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成年版“魔法少女”也没那么好拍

说起“魔法少女”题材,国内观众首先想起的多半是《美少女战士》《魔卡少女樱》或是《魔法少女小圆》。

但说起当今最能代表“魔法少女”的作品,无疑要数由东映动画制作的《光之美少女》系列(在国内也常因谐音被称为“Q娃”)。

2004年播出的初代《光之美少女》

自2004年以来,《光之美少女》以“每年播一部,一部播一年”的势头,已在日本连续播出了20个年头,影响力在3到8岁的女童间处于统治级别,每年周边玩具的销售额常能突破百亿日元。

就是这样一部在无数女孩童年里留下印记的动画,在去年宣布了将推出面向成年人的20周年纪念作品,名为《希望的力量~大人的光之美少女'23~》(以下简称“成人光美”),讲述第三代光之美少女们时隔15岁成年后的故事。

主要讲述系列第五作《Yes! 光之美少女5》中角色们长大的故事

不论是作为人气作品的正统续作,还是打破常规讲述“成年版光之美少女”故事的反差,都为本作吸引到许多关注。

要知道的是,尽管《光之美少女》是面向低龄儿童制作,但观众群体中依旧包含不少成年受众,其中包括陪孩子观看的家长、从小耳濡目染成年后依旧保持了观影习惯的观众,以及纯粹喜爱这类低龄向作品的“大友”们。

一张流传甚广的照片:某日本DVD店铺内将购买光美影碟的主要年龄群划分为“4~9岁女童”和“19~30岁男性”

“成人光美”的推出,代表着这些观众群体也终于得到了制作方的正视,带来了成年人堂堂正正说自己“喜欢看光美”、而不必再遭受异样目光的可能性。

但这样的期待终究落了空——12集动画早已在去年底播完,在圈外几乎没有激起水花,就连惯例的周边商品都没有新品推出。

至于剧集内容本身,大友们的态度则多是“整挺好,下次别整了”。

毕竟对于曾将“可以成为任何人,可以做到任何事”作为标语的光美而言,这个成人企划更像是在表达“成年人就别想着当魔法少女了”。

1

自成人光美第一集播出,在观众间的风评便有些暧昧。

一方面是动画保持了系列一贯时髦精致的画面,看着曾经的三代光之美少女们以成人的样貌逐一登场,且迈上了各自向往的职业道路,曾被原作打动过的粉丝难免被唤起回忆与情怀;

但与此同时,这第一集也真就有如职场剧一般,剧情节奏缓和平淡,没有变身也没有战斗,只有曾经能变身光美的成年女性们在下班后聚在一起,抱怨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不顺。

正如不少观众看后所吐槽的那样:“倒也不是真想知道光之美少女长大后也得像我一样当社畜。”

到了第二集的时候,观众们连这样轻松调侃的心情都很难再维持:主角终于在临近片尾时再度变身,大家却惊讶地发现她居然是先变回初中生的样貌,再变身为光美,镜头相比当年几乎原封不动。

从现实角度来说,这怎么看都像是在制作过程中投机取巧的偷懒操作,大家期待看见成年姿态、全新服饰光之美少女的愿望落了空。

而在剧情层面,这样的设定就更显拧巴——故事后期真相揭开,原来主角们是靠着“光阴花”逆转了自己的时间才重新获得变身能力,其代价是对身体产生严重负担。

这本身当然是为了表现光美们勇敢无私,即便如此依旧坚持变身去保护他人,但实际上也坐实了“成年人不配当光美”。

同样的违和感还来自于主角们那些“成为大人后的烦恼”。

当老师的因为优秀学生的窘迫家境而烦恼,当医生的因为患者不配合而困扰、白领被不讲理的上司消磨,作家和首饰设计师因缺乏灵感和得不到认可而痛苦,演员在上台前陷入自我怀疑,甚至有人只因和从头到尾脸都没露的未婚夫感情倦怠而迷惘……

很难说观众们是不是真想看光美探讨“婚前焦虑”

一方面这些“大人烦恼”过于现实,到了让观众觉得是鸡毛蒜皮的程度;更重要的则是无论曾经身为光美的经历还是如今再次唤醒的变身能力,似乎都没对这些年轻女性的生活产生什么实质影响,看上去她们只是借着能力打败了眼前突然出现的怪物,随后便又重拾了信心。

“成年人不该成为光美,成为光美对成年人的生活也没有用”——这样的念头当然不会是编剧们的本意,却又实实在在通过作品传递了出来,使得剧集的“表”和“里”形成鲜明的割裂反差。

面对难以收拾的残局,成人光美在故事的最后阶段也似放弃了治疗,唐突一转惯例的“环保”主题,众光美轰轰烈烈联手打败了为保护环境而伤害人类的怪物,随后便结婚的结婚、上班的上班、旅行的旅行,与自己生活和解,再次和光美生涯告别。

只留下好比遭遇了一场整蛊的粉丝们呆坐原地。

总好像只要结了婚,一切就会好起来

2

平心而论,成人光美在制作层面并不能算是“烂活”。

这12集动画是东映在保持2023年度的正作《开阔天空!光之美少女》正常播出的基础上,额外做出的一季动画,且动用了不逊于正作的制作阵容,算得上是诚意钜献。

最终战也集齐了最初三代光之美少女的豪华阵容

而剧中的故事情节,本质上也和光美二十年来的叙事风格一脉相承——这是一部要让学龄前儿童也能看懂并乐在其中的幻想作品,情节台词向来浅薄直白,逻辑经不得以成年人的目光细究。

所以如果是带着平常心来看看 “童年时喜欢的光美长大后的样子”,成人光美甚至能算是不错的粉丝向后日谈——大家都有了“光明的未来”,曾经只能暧昧表现的恋爱情节也终于在多年后修成了正果。

但问题就在于该作打出了“献给那些已经长大的光美观众”的宣传标语,故事的落地方式却仍旧是那一套 “子供向”模式,再掺杂进格格不入的“大人烦恼”,形成了一种南辕北辙的观感。

那些被拔高了预期的观众,看完后难免产生“我在期待些什么”的空虚感。

成人光美在一定程度上很像是去年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星愿》,后者号称迪士尼百年纪念作,却因为制作平庸、情节无聊而备受差评,其存在价值仿佛就是证明其创作者已经深陷路径依赖,只能刻舟求剑般“套公式”去生产内容。

相比低分和差评,《星愿》更难堪的还是作为“百年献礼”几乎无人关心,差都差得平庸

这样的现实对于许多忠实的光美爱好者而言是很难接受的,因为光美本身是从“反套路”和“突破预期”之中诞生。

从未观看过该系列的观众或许不太了解,尽管如今常被视作“正经魔法少女”的代名词,保留有“变身”“魔法棒”“可爱使魔”等要素,讴歌纯粹的友情与美好,但光之美少女们打一登场,就不只会摆摆造型、挥舞魔法棒射出闪耀星星,更多时候是穿着可爱服装和敌人们近身肉搏、物理降服,以“拳拳到肉”堪比《龙珠》的动作戏著称,同时又保有着少女的灵动优雅,这也是系列剧集能收获一众“大友”的原因之一。

其制作方东映正是吸收了旗下特摄剧集《假面骑士》《超级战队》的成功经验,将“物理战斗”“战队唱名”“追加主角”等通常被认为更受男孩子喜欢的要素加入到面向女性儿童的作品中,却近乎垄断了往后的“魔法少女题材”市场。

光之美少女“比博燃”可不是随便说说

换而言之,光美本身是一部打破刻板印象的作品,证明了女童也天生能欣赏动作风格强烈的动画,也能从中感受到热血以及活力迸发的美感。

但就是这样一部曾为无数女童“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作品,探讨起成人话题却仍旧显得软弱无力,甚至传达出一种类似“美好人生就是有班上、有婚结、有朋友一起聚会聊天”的价值观……比起剧中故事本身表现乏力、口号空洞,这种来自现实层面的冲击更令人感到无奈,也就是许多观众深感其“还不如不拍”的原因。

Bangumi上关于本作的负面评价甚多

恰巧近期的《海贼王》漫画进一步揭示了“岁岁果实”,其效果是可以让人暂时变身为自己将来想要成为的样子,没有上限、无所不能,但在五老星口中这就是个“垃圾果实”:因为随着人逐渐成长、认清更多现实真相,所谓“未来的自己”也只会越来越平凡普通,越来越弱小。

成人光美则像是用了整整一季动画,来向观众展现这个残酷的现实。

3

放眼业界,单论另辟蹊径的“魔法少女”题材,尤其是走“成人向”路线的作品,近年来其实并不少见。

光是最新一季新番里就有部颇为热门的《憧憬成为魔法少女》,讲述一个向往成为魔法少女的初中女生却意外得到了变身为“恶之女干部”的能力,从而把魔法少女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但这动画之所以走红不是因为故事情节有多搞笑或深刻,而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借“百合”名头展开的擦边戏。

再往前数几年,稍称得上出圈的相关作品也多是像《魔法少女网站》这样走“黑深残”路线,又或者是《魔法少女俺》那样的搞笑动画。

《魔法少女俺》

真要往前追溯,在13年前《魔法少女小圆》播出的时候,正经的古典魔法少女作品大概就已经失去了市场土壤,做“魔法少女”还想要关注度,几乎只通过“猎奇”寻找出路。

造成这样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光之美少女》的垄断地位,但其自身也同样陷入瓶颈。

为了每年能保持新鲜感,光美多年来也时不时就会整些花活,曾变身为光之美少女的角色名单早已包括但不限于老奶奶、出生不久的婴儿、原敌方女干部、鱼人、平日里会女装的男中学生、外星人……

日本网友总结的“光美”种族,且仍在不断追加中

到了今年以动物为主题的新作《Wonderful光之美少女!》,第一主角甚至是一只蝴蝶犬,变身光美后才会化为人形。

女主角(左)

这些“创新”确实为剧集提供了各种全新的趣味和讨论度,也体现了“只要有保护他人的愿望,谁都能成为光之美少女”的系列宗旨,然而一旦细究起来,又不难发觉这些表达浮于表面,实际内容并没有真的随时代发生质变。

去年的《开阔天空!光之美少女》中就有一名18岁的成年女性和一名男性妖精被加入常驻团队成为主要角色,到了故事后期却偏偏是他俩在剧情上被边缘化,戏份越来越少,引发了不少争议,被认为是即想借着他们的身份炒作,却又懒得思考这些身份标签真正可能带来的影响。

成人光美所突显的问题,也不外如是。

但形成这样的状况也不难理解。一本2022年开始连载的《魔法少女三十路》讲述的是一位女性意外在35岁被选中成为魔法少女,一本正经探讨的也确实是“成年魔法少女”所面对的外貌压力、社死风险、超额工作以及生命安全等话题。

为了掩盖身份,女主从百货商店买来摔跤面具

这是一本偏向让读者“笑中带泪”轻松风格的喜剧漫画,但也很容易从中感受到“魔法少女”这个身份的沉重。

相同的题材下,将这样的作品和如今看似平庸的成人光美摆在一起,哪边更容易在商业层面获得保障不言而喻。

说来有些讽刺,日式“魔法少女”的诞生,追根溯源是深受美国上世纪60年代流行的电视剧集《家有仙妻》(Bewitched)影响,而后者本就是面向成人的家庭生活剧。

在经历“本土化”改良形成自己的风格后,这类作品本身却失去了成长的能力,始终没法跟上观众的成长脚步。

而在国内,同样深受《光之美少女》影响的《巴啦啦小魔仙》《精灵梦叶罗丽》等国产作品则面对着另一个困境——常因角色性感或是涉及青春期暧昧情愫而遭遇家长们的举报。

如今也已有超过10年历史的《精灵梦叶罗丽》曾在2021年遭遇大规模举报,被批判过于“成人化”

或许,为曾经打动孩童的子供向动画制作成年版续集,本就是一件充满矛盾的事,也不只存在于面向女童的作品之间。

同属东映旗下的《数码宝贝》动画系列就面对着相似的问题,初代《数码宝贝大冒险》中被选召孩子们的情怀被卖了一遍又一遍,但得出的结论总是“人要和自己的童年告别”,毕竟这才更符合大众化的社会价值观,但问题是真想切割自己童年的观众又怎会来观看这些续集动画。

《数码宝贝 最后的进化》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越这样就越难说这是否真会是“最后的进化”

要讨论童年时观看的动画对观众产生的影响,终究不应该聚焦于某个特别的时刻,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什么。

结语

曾有一篇来自于日本研究者的论文流传甚广,名为《新自由主义时代幼女向动画中的社会规范——以<光之美少女>系列为线索》,探究和讨论了这系列热门动画所折射的对于日本现代女性的社会规范变迁。

但在论文的开头部分,首先提及的是由神田沙也加2014年所出演的一则广告中的场景——一名年轻的职业女性在电梯中哼唱着1993年播出的《美少女战士》的片尾曲,神情似在片刻间从中获得了鼓舞。

这则广告当年在日本年轻人间成功引起广泛的共鸣,颇受好评。

而神田沙也加所哼唱的这首片尾曲,在国内通常被翻译为《少女准则》,想必曾在电视上看过《美少女战士》的观众们对其也不会陌生。

这首歌的歌词大意是一位少女写给未来自己的寄语,伴随着“成为了你想要成为的人,对吧/喜欢的是有冲劲的人,对吧/有时也会流眼泪,对吧”的话语,月野兔从起初的踱步,逐渐加快步伐,直到向前飞奔而去……

热门相关:陆先生偏要以婚相许   大明武夫   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   墨桑   天河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