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大家谈】王丙森:诗经中的“白露”,在时序节奏中守望农耕文明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林聿 实习记者/郑雪儿】“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唐代诗人李白遥遥瞭望瓦屋山作下一首怀古名诗,生动刻画了秋风西来白露至,露凝而白、秋空高远的自然景象。
2022年9月7日,时光走进白露节气。此刻,中原腹地的登封嵩山上,随山风拂动的婆娑红叶成为万木凋零时节灿烂的霞光。沿着东南山麓,漫步在乡间小道上,会寻到嵩山坳里,中岳庙旁,一片拥有八万件藏品的二十四节气展示馆群落正守望着属于黄河农耕文明的田园记忆。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白露时节,晚上9时,会看到北斗七星出现在天空的西北方。”农耕文化保护者王丙森于2016年建立起了这座民间二十四节气展示馆,在四季轮转中向到访游客娓娓道来节气的故事,“白露至,秋意凉,自然万物收敛生长。这是一个既有丰收,又有凋零的节令,其中蕴藏了中国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本期环球网《节气大家谈》专栏,带您暂时忘记城市的车水马龙,跟随王丙森馆长的脚步走进登封二十四节气展示馆,领略白露节气里独特的民俗风情,发现蕴含在民间藏品里的节气之美,探寻远古先民象天法地、博大灿烂的农耕文化。
环球网文化频道:在您眼中,白露是一个怎样的节气?
王丙森: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来讲,中国有两个最美的节气,一个在春天,一个在秋天。春天是清明,春和景明,万物萌动;另一个就是秋天的白露,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寄予了它们极富美感的文化,譬如《诗经》中的《蒹葭》留下关于白露节气的千古佳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它标志着孟秋的结束与仲秋时节的起始,是反映自然界温度变化的一个重要节令。从白露起,大地气温从阳极转向阴极,白露成为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温差逐渐变大,天气也逐渐转凉,所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民谚中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其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对四季分明的黄河中下游,对温带季风气候环境下的农业生产生活以及民俗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环球网文化频道:白露节气有哪些有趣的民俗活动或美食?
王丙森:今年的白露时节里会迎来我们传统农历的“八月节”,也就是中秋节。我认为“八月节”是我国兼具科学意义和人文意义的“农民丰收节”。俗话讲:“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霜柿子红了皮”,白露时节空气干燥,此时正逢瓜果梨桃进行糖化反应的时候。等再过一些天到了秋分,水果甜度增加,也就意味着生长成熟了,所以有“过了八月节,瓜果梨桃都能吃”的规律。人们在此时也会开始准备大量秋庄稼的收获,特别是根茎类和豆粕类,比如玉米红薯等,粮食水果的多样性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白露节气庆丰收背景下的民间活动也是特别有意思的。比如一些地方会在白露时节进行社戏,举行祭禹王、祭龙王的习俗活动,人们许愿将把秋天捕捞的第一条肥鱼献给禹王,希望可以获得保佑,求得风调雨顺。
从白露节气开始,我们二十四节气展示馆所在地登封嵩山,也开始筹备举行传统而盛大的“中岳庙会”。待活动举办之时,人们能看到瓜果梨桃成熟、五谷丰登的景象。庙会看似是供封土地,实际上是供奉大自然。人们齐聚一堂,更像是农民辛苦一年的农业成果展示会和农耕劳作技术的一场经验交流会。由此可以看出,农民是根据天时节气来规划自己的生产生活,有着自己的体系和节奏。一收一种、一松一紧的有序节奏里蕴含着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
环球网文化频道:诗意中的“白露”,可以给予今天的我们哪些启示?
王丙森:迎来白露节气,农民心里更多的是满怀即将丰收的喜悦,但同时会经历从放眼一片金黄到满目萧然的过程,既有成熟饱满又兼有悲秋伤怀。这里就蕴藏了中国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正如《道德经》所记载:“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颇富阴阳相生、福祸相依的自然哲理。
唐代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由此可见,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具有秋思情感色彩的典型代表,我们现在表达思念之情还是会不觉想到这条名句。诗句中的“白露”饱含悲秋伤怀的人文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和乡愁思念的凄美浑然天成,可见,白露是最有诗意的节气之一。
从节气的认识过程来看,《诗经》中的描写反映出古代先民对节气的认识已经很清晰了,诗词里人文的描写实际上包含古代天文学的一部分遗存。明末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写到“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假如我们有机会去问古代的一位普通农民,他就可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中国的传统诗作里,尤其是节气诗词里都蕴含了很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人类情感的丰富内涵,也因此广为流传。
环球网文化频道:登封二十四节气展示馆中有哪些“白露”节气的藏品?
王丙森:二十四节气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农耕劳作活动的重要参考。登封二十四节气展示馆中的很多藏品正是黄河农耕文明的重要物证,它们与作物的生长、收获有关,而秋收的同时也开始了秋种和秋播,所以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藏品。
首先比较典型的是源于宋代的太平车,它对黄河流域的农耕劳作活动起了关键作用。俗话说“稻香千里逐片黄,冬种计划积肥足”,从白露开始就到了“积肥”的一个重要时节,这些太平车用于拉粮食收获的同时,更重要是协助农民往地里开始送肥。它们作为农耕旱作的农业历史物证,有极高的文物和人文价值。
另外,我们还收藏有大概四千多份农业宣传画,这其中就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于农业秋收的热闹场面,往地里送肥,秋种农忙,以及庆祝秋季收获的一些场景,这是当时典型的农业生态,从中也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在白露时节是如何欢欣地劳作。
二十四节气蕴含了天文学、地理学、生态学、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相关联的学问,很多古代农具实际上也蕴藏了古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智慧。先民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万物的生长规律,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了更好地协调。如果大家走进二十四节气展示馆,会对农耕文明、节气背后的自然科学和农业科技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环球网文化频道:作为来自民间的节气文化传播者,您认为传播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王丙森:目前处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城市文明和后工业时代,我们对自然重新认识的过程极其重要。今天的我们需要向祖先学习,提倡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按规律办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感受先民的科技创造力。我们经常谈到“人定胜天”,说人的力量是无限的,但是如果了解二十四节气你就会发现自然博大的魅力,我们应像学生一样,去敬畏自然,去适应自然。
同时,古代先贤圣人往往是把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内涵蕴藏到一些人文和非物质文化形式当中,促使后人不断地去探索和运用。虽然古代的小农经济模式不能适应当代经济发展,但是它背后所体现的“慢文化”元素也是我们在不断追求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二十四节气文化如何与现代城市工业文明相融合,通过对古天文学、物候学、气象学和思想史的考古,会发现农耕文明的自然科学属性与城市文明的发展不相矛盾,甚至是相互包容的关系。
环球网文化频道:在登封嵩山设立二十四节气展示馆有何特别意义?
王丙森:登封是古代天文学和黄河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先民最早通过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总结规律确定东西南北,确定“两分两至”和“四时八节”,确定“天地之中”,他们用来界定时间和空间的古代天文学远比我们想象中发达,其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精华、最集成,也是最博大精深的一部分。
古人对天空充满了向往之情,登封嵩山地形独特,被古代先贤圣人确定为观天、祭天的地方。与此同时,黄河中下游领域是古代农业非常发达的地区,四季最为分明。经过我们的监测和一些科学研究发现,这里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成熟过程与古书记载最为吻合,因此登封在古天文和二十四节气的研究中有着天然的人文资源条件。
作为一间“民办公助”性质的二十四节气展示馆,我们的口号是“最美二十四节气,有你有我”,希望以这里的很多体验活动能让游客暂时放下辛苦和疲劳,回归和亲近大自然,通过“研学游”的方式,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看到传统文化中别样的美。现在我们已经得到当地政府、村委和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可,未来我们将通过寓教于乐的课程活动开发,力争把博物馆打造成“文商旅农”四位一体的研学基地,争取成为国内一流的具有人文情怀中国文化体验基地,让更多人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