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剑:“重理轻文”的观念早该成为过去

最近有关文科的讨论又上了热搜。这种对文科的简单评价,不是来自于某个人,也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长期以来不少人对文科的一种固有偏见。今天围绕文科争论的再度缘起,依旧是高考志愿的选择。

这让我想起1980年代初期我在洛阳市第一中学上高中时面临文理分科的困境。那时我的数学很好,语文、英语是强项,我却因为喜欢文学而坚持要报文科。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物理老师,专门跑到我家里跟我父母说,希望我不要报文科,“因为文科路子窄”。对老师出于善意的上门规劝,我一直心存感激,同时也感谢我的父母没有强迫我必须选择理科。最终我选择了文科,当时并没有就业上的考虑,只是自己的兴趣使然。

当然,所有人的经历都只是个案,很难具有普适性,我不会以此激励青年学子走我走过的道路。但由此可以看到,从1980年代就有的这种“重理轻文”观念,如今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一直认为,“重理轻文”观念乃至后来成为一种偏见,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中国古代重文科思想与制度立国,到了近代都未能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力量,所以才有李约瑟的“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之问。历史地看,中国自清朝后期在与外国列强的诸多较量中处于劣势,导致丧权辱国的事情不断出现。再到后来的民国时期,因为科技落后、国力羸弱,导致在外交、军事等方面同样矮人一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极其重视科技发展,这些都是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

走到21世纪,当中国已经走出历史的阴霾,成为世界公认的经济大国,也是世界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大国,在进一步增强科技实力的同时,重视文化建设、加强国际传播等举措也变得更加重要。

人们常说,科技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在一次以科技人员为主的有关中国科技创新与科技文化建设研讨会上,我作为人文学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当两国国力相当、科技实力也相当的时候,在双方的较量中,文化也是一种硬实力。换句话说,越是国力强盛的时候,越要在继续发展科学技术的时候深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今天,一种常见说法是,上什么样的大学非常重要,若非“双一流”高校毕业,未来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我以为,这种话应该被视作在鼓励考生努力争取进入更好的大学。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双一流”大学毕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不过42所;即便是过去所称的211高校,也不过100多所;中国目前有3000多所高校,本科院校1270多所。就本科院校而言,“双一流”这样的好大学与普通大学的比例连1:10都不到。就此而言,绝大多数考生还是要通过上一所普通大学来接受高等教育。

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面临这样的现实问题:该如何说服那些无法进入好大学读书的学生好好学习呢?不能说,进了好大学,人生就光明无限;进不了好大学,人生就一片暗淡。考上一所好大学是所有青年学子的梦想,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哪怕是名牌大学毕业,也不会是学什么专业,毕业后就自动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没有人学了数学专业,出来就是数学家;学了物理专业,出来就是物理学家。更何况,很多人在毕业后并不从事自己大学时的所学专业。所以,大学最重大的使命,是把青年学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让他们能够在某个专业领域掌握一些基本的入门本领,为他们未来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无论文科理科,都是如此。

在上大学之前就考虑就业,乃人之常情,但青年学子也必须知道,无论学什么专业,大学教育更重要的使命是把你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这才是你大学的既定目标。从文科教育而言,它能够更多帮助你理解复杂世界、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等。在进入社会后,文科教育带给你的思想视野、思辨能力、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同样能让你有着良好的就业机会,以及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担当起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重担。(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

热门相关:一等狂后:绝色驭兽师   我有一张沾沾卡   娶一送一:爹地,放开我妈咪!   贴身侍卫   一个人的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