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业农村部门抢抓农时组织专家走进田间地头
俗语说,处暑谷渐黄。眼下处暑已过,正值秋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抢抓农时,组织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秋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
8月22日一大早,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及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的几名专家又一次来到周口市郸城县胡集乡的田间,查看秋作物生长情况。放眼望去,农田里绿意盎然,一株株玉米昂首挺立。
“今年玉米生长期遭遇了较为复杂的天气情况,眼下玉米普遍进入灌浆期,田间管理可万万不能掉以轻心。”虽早已立秋,但暑热并未消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耕作与栽培研究室主任、省秋粮专家指导组组长乔江方站在地头已是满脸汗珠。
玉米已有一人多高,人很难在其间通行。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杨占平拨开玉米走进田间,仔细查看玉米的叶片,又用手捏了捏玉米穗,随后对当地的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嘱咐道:“现在还有一定的时间,‘一喷多促’工作必须跟上。在喷药的时候可以适当添加助剂,提高喷防效果。”
前期降雨导致部分田块肥料流失,“一喷多促”不仅能为玉米补充营养,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还能防病虫害。当前,全省玉米产区正积极开展“一喷多促”工作,实现保叶片、促灌浆、防早衰的田间管理效果,为秋粮丰收打好基础。
“现在已经是8月下旬,虽然已过‘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但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重大病虫害进一步扩散流行、短时强降雨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乔江方说,除降雨外,高温热害也会影响作物生长。因此,要提高警惕、严密监控,针对天气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此外,今年玉米播种普遍偏早,后期又受降雨天气影响,玉米灌浆结实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专家建议,应适时晚收,待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后再收获,这样有助于提高玉米单产,改善籽粒品质。
玉米生长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青纱帐热难当,汗水湿衣裳,只为金秋收好粮!”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和爱玲当天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