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野:“新南向”的错,民进党遮不住
最近一段时间,岛内围绕“新南向”政策效果的议论再度升温。有台媒报道,民进党当局力推“新南向”政策导致岛内黑工大增,外籍旅客逾期停留及违法交易倍增,不少旅客利用“免签”便利频繁来台非法从事相关工作。自蔡英文当局2016年开始推“新南向”以来,岛内的批评声便没断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该政策的底层逻辑并非市场原则,而是出于赤裸裸的“台独”目的。民进党当局试图引导台商台企转移到“新南向”地区,以降低与大陆的经贸联系,并通过强化与“新南向”地区的社会文化互动对冲中华文化在岛内的影响力,助力“文化台独”。
民进党当局开足宣传机器,寻找各种数据为“新南向”政策涂脂抹粉。在美国鼓动对华“脱钩断链”以及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结构发生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一些跨国公司调整产业和投资布局,这在电子信息产业中下游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组装业中体现尤为突出。这也是近年来一些台商台企加大在东南亚投资布局的一大原因。而民进党当局几乎将这些变化全部归功于“新南向”政策,并对降低与大陆经贸联系给岛内经济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故意回避,闭口不提。
事实上,即便是民进党当局竭力试图抓住的这根“稻草”,也本该是台湾产业发展亟待改革调整的对象。因为这种已经形成路径依赖的发展模式弊端极为明显: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出口又高度依赖少数高科技产业,致使产业结构畸形;拥有大量就业人口的传统产业竞争力因资源投入不足而持续下降,拥有更多就业人口的服务业发展则因缺乏市场而严重受限。
台湾一度曾有机会推动经济发展模式深度转型。马英九当局执政期间,有意通过推进两岸经济制度性合作来促成两岸经济深度融合,由此既可以实现两岸产业合理分工,又可依托大陆广袤的内需市场进一步拓展台湾当时仍有相当竞争力的服务产业。当时岛内一些学者便具体描绘过台湾服务业可在两岸深化合作的情况下分享到巨大红利,强调“连接大陆,布局全球”。但遗憾的是,10年前“台独”分子煽动的“反服贸运动”导致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进程中止,民进党上台后推动两岸政治对抗、经济“脱钩”、社会文化疏离的“渐进式台独”路线,更是导致两岸由“热和平热发展”陷入“冷和平冷对抗”甚至“风高浪急”的危险状态,岛内则呈现出朝野政治势力恶斗不休、社会群体撕裂严重的对立状态,丧失推动经济产业结构深层调整的内外环境。
为了粉饰政绩,民进党当局有意遮掩,试图转移岛内的关注点,大谈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东南亚的数据,却选择性地忽视岛内传统产业出口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的东南亚举步维艰;鼓吹与“新南向”地区教育合作,却拒绝回应因大陆生源急剧减少而使台湾高教生源危机不断加重;宣扬来自“新南向”地区的旅客有所上升,却无法应对因大陆游客急剧减少致使入岛旅游收入锐减、旅游业损失不断加剧的窘境。而台媒曝光的流窜于岛内的大量黑工,则凸显出“新南向”政策的社会后坐力巨大,台湾社会的良性运行遭遇严重挑战,而且接下来还会长期性地支付高昂社会成本。
由此观之,“新南向”政策偏执错误的底层逻辑,民进党无论如何遮掩不了。正视两岸合作巨大且不可替代的积极效应,回归理性务实的政策路线,才是台湾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最佳选择。(作者是正奇经纬智库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