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火了,但装备别带错!雪地靴竟然不能下雪天穿
今年冬天,以哈尔滨等北方城市为目的地的冰雪游火了。在东北游装备清单中,不少网帖都提到“雪地靴”,指出用皮毛制作的雪地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适合寒冷天气。殊不知,雪地靴既不适合雨雪天,也不适合旅行穿着。
原因之一,很多雪地靴不防雨雪。
记者查看多款雪地靴材料发现,以皮毛一体、超纤维布等材料居多,它们不具有防水性能。一旦被雨雪打湿,鞋子会变得非常沉重,不仅不再保暖,而且舒适度大大下降,“不跟脚”而影响行走。
部分品牌的工作人员也表示,雪地靴保暖性能较好,但不防水也不防雨雪。部分知名品牌雪地靴更是在“保养贴士”中指出,产品要避免受雨水的损害。
进一步溯源发现,“雪地靴”之所以名不副实,是因为其诞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在雨雪天穿着,而是为了保暖——多年前,澳大利亚的冲浪运动者希望上岸后有一款能有效为足部保暖的鞋子,当地便出现了这种款式普通甚至简陋的靴子。可见,雪地靴自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并不是为了在冰天雪地里活动而设计,只是因为它保暖性好,才认为是冬季装备。
雪地靴不适合雨雪天穿着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防滑性能有限。
查看相关雪地靴的鞋底可以发现,很多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制作的鞋底(俗称“EVA鞋底”)虽然轻便、耐磨,但纹路较浅,不利于抓地防滑。如果在冰雪、湿滑等摩擦系数较小的地面行走,穿着这类鞋子并不安全。
更要注意的是,有些雪地靴的造型不适合长时间行走,不仅不利于足部健康,而且有崴脚风险——尤其是携带孩子出行的家长要注意,雪地靴不是孩子的好伴侣。
通常,穿着舒适的鞋有个共同点:鞋底前 1/3 处可以弯折。这使得鞋子能够支撑足弓,并在行走、跳跃时,配合足部动作变化。但在市售雪地靴中,很多产品的鞋底很硬,无法弯折;部分“潮款”雪地靴的鞋底更是相当厚,不仅做不到前 1/3 处弯折,上脚后更是非常沉重,直接导致足部肌肉紧绷,影响足部健康。
此外,正常的鞋子鞋跟处需要有一定的硬度,发挥保护脚踝的作用。但部分浅口雪地靴的鞋跟处非常软塌,无法支撑和保护脚踝,反而容易引发崴脚等意外。
那么,哪些鞋子适合去“尔滨”呢?最重要的是选择具有合适面料与鞋底结构的产品。
如果用“雪地靴”“防水”为关键词搜索,会发现防水雪地靴的面料以化纤或“天然材料+化纤”组合为多。某品牌客服介绍,牛皮、羊皮等天然材料的拒水性和防水性都有限,相比之下,人造皮革等合成纤维更适合在雨水天穿着。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鞋面的接缝处也要做防水处理,避免雨雪从缝隙中渗入。
不能忽视的是,鞋面材质在具备拒水与防水功能的同时,还得有一定的透气性和保暖性。比如,雨靴也防水,但长时间穿着会“捂脚”,也不保暖。通常,具有天然羊毛或人造纤维等填充物的鞋子更适合寒冷气候。
在鞋底结构上,一要注意防滑,二要能弯曲,既支撑足部,又适应足部活动。总体而言,带有深条纹、抓地颗粒等设计的橡胶鞋底(也就是俗称的“牛筋底”)更适合出行穿着。
文中插图:除标注外,为产品公开介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