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好莱坞式魔改拯救不了攻壳真人版

  (剧透预警)

  电影上映的一个月前,我把《攻壳机动队2:无罪》里的三首“傀儡谣”重新放进了歌单,试着配合间断发布的真人电影宣传片,重新找回十年前入坑“攻壳”的那段青葱岁月。

  然而现实是remix版的片尾曲《谣》还没听两句,我就踱步离开了昏暗的放映厅。


寡姐这双迷离的眼眸经常在剧中见到

  在《攻壳机动队》的整个系列中,《GHOST IN THE SHELL》和续作《Innocence》其实算得上另类。这个剧场系列的开端虽然取材于原作漫画的最初几页,但故事的时间线已近乎走到了尽头。在《GHOST IN THE SHELL》结尾,草薙素子放弃了义体,主动把自己的GHOST上传到了互联网云端,在那个无法碰触的世界继续撰写自己的传说。

  95版《GHOST IN THE SHELL》之所以广受推崇,和导演押井守的魔改有很大关联。这部动画电影浓缩了原作中的精华,又把二元论的私货与原主题相结合,充满前瞻性的独特思考和表现方式使它在当年成为了科幻类作品的先驱。

  有着业内极佳的口碑和后续影响力,加持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显然票房对押井守来说并没有那般重要,但这掩盖不了真人版《攻壳机动队》的好莱坞商业味道。影片导演鲁伯特在首映前就已提出,希望电影能够有更加广泛的受众,甚至为迎合女性市场做出了改动。

  要真人电影化,对《攻壳机动队》的改动几乎可以说是必须的。姑且不谈故事背景中的第三次核战大战和第四次非核大战,光是TV版首都北京被陨石砸成大坑的设定就足够送审单位喝一壶的了。而且支撑“攻壳”世界的基础不仅有历史时间轴,诸如义体化、电子脑等高科技概念都是阻止观众迈入放映厅的门槛。从宣传片来看,鲁伯特在不停地用经典镜头看齐95版,不过在这样的“攻壳”基础上,它注定不是一部简单的重制影片。


“新港”的形象虽然参考了香港,但毕竟是日本城市。出现紫荆花是什么意思?日本公安到香港办案?

  虽然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鲁伯特的改动还是出乎我的意料。

  为了在120分钟的时间内讲好一个让人通俗易懂的故事,好莱坞流水线为科幻/动作类的《攻壳机动队》制定了一套非常受市场欢迎的改编规则。

一、树立一个明显的反派

  电影开篇效仿经典的“星战滚动字幕”,试图用文字让观众简单了解影片的科技背景,但更多赤裸裸的镜头留给了义体公司“汉卡集团”。时间不够,文字来凑的道理我们都能理解,但这与其说是剧情介绍,不如说是一块写满“我就是大反派”的巨型展板。《攻壳机动队》在电影的开头便把最重要剧情冲突:“汉卡”与女主角之间的矛盾,作为明线暴露了出来。而义体公司这个反派设定,在95原作中是没有的。

  电影之所以需要树立一个反派,主要是为了促成这部电影中的剧情冲突。在95原作中,虽然傀儡师引发了一系列电子脑安全危机,但其最终目的是与全身义体化的素子产生直接交流,进而引导素子和观众去思考本作的意识形态和二元论主题。但这明显不能成为一部商业化好莱坞电影的故事。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好莱坞电影必须要懂得并实行低门槛原则,尽可能让观众少思少想,不带脑子看电影。因此真人版电影将重点偏向了唯物一侧(也就是义体),用主观事实去演绎一个事件,一段故事。“傀儡师”这个进化出自我GHOST的AI被当做了弃子,连同原作的唯心主义讨论被一并删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2ndGIG里的久世英雄被编剧挖了出来,代替傀儡师成为了本作剧情分歧的摆渡人。

  真人电影中的久世英雄是一个悲惨的角色。本已惨遭变故的他又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手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使他走上了复仇之路。简单明了的角色背景,与大反派、主角素子之间的各种纠葛,王道般的设定注定让他成为剧情迈向结尾阶段的踏脚石。为了完成踏脚石的光荣任务,久世英雄用超强个人能力和反侦察意识为电影铺垫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然后在神秘只手的安排下能力和智商瞬间跌停。路人化扑街陈尸现场一气呵成,是洗白界的豪杰。


英雄你死得好惨

  傀儡师好歹原作最后和素子连线神交,担任了素子进化的主力推手。而久世翻完白眼就惨遭爆头,实在有负TV动画中的盛名。在首部电影中草草收场这样一位重要角色,似乎说明了这部真人版《攻壳机动队》基本没有系列化的打算。

  插一句,电影演到最后一枪崩死大反派的时候,听到“正义”那句台词我真的笑场了。

二、降低科技水平

  电影中虽然出现了思考战车、热光学迷彩等高科技设备,但并不能反映出真人版《攻壳机动队》有严格采用原案设定。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与攻壳世界中巨大的时间和科技水平差距,让反派的定位更加鲜明,同时也使没有基础的观众更易理解,真人版电影的科技水平实际较原作早了四十多年。


和原作相比,真人版潜水桥段失去了镜头之外的含义

  1995年的攻壳,素子都云计算GHOST了,2017年的攻壳却还停留在汉卡义体化推广期。以巴特为首的公安9课群众义体化比例骤减,战斗力也受牵连。更致命的是,原作中的素子有着30多年的作战经验和40多年的义体化经历,才使她位列9课二把手的位置。而真人电影里9课一众却对实战经验只有1年,心理年龄十几岁的素子马首是瞻,甚至莫名其妙冠以“少佐”军衔;明明汉卡只封闭了素子的记忆,并没有操作灵魂,但素子却活生生从一个妙龄少女变成了一年满级的超级特工。剧本设立的义体化矛盾主线原本是为了提供更加浅显易懂的故事基础,但结果却导致主角的设定变得莫名其妙。

  然而编剧并没有试图修复这些漏洞,大概是放弃思考了吧。

三、让素子更女人

  此“女人”指的并非女性外观,而是人格、心理。

  依然是同样的理由。为了让观众更加容易带入剧情,理解并感同身受主角的心理,草薙素子需要成为一个“看起来像人”的义体人。在众多修改中,其实这是最令人理解的一点。

  原作中的草薙素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自小失去肉体,与义体共生了四十多年,性格近乎中性。退伍军人,性格坚韧,做事决断,拥有出色的执行能力却又善于思考。不受制于肉体而成长起来的她总习惯板着一张扑克脸,甚至不像是一个真正的“人类”。但也正因如此,使草薙素子敢于身先士卒主动与互联网融合,最终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进化先行者。


真人版还原原作的经典镜头之一

  《攻壳机动队》这部作品的魅力,和草薙素子这名角色脱不了关系。她作为人类与机械的结合体,横跨人性与网络两种截然不同却又相互串联的界限,是展示和讨论攻壳内涵的最佳主体。《攻壳机动队》中角色众多,但平心而论没有人能替代剧中草薙素子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没有了这位近乎失去性征的“原”女性,那攻壳恐怕就沦落成一般的警匪单元剧了。遗憾的是,修改了素子角色设定的真人版《攻壳机动队》,的确只是一部制式化的好莱坞科幻动作片。

  本来真人电影的前半部分还试图用素子的纠结体身份讨论下义体与灵魂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步入久世英雄的路线后,这个话题就被彻底遗忘掉了。挖掘出身世背景后观众会发现,草薙素子原来只是一个年仅十几岁的不良少女,而且还是坚决反对义体化趋势的抵抗组织成员。如果把95版的素子用“大型时间付费网游里一个小型公会的满级二把手”来形容的话,17版的素子大概是F2P页游新手村里横行的绿色和平组织氪金战士吧。


这次翻拍的95版,是所有作品里素子最中性化的一部

  但是在真人版《攻壳机动队》的剧本基础上,对草薙素子的出身设定做出的修改是完全正常的。当电影主题偏离了原作关于GHOST的论题后,身为推动剧情主轴的素子必须完成对自身迷惘——调查身世之谜——真相大白后的愤怒与无助——找回自我并完成救赎的完整流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演员做出大量的心理情景表演,而这时就需要演绎出更多“人性”,尤其是“女性”的心理特征。

  其实斯嘉丽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其实非常出色。她演绎的少佐在战斗中决绝果敢,而且极少流露出似人的情感,我们甚至看不到她在片中有过明显的愤怒与快乐。被封印了与生俱来的记忆,使得这名角色失去了表达自我情感的方式,但演出技巧的大幅受限并没有太多妨碍斯嘉丽塑造角色。比起肢体动作和台词,斯嘉丽那双时常充满迷茫、怀疑自我,但经历磨难后最终找回光辉的双眼才是征服观众的关键所在。

票房?不存在的

  讲道理,对《攻壳机动队》的票房就不应该有太大期望。

  95版《攻壳机动队》在日本上映后,票房原本不佳。是1996年在美国收到广泛好评后,才重新进入了大众视野中,海外票房也不过6亿日元。2004年的续作《无罪》的投入加码到了20亿日元,但同年总票房不过成本的一半,经过数年的品牌运营后才勉强收回了制作成本。即使它为电影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得一票专业人士的认同和赞赏,甚至启发了《黑客帝国》等一系列科幻电影的诞生,但《攻壳机动队》从未成为一个所谓的“超级IP”。尤其是在押井守的改编后,剧场动画晦涩难懂的主题结合赛博朋克的超未来世界,它根本就不是一部受众广泛的作品。


巴特:这次真人电影中还原度最高的角色

  广受赞誉的经典名作都收不回成本,更不要提原作光环下的真人改编爆米花电影了。真人版《攻壳机动队》里只有巴特这名角色较为完整的还原了原作(除了义眼的安装缘由),以及大量“致敬”95的照搬镜头。看过原作的观众大部分会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路人可能会留下“特效挺不错的动作片”的简单印象,但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抛在脑后。

  票房惨败后,《攻壳机动队》真人版续作基本没有希望了。不过这还没有结束,明年有一部改编电影《铳梦》,同样的人类机械化的赛博朋克题材,同样少女找回自我的救赎之旅,同样有著名日本原作漫画的IP加持。


《铳梦》

  什么,制片人詹姆斯卡梅隆?是喜欢日本漫画的friends呢!

 

热门相关:剑来   天才宝宝特工娘亲   天才宝宝特工娘亲   天才宝宝特工娘亲   小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