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凡:匈牙利为欧盟维持腾挪空间

自本月初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以来,匈牙利掀起一股“外交旋风”,总理欧尔班接连访问乌克兰、俄罗斯和中国,开启“和平使命三连”,随后又前往美国参加北约峰会,就欧洲安全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等问题阐明自身立场。布达佩斯的外交努力在欧盟内部引发一些批评,但这些举措还是表明欧盟一些国家或人士希望推动欧盟战略决策转向理性务实,避免被“政治正确”和“价值观挂帅”带歪。

自乌克兰危机加剧以来,欧盟一些主流政治精英越来越将“跨大西洋色彩”变成欧盟外交和安全战略的底色,在经济、能源、防务等领域被并入美国战略轨道的趋势愈发明显,而欧盟自身的经济利益、产业利益、民生福祉等受到严重冲击,发展前景和转型愿景遭遇重挫,实现“欧洲战略自主”也愈发艰难。

在这种背景下,法德等欧洲大国本来都有一定的战略规划和思考,但在“政治正确”以及中东欧和北欧一些国家坚定抗俄的压力下,一时间也无法扭转欧洲整体的政治氛围和政策方向,在大趋势下不断固化当前越陷越深的政策惯性。匈牙利在欧盟内部算是小国,且内外政策经常受到布鲁塞尔批评甚至以资金分配等为手段的“规制”,但在外交上一直贯彻本国“向东开放”的战略理念,即面向东方寻求机遇与合作,以便为经济和民生注入强大和可持续的发展动能。放在当今世局动荡的大背景下,这显然符合国际上反对阵营对抗、回归合作开放的主流期待。只是在当前欧盟被美国连拉带压展现“跨大西洋团结”的情况下,匈牙利这些做法在欧盟内部却变成了遭到批评的“非主流”,甚至被扣上“破坏欧盟团结”的帽子。

即便如此,在俄乌冲突持续延宕、欧盟内外处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欧洲大陆上越来越多理性人士开始意识到,所谓的“去风险”“挺价值”无法带来经济复苏回升、产业转型加速、投资就业回暖,求和平、谋发展才是正轨和正道。事实上,目前已有越来越多欧盟国家在向理性务实靠拢,比如在欧盟对华举起电动汽车关税大棒、以更大怀疑眼光注视外来投资的同时,波兰、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试图邀请中国车企前往设厂,表明以合作促发展才是可持续之道。

实事求是地说,在为期只有半年的轮值主席国位置上,匈牙利对于欧盟政策的影响可能更多在于进行议程设置或发挥“提醒”作用,引导欧盟各国就相关领域的政策发展进行讨论,但还很难与欧盟机构和主要大国“匹敌”,对于俄乌冲突走向以及欧盟内外政策的影响可能有限。不过,匈牙利仍在借助这一角色以及一系列外交行动,推动欧盟内部对于如何摆脱既有政策惯性、加快缓解自身困境进行更多反思,并为欧盟未来可能的政策调整和转圜预留空间。以对俄政策为例,匈牙利可以说是目前欧盟为数不多的与俄罗斯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渠道,而在乌克兰危机加剧前,德国、法国在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柏林和巴黎当时均通过对俄高层外交来增强对欧洲安全问题的主动权和影响力。

退一步讲,随着今年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日的临近,欧盟内部对于美国大选结果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影响愈发关注,有人甚至已经呼吁要为美国未来可能在对俄问题上的“大翻面”做好战略预制。从这个角度讲,匈牙利现在的一系列做法未尝不是对外来的一种风险对冲。(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热门相关:重生之男神追妻忙   华灯初上第一季   学霸,你女朋友掉了   940920   嫁入豪门后我养崽盘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