容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顺便说一下,Kindle其实还有个官方中文名“金读”,只不过这个中文名后来就不怎么用了。
电子书市场复苏后,除了在中国推出正品行货的Kindle外,国内电子书行业先驱者之一的掌阅为了对标Kindle推出了自家的iReader系列阅读器产品线,当当也凭借着自己在图书电商业界的地位推出了自己的阅读器,其它的一些诸如文石、科大讯飞和小米等厂商也先后入局,甚至连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前来试水。国内的电子书市场,迎来了复苏。
不过,手机和平板的崛起却在挤占着电子阅读器的地位,短视频和各种“听书”平台也让电子阅读器成为了“小众设备”,“泡面盖子”的梗也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当然,由于电子阅读器本身专注于阅读的设计,也有着手机和平板无法替代的优势,对于核心阅读爱好者来说是除了纸质书外的另一种选择。
结语
如今,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宣告了一个时代在中国正式走向终结。导致亚马逊的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有很多,即便不考虑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市场的各种“竞品”的存在也使其暴露出产品自身的滞后性,使其逐渐失去了“不可替代性”。
不过,Kindle的退出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但却并不是电子书市场的终结。实际上,除了掌阅和当当这样对标Kindle的品牌外,还有老牌厂商汉王、主打商务办公的科大讯飞、强调性价比的小米墨案,以及主打“开放”与“智能化”的文石和手机阅读器二合一的海信等品牌,都在市场上有着较为活跃的表现。
而“电子书阅读器”在如今还有了一个新的进化方向,那就是“电子墨水平板”——诸如华为的MatePad Paper、汉王的“电纸本”,还有科大讯飞的“智能办公本”等,都是针对高端商务应用的产品,让“无纸化办公”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而这也是当年iLiad所未能实现的“遗愿”。
未来的电子书市场,会有着怎样的发展,就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