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英:推动新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高地
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是落实新时代治疆方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旨在努力将新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构建新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助力创建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为共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从对外开放的视角来看,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是《方案》的重要目标。
新疆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实际上,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新疆本就是古代贯通东西方“丝绸之路”的要道,堪称中国古代向西开放的枢纽,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商贸与文化交流。随着大航海时代开启,联通欧亚的“丝绸之路”大通道渐趋衰落。至清代,清廷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新疆益发闭塞,极大地影响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周边国际环境几经变化,新疆战略安全屏障的作用相对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新疆周边地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向西开放曙光初现。如今,地处中国大西北的新疆,周边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中国—中亚关系日益紧密,中国—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新疆对外开放的地缘环境转向良好,中国谋划通过新疆实现向西大开放的战略格局成为现实。
把新疆建设成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也是中国经济枢纽区域构建的需要。经济枢纽区域是指一个区域经济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对全国或重要局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学者认为,在漫长的封建王朝时代,中国的经济枢纽区可概括为4个:秦汉时期的汾渭谷地和黄河下游地区、三国时期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隋唐后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清之后的西江—珠江流域。可见,从地理上看,古代中国经济枢纽区主要限于中原和东部沿海地区,经由黄河流域向长江、珠江流域转移。当代中国经济枢纽区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种历史的惯性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由东向西构建中国新的经济枢纽区应该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视野,其中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新疆具有建成中国新经济枢纽区的潜质。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2022年新疆GDP突破1.77万亿元;2023年新疆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规模实现新突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52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3%。对外交通方面,中国陆续建成并开通了新欧亚大陆桥铁路,升级了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建成中国—中亚输油管道,陆续建成17个对外开放口岸。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经由新疆通向中亚和欧洲,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都与新疆密切关联,新疆对外开放的前沿地位凸显。
《方案》实际上也体现出了中央对新疆一贯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长期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原及沿海省市对新疆给予大力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援,诸如人才支援、工厂建设等,使新疆初步走向工业化之路。2010年中央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后,中央进一步推出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建设,短短10余年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干部援疆、教育援疆和对新疆财政转移支付上,中央的支持力度巨大。这种对新疆全面、长期的政策支持,是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方案》提出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也是新时代中央对新疆支持的最新体现。
多少年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诗化新疆令国人梦牵魂绕。《方案》的发布吹响了把新疆建成中国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集结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疆正在迎来新的历史性巨变,中国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发展。(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