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朝晖:孩子能否有智能手机?不宜一刀切

“我什么时候可以有智能手机?”是许多英国家长最怕孩子提的问题。日前,英国政府出台指导意见,支持校方完全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受到英国教育界人士欢迎,也引起各国家长的关注。

智能手机既给人类带来诸多便捷,却也是给教师和家长出的一道如何与孩子相处的世界性难题。在家庭中,智能手机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父母的权威形象,分散了父母对孩子的吸引力。在学校,智能手机普遍拉低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习能力,还可能引发孤立、霸凌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世界各地家长要求禁止孩子拥有智能手机的呼声日益高涨,有期刊称长期使用手机的孩子脑结构会出现变形和损伤,部分英国小学生入学时连翻书都不会,但能熟练操作手机等。这些呼吁虽然有一定科学性,但并没有考虑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世界,在孩子成长的敏感期断绝与智能手机的接触对他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化可能造成的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不能只从成年人视角和利益出发,而应关注未成年人立场和权利。

“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这一问题的核心是:个体的自主心智发育水平与成人社会建构完毕并通过网络抵达智能终端的智能水平间的博弈。假如未成年人不接触手机,虽避免了博弈发生,但未成年人也失去了用手机刺激自身心智发展的机会。而假如二者接触,不够成熟的未成年人存在被手机“俘获”,自身天性难以发展的可能。考虑到不少成年人也会因为自主性与智能不足沉迷于智能手机的世界,证明了年龄并不能作为区分“能否使用智能手机”的标准,而应该参考心智水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进行判断。

数据显示,中国未成年人群互联网普及率超过97%,其中九成以上的未成年人是移动互联网用户。而对其网络活动进行调查后发现,占比最高的是网上学习(90%),其次为玩游戏(68%)。若盲目禁绝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必需品的手机,可能导致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缺失信息,最终被边缘化。

作为利弊并存的多功能工具,管理未成年人智能手机使用问题应依据具体孩子的心智发展状态,有选择地规范、引导其使用,才更契合实际与个人利益。学校和家庭教育不是成年人仿佛定制一套“产品”一样强加给未成年人,而是需要长期的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在能否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中不能无视未成年人的权利,而应根据具体孩子的自控力状况对其权重大小进行协商与确定。成年人在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权利进行管理时,一方面不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限制,而应教会未成年人利用好这一“超级媒介”,共同制定并遵循规则,从提升未成年人的信息媒介素养入手,助其确立利用信息而非被信息奴役的自我定位,学会自主合理分配时间与使用方式。另一方面则要做好平衡,平衡内外、虚拟与现实体验,让未成年人通过虚拟空间等来源获得的间接经验与亲自体验得来的直接经验实现互补。人的认知包括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健全的知识结构的根基。智能手机和课堂均仅能提供“闻知”,而“亲知”不够是未成年人普遍的问题。在制定规则时,要认识到这一缺陷,并通过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加以弥补。

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呈现玩与学高度结合的特征,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与具体个体认知水平和自主性直接相关。如果未成年人自主性相对较强,会更倾向于将终端当成资源、工具;如果未成年人自主性较低,就容易对智能终端产生依赖。要根治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的问题,就需要家长与教师对未成年人的知识系统性、逻辑性、高阶性缺陷加以矫治,用智慧的方式构建未成年人接触智能手机的边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作者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热门相关:风流医圣   太监武帝   重生童养媳:枭宠不乖娇妻   前夫有毒:1000万夺子契约   天龙剑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