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凡:构建持久安全,欧俄先要“同频”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表示,俄准备与上合组织、独联体、金砖国家甚至包括欧洲和北约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就构建欧亚安全体系问题展开广泛讨论。这一表态被认为是俄罗斯再次释放探讨欧亚和平稳定长久之计的意愿。而实际上,加强对话并构建欧亚安全稳定秩序,亦是符合欧洲长远利益之道。
自冷战时代开始,欧洲的安全秩序和安全架构就一直由美国和北约主导。欧安组织倡导的“安全不可分割”以及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不能将欧安组织地区任何部分视为势力范围”等原则,则在北约五次东扩以及西方强化对原独联体国家地缘政治争夺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挤压。在俄罗斯看来,西方力量的扩大和俄力量的收缩导致欧洲权力格局的不对称和不平衡,俄罗斯的战略利益未能在欧洲安全秩序安排中得到尊重。北约的持续挤压以及俄罗斯的不安全感,被广泛认为是近十几年来乌克兰危机等欧亚地缘政治动荡的根本原因。
而从欧洲的视角看,欧俄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交往以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现实政治,都表明俄罗斯是欧洲搬不走的邻居,也是欧亚安全和战略问题绕不开的行为体,因此将俄纳入欧洲安全架构的考量是基于现实的必然选择。在2022年乌克兰危机激化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曾多次呼吁唯有构建“包含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安全架构”,才能为欧洲争取“战略自主”提供必要的外交空间和地缘条件。即使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马克龙一度也曾坚持欧洲应在后危机时代建立一个“新的安全架构”,表明唯有通过将俄罗斯纳入对话和磋商轨道,才是推动欧洲长久安全稳定的根本之道。
由此来看,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当前虽然处在“冰点以下”,但双方仍然都意识到要想获得长远安宁,唯有通过建立共同参与、相互认可的安全秩序。遗憾的是,目前双方对安全架构的共识和基础还没拨到同一频道上。从欧洲方面来看,其在北约框架下将俄罗斯视为“威胁和对手”,这个欧洲安全政策的“前提”在乌克兰危机延宕中持续固化。同时,从芬兰、瑞典加入北约到西方与乌克兰持续深化安全合作,欧洲目前维护安全的手段仍是基于拉帮结派、威慑优先等逻辑,一时难以转换立场和视角来平等看待相关各方的安全焦虑与关切。现在,俄罗斯提议探讨以“平等和安全不可分割”为特点的安全构架,但从近期其他一些表态来看,莫斯科从历史经验出发也仍对北约及其成员国有着深度不信任感。
对于欧洲而言,欧亚地区安全形势动荡直接造成经济、能源、地缘政治、难民移民等诸多方面冲击,使得欧盟付出巨大代价。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通过对抗和冲突的方式建立安全秩序无疑是缘木求鱼。目前来看,俄罗斯提出“愿与包括北约在内的行为体”进行对话,一方面是试图在对欧亚安全秩序的考量和探讨中改善自身战略处境,另一方面也是表明希望让欧洲以及欧亚局势紧张“始作俑者”美国走上谈判桌的态度。事实上,2021年年底,俄罗斯曾就俄美战略稳定、欧洲安全架构、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等向西方抛出一系列谈判建议,但均未得到认真对待。现在来看,那实际上使欧洲失去一次构建长久和平的历史机会。
面对俄罗斯再次提议,欧洲恐怕应从“回归现实”的角度出发,深刻反思这两年为何深陷安全困境,进而认真思考与俄开启对话的可能性。可以预见,构建欧亚安全架构并非易事,俄罗斯与西方的一些结构性分歧不会那么容易得到解决,但现实已经表明威慑和遏制给不了欧俄任何一方想要的答案,那么双方确应努力调到同一频道,尝试开启都有想法但始终未能践行的安全谈判与对话。(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