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24开工,探讨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前言
刚刚结束春节几天假,大年初七返回到深,睡醒后我打开手机,发现到处都是OpenAI在2月15日发布Sora模型的新闻或视频。比如说,OpenAI深夜发布首个文生视频模型Sora,现实将被彻底颠覆,还有的表示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永远的改变了……
照网络上这些博主的写法,感觉连远在大洋彼岸的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醒来后,都得上街要饭。在大年初九开工之际,趁人没来齐,事情不多,就简单探讨一下关于工作的话题。
工作是什么
能说清楚工作是什么,应该是有了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开始的,有人牵引真是人生幸事,这里要说说我刚出来工作的事。
当时的技术总监对我们要求极高,除了要完成本职工作外(当时项目并不多),每天要写技术博客发给他看,而下班的时候他还要像审作业一样,把我们每个人叫到一起,对每个人博客里提到的技术进行实践和讲解,一到周五,每个人还要准备一个PPT分享自己学习到的技术。
在同一批进去的人里,可能因为我年龄小,他最看重的是我,但有一天我觉得前端清闲一点,于是我就跟他说我想转前端。然后他就单独跟我聊了很久,我记得很清楚的是,他说做前端做到顶,可能就只是一个部门组长。
而后端不一样,大部分开发项目的主导权都是在做后端的手里。做后端能清楚业务,离钱近也更接近核心,天花板更高,而且会后端几乎也就会前端,以后愿意的话还能自己单干。从那以后我也就按他的方式来了。
这里我没有要引战的意思(听我解释),因为当年的前端,MVVM框架在一线大厂都没普及,小程序还没出来,就是刚从后端中剥离出来的新兴岗位,和今日前端不是一回事。
当然今日后端也非往日后端,就说是产能过剩吧,轮子多,各种框架随随便便就能堆出一个系统,所以现在的核心也逐渐往算法岗上转移了。
说了这么多,也没说清工作是啥,其实我想表述的是,如果有了成长规划,那么就是对自己工作最好的理解。(有点牵强)
为什么而工作
到这里就开始进入工作意义的主线剧情了,工作为了什么? 本能脑说,工作为了吃饭啊;情绪脑说,工作为了诗与远方;理性脑说,工作为了创造价值。
而不同人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说工作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也有的人说工作的目的是为社会做贡献。
三种不同脑的分配比例决定了事物的结果走向,工作的意义其实也可以上升到人生意义,如果简单划分的话,人也就两个阶段,以前是读书,后来是工作。
虽然也有人探讨读书的意义,但是读书的意义还是很明确的,前期可以被动地接收课程内容,以后好好考试,考个好大学就可以。
如果有幸,在学校就提前开悟,那么恭喜你,可能提前感受知识的神奇。不至于后知后觉地认为以前学的数理化,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实在太有意思了。现在我甚至认为连音乐乐理地编排都非常有趣,怎么有人能把这么抽象的声音拆解成这么成体系的东西。
扯远了,继续回到工作的意义,就结合一下过年回家的感悟说说。这次回去,我发现很多村庄的学校都已经撤掉了,以前一个大队至少一所,现在一个镇都找不出几所小学了,大部分并到了镇里小学。而农村也依然还有装修豪华的小洋房,并且路也修得不错,周围环境也精致起来了。
沿着路一直看,我也一直在想,学校都没了,还得接孩子去外地上学,老家干嘛整这么好?旁边的朋友给出了解答,户与户间比,村与村之间也比,这种攀比风在当地相当之激烈,因为这些也是人们工作的意义。
这一现象,我觉得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在儒家文化中,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的,从某种意思来说,人是为自己的社会评价而活。大部分人工作痛苦,可以一直在被社会的标准绑架,比如社会要求男人工作了就要买房买车,不然没资格去结婚;社会要求女人工作后30岁了就得把自己嫁出去不然就不正常。
但这时,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个更大的疑惑? 这些所谓的“标准”到底是哪一类人提出来的,他们能得到什么,为什么提出后就能和社会中多数人达成共识而形成 “标准” ?
工作一直都在改变
翻开人类历史,早期的石器时代就不说,因为任何工作迹象都已经不在了。而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在历史书上的划分虽然已是上世纪或几世纪前的事。但又由于社会的自然分流效应,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传统农耕和传统重工的工作方式,工作演变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本就应该说一句话就产出一幅画,一个视频或是一段程序,甚至屋子和食物,为什么非得学那些反人类的工业软件和机器呢?
牢骚话,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因为我们懒,我们才想让工作变得更清闲。工作方式的改变是必然事件,那么工作求稳就是伪命题了,我们是被动地接受企业价值观,参与一场留存竞赛,并且企业也在不断调整中。
就拿一些寻求转型的企业来说,他们想方设法数字化。只要数字化了,就可以进行复制传播和计算;只要可以进行计算了,就可以进行数字建模,就可以自动化了;可以自动化了就可以规模化;只要规模化了,就可以改变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