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锋:欧洲加速驶向“安全”但南辕北辙
已经迈入第三个年头的俄乌冲突非但没有结束迹象,反而面临进一步外溢扩大的风险。法国总统马克龙26日在巴黎举行的一场欧洲多国领导人援乌会议后说,不排除北约及其盟国将向乌克兰派遣地面军队的可能性,并称加大援乌力度不仅是为乌克兰,也是为了确保欧洲的“集体安全”。虽然北约以及德英等国随即否认这种说法,表示目前并无向乌克兰派兵的计划,但欧洲近期整体上的言行表现仍然给人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即它确实正在以“安全”之名,进行一场全面的战争准备,目标是与乌克兰结成更紧密的军事同盟以打败俄罗斯。实际上,在前不久落幕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现场,笔者就清晰感受到这一点。欧洲在这个方向上越走越远,一定程度上是源于美国的鼓动或逼迫。这种鼓动来自当前的拜登政府,逼迫则是源自被欧洲一些人认为很有可能再次重返白宫的特朗普,因为在特朗普的逻辑下,欧洲盟友谁不加足军费,谁就无法获得安全担保。不管拜登的鼓动还是特朗普的威逼,方式虽然不同,结果却都是导致欧洲正在不断加强军备,与俄罗斯更加敌对,欧洲战争危机随之加速升级。
慕安会是欧洲安全感受的晴雨表,而安全在今年恰恰被提到几乎“超越一切”的高度。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慕安会演讲时说,“没有安全其他一切什么都不是”。笔者与一位资深的德国新闻杂志部门负责人交流时,谈及德国和欧洲在冷战结束后曾追求成为“非军事力量”大国,即以“文明的”“非军事的”手段塑造国际规则、引领国际政治,她说,那个“非军事力量”大国的想法太浪漫了,尽管她也希望欧洲能够永远和平,不要战争,但现在她担忧的是,原本是为驶向“安全”,但实际上欧洲的列车却已南辕北辙地朝着战争方向出发,而且还在加速。另外一位某新闻杂志负责安全和外交事务的记者则兴奋地对笔者说,欧洲必须团结起来打败俄罗斯,保卫乌克兰就是保卫欧洲,乌克兰的战争就是欧洲的战争。他认为欧洲各国的领导人应该集体来到慕安会,一起站在主会场上表达他们支持乌克兰的意志,只有采取共同行动才能让俄罗斯有所触动。他为欧洲领导人们没有这样做而感到遗憾,觉得本届慕安会“失去了一次机会”。显然,他期待的更多,以至于没感受到慕安会现场已经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慕安会开幕之际,德国与乌克兰签署为期十年的安全保障协议,承诺将向乌克兰提供价值11亿欧元的武器装备。除德国外,英法等其他一些欧洲国家近期也与乌克兰签署了类似安全协议。慕安会期间,德国武器制造商莱茵金属还与乌克兰签署武器供应合同,这应该是历届慕安会上少有的直接在现场签署军火合同的场景。尽管慕安会与军火交易有着密切关联,但大家通常还是不愿公开谈及。笔者注意到,莱茵金属集团的股价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从100欧元左右飙升到400多欧元,它应该是这场冲突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了,真可谓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即便如此,参与慕安会即时评论的几位德国国际关系专家依然觉得欧洲对战争的准备还不到位。一位来自德国南部某大学的教授虽然肯定德国政府“终于醒悟过来”,在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作战方面不再犹豫,但仍认为政治意志还没快速转换成军火生产和武器供应,欧洲还是太慢,“德国在安全政策上耽误了太多时间”。他强烈建议欧洲应该加强军工经济发展,主动创造条件以扩大相关产能。
与短短几年前德国还在不满美国逼其增加军事开支截然不同,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在今年慕安会上称,把军费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不够,还应增加更多,甚至要提升到3.5%。德国的军费预算从2014年的324亿欧元增加到今年的519.5亿欧元,若再加上国防特别基金经费198亿欧元,德国2024年实际军费预算总额为720亿欧元,已经远远超出占GDP 2%的目标。上述数据也表明,过去10年德国军费翻了一倍多,是联邦预算中增长最快的开支。这位防长主张德国不仅要保卫自己,还要保护盟友,在欧洲发挥军事作用,在红海以及“印太”确保航行自由等。在他看来,欧洲要从舒适区走出来,要能打仗,欧洲曾幻想着与俄罗斯共同构建欧洲安全体系,而现在只能在对抗俄罗斯的前提下确保欧洲安全。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这位积极备战的国防部长高居德国民众满意榜榜首,而联邦经济部长和财政部长则是得分垫底。
笔者在酒店与几位服务生聊起慕安会的武器供应话题,她们将信将疑地说道,武器是用来打仗的,增加武器,能够保障和平吗?一位慕安会的实习生说,德国的“时代转变”表现最明显的是军事,增加最多的是军费。他还提到,不太理解政府已经禁止民用核能,为何现在却要讨论军用核武器,他指的是前不久联邦财政部长称“可以想象”德国在北约框架内发展核武器。在慕安会禁行区外,笔者还询问了一位德国退休老人是否知道慕安会,他说“当然知道,每年都要来很多有权势的人,希望他们讨论和平”。这样的声音与慕安会主会场近在咫尺,却与弥漫在慕安会上的所谓欧洲主流意见远隔千里。(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
热门相关:唐朝贵公子 萌妻太甜:总裁大人,别傲娇 士子风流 榴绽朱门 北宋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