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松、常奕豪:“青春养老人”,比“抢聘”更重要的是“留住”

今年毕业季,首批养老服务专业本科毕业生刚步入就业市场,便受到了各地养老机构的“抢聘”。数据显示,供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96名本科毕业生选择的岗位共超过520个,平均每名毕业生对应5个岗位。预计近百名毕业生中约九成有望进入该行业。有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家庭养老功能向社会转移的巨大潜力,也说明了养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对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的期望日益提高。

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暴增折射出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捉襟见肘。养老专业本科生遭“抢聘”并非偶然,而是我国人口少子老龄化挑战愈发严峻、家庭赡养负担上升、社会化养老的专业化发展尚不充分的共同结果。当前,随着生育率的持续走低以及人口寿命的增长,我国少子老龄化有加快趋势。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1亿,约占总人口的14.9%,已经步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数据显示,在2010年,1个老年人平均有5.3个劳动年龄人口赡养,2020年下降到3.7个,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下降至1.7个。家庭结构的少子化和传统家庭赡养照料功能将越来越难以为继。

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人口结构变化,年轻世代承担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上升,空巢老人和无后老人相应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老有所养”面临的问题。同时,新时期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不再仅局限于物质基础,而对精神关怀、亲情滋养以及专业化的养老照护等更高层次服务提出要求。因此,传统的养老功能正逐渐从家庭向社会转移,不断增长的需求催生了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然而,高素质的专业化养老人才十分紧缺,供不应求,亟需全社会的重视。

火爆的市场表层下,是养老服务行业一直面临的人才流失与职业倦怠隐忧。自1999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中国首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奠定了我国养老服务人才职高化培养的基础以来,到2020年,全国已有278所院校提供相关专业。随着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养老事业的重视不断增加,中国的养老专业人才教育进展迅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作为首批开设“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实现了本科层次养老教育的突破。如今,已有29所高校加入这一行列,联手推动养老行业向专业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迈进。

尽管如此,养老行业仍然面临人才流失和职业倦怠的问题。此前,成都一女孩“学养老毕业3年成班里唯一没转行的”话题就曾引发热议。不少年轻人进入这一行业后,由于职业认同感不足、体力劳动及情绪压力大、职业风险高、社会认可度低等,长期存在严重的从业者流失问题。比如,在笔者调研过程中,许多养老机构的人事主管指出,刚毕业的年轻人对养老事业充满热情,但面对高强度工作与现实挑战在两年内就离职的情况并不鲜见。

养老行业“留才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养老服务行业涉及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精神慰藉等多项任务,普遍工作负荷较重。老年人群体的需求较为复杂,个体差异大,从基础护理到心理支持都需要从业者全身心投入,甚至24小时随传随到,导致年轻从业者需要承受身体和情感上的双重压力。而如此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很容易引起他们的职业倦怠。第二,社会对养老服务行业的认同度不高。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养老服务是一项“低技能”工作,同时较低的薪资待遇也对人才留存造成不利影响。第三,大多数养老服务机构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缺乏明确的晋升机制和职业规划,很难向从业者展示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这三个问题不仅是养老专业人才就业时必然考虑的问题,更关系到考生报考相关专业时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能否形成长期稳定的从业人才储备与梯度,是促进养老行业健康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首批“青春养老人”的加入不仅为养老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也将是未来推动该行业发展变革的中坚力量。要解决养老行业的人才留存问题,提升行业吸引力,虽然改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是最直接的手段,但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完善员工晋升机制和提供培训、发展机会等,让从业者看到行业的前景和希望是更为重要也更长效的制度性举措,才能真正激发人才的信心与活力。同时,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养老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完善课程设置、逐步增加实践来强化未来从业者的认同感,减少心理落差。此外,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大对养老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薪酬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支持,通过税收优惠、职业补贴等政策激励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投身养老行业,地方政府还可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吸引力。(作者分别是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与人类学院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