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蝙蝠与啮齿动物 携带病毒相关特征揭示
科技日报讯 (记者罗云鹏)4月21日,记者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和中国科学院武汉 病毒研究所、昆士兰大学、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等研究机构组成科研团队,在东非地区肯尼亚和乌干达进行大规模蝙蝠和啮齿动物病毒组调查,并基于华大智造T系列测序平台宏转录组测序,揭示上述野生动物所携带病毒相关特征。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微生物组》。
据悉,科研团队共鉴定出251种与蝙蝠或啮齿动物感染相关的RNA或DNA病毒。其中87%为新病毒,呈现高度多样性和独特性。其中,在埃及果蝠中,他们还发现与人类二型副流感病毒和人类软疣病毒的近缘病毒。这些发现不仅对理解此类病毒起源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其传播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
研究显示,在蝙蝠和啮齿动物中,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和圆环病毒衣壳蛋白呈现高度多样性,且病毒与病毒之间会频繁进行基因组重组。研究进一步分析揭示了病毒群落中频繁发生重复突变、病毒种内不同基因型的共感染,以及地域间病毒流动。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多样化的自然病毒群落,为理解病毒如何在不同生态系统中传播提供了重要信息。
研究人员介绍,本次研究依托于全球病原数据库计划。此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支持各科研团队共同获取至少5万份动物来源样本病原基因组数据,以鉴定新人畜共患病原,识别病原分布热点和预测潜在跨物种事件。
“这项研究为揭示蝙蝠等重要自然疫源宿主病毒谱提供了全面的基因组和生态数据资源。”全球病原数据库计划负责人、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达希说,“团队将持续构建病原数据平台,汇集多种病原、野生动物和生态等多维度信息,为国家生物安全防控和自然疫源疫病监测预警提供大数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