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传刚:用好四个优势,跑好人工智能马拉松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开发和应用方面进步神速,不断取得突破。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具有诸多独特优势。
现代人工智能的研究始于上世纪40年代。彼时的英美等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了相关基础理论,但其研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几十年来,人工智能研究几经沉浮,直到近十年才再次进入兴盛期,各类刷新人们对AI认知的大模型应用点燃了全世界对通用人工智能的憧憬。这几十年的历程表明,人工智能发展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征,发展人工智能并非百米赛跑,更像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马拉松。
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性,并将其提升至战略高度。2017年,我国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在2030年使我国的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目标。过去10年间,中国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科研成果数量同美国的差距也在缩小。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4年AI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61%的人工智能专利来自中国。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人工智能的某些领域中国和美国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如2023 年,美国人工智能的私人投资总额为 672 亿美元,是中国的近 9 倍。但长期来看,随着中国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坚持深化产业升级,这些困难和差距都无法阻止中国人工智能的大好前景。
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中国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无论何种优秀技术,只有落实到应用层面,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对新技术和新产品有广阔的潜在需求,而这恰恰是让技术和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走向大众的最佳催化剂。技术的需求导向与市场的规模效应共同推动发展之轮滚滚向前。社交平台、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些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取得的应用创新都带给世界巨大的惊喜;而在算法推荐、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分项领域,中国企业同样走在世界前列。凭借这些成功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科技企业未来能更好地将人工智能进行商业化落地,创造出更多崭新的应用场景,并缔造出更多样的智能产品。
其次,全面的制造业门类让中国的人工智能能更好地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实现协同创新与发展。中国有着种类完备且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且这些行业有着旺盛的数字智能化升级需求。无论是产品设计、流程管理,还是客户服务、数据反馈,人工智能可以有力地赋能这些产业,创造出巨大的应用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各行业的效率,形成对未来全球竞争适应性更强、更有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另一边,在深度嵌入这些行业的过程中,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也将更加具体化、更具可行性、更趋标准化。而中企在云计算、5G网络、量子通信等领域的拓展也为走向“人工智能+”创造了更扎实的基础条件,让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的进程不断加速。
再次,在消费和生产端之外,我国在增进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上也具有独特优势,我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所带来的人才红利正逐步释放。美智库上月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调查报告2.0》显示,2022年中国培养了全球47%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且全球排名前1/5的顶级人才中有28%在我国工作。随着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产业规模与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未来我国相关产业的人才规模也势必随之提升。中国人工智能的优势,将从现有数据红利、规模红利进一步向人才红利、技术红利转化,这种人才红利逐步释放的“量变”可能引发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质变”。
最后,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也将为人工智能提供更强大的发展基础。人工智能是一个极度耗电的行业,因此它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算力、算法和数据量的比拼,也是基础能源力量和效率的比拼。许多资深从业者担忧,未来人工智能的突破很可能会受制于能源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谁能解决能源问题,实现能源高效且源源不断的供给,谁就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拉高人工智能的发展天花板。毫无疑问,中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电力基础设施,对新能源的发展布局最为坚定,在光伏及储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制造水平也是有目共睹,这将更有效地确保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大发展。
认清优势、确立信心只是推行人工智能发展、赋能产业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采取相应举措,让这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应作为顶层规划者和服务者,培育人工智能发展的沃土;企业则要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成为各种优势要素的组织者。在人工智能这场马拉松中,我们已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保持定力、砥砺前行,中国人工智能一定能帮助我们实现全方位的产业升级,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作者是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