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无偿献血染上“铜臭”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北京、天津的多家医院存在“互助献血”现象,为不能献血的患者家属,提供有偿的“代为献血”服务。
作为一种应急措施,互助献血能迅速动员献血者,有效缓解供血不足的状况。然而,其弊端也十分明显,互助的范围过于宽泛——除了与患者有直接关系的亲戚朋友外,有间接社会关系的人员也可以进行献血。是否为亲友不用鉴定,是否“有偿”自然也说不清了。事实上,正是互助献血暗藏太多乱象,所以才被全面叫停。
如今互助献血又以“代为献血”的形式出现,曾经明目张胆的牛皮癣变成了小卡片,在医院门口揽客的“血头”也藏在了中介后面,层层掩护下,让互助献血衍生的非法行为更加难以界定。取证难是一方面,是否有必要将其“赶尽杀绝”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毕竟,互助献血之所以仍有市场,说到底还是缘于血液供需矛盾。现实中,当医院血库无法提供足够血液、患者家属又不能献血时,恐怕只能出此下策,这多少让人感到无可奈何。
即便如此,互助献血也只是权宜之计,风险始终存在。要让其真正“谢幕”,除了加强监管打击外,还得回到解决用血缺口这一关键问题。要节流,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血液管理和调配机制;更要开源,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推广,鼓励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事业。
(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