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德令哈当老师

暑假“余额不足”,伴随着“神兽”们归来的脚步,沉寂的杭州各大学校家长群再次热闹了起来;相距杭州约2500公里的德令哈一中的师生们,则在忙着清点新学期教材、调整作息规律,为开学做好最后的准备。

这几天,周霖超也在整理行装。两年前,他在萧山通惠初中递交申请,加入了杭州第五批援青教师的队伍。很快,他就被分派到海拔2900米高原上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第一中学,成为了当地第一位担任校长职位的杭州援青教师,任期三年……

支教路聚少离多,告别亦是匆匆。但总有些“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一程程奔赴,用长情的陪伴和实干家的担当,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更为这个蒙语中的“金色世界”,浸染上一层别样的色彩。

道一声早安

迎一程前路

每天清晨七点半前,周霖超就会守在教学楼前,对学生道一声“早安”,用温馨问候开启崭新的一天,欢迎他们来校学习。接着,他会去教室陪孩子们早读,引导学生养成晨读的好习惯。这样的陪伴两年多来从未间断,即使在德令哈零下20℃的严冬也不例外——德令哈一中办学历史悠久,是当地最好的初中,但周霖超接触后觉得,这里的孩子相比杭州来说,还是欠缺了一些自主学习的意识,他希望孩子们能从晨读这件小事做起,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为长大后到更广阔的天地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对比其他援青教师,校长的主要工作不在授课,而在于管理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对教学质量的整体把控。周霖超还记得两年前刚到德令哈一中时的感受——“学校建得宽敞又漂亮,硬件条件比想象中好,学生也不少,一个年级有12个班,就是教育理念相对滞后。”不过,这也给了他和新任教师们更高的使命感责任感。

这里还有前任杭州援青教师们创设的“杭州班”,自2016年首届招生以来,屡创佳绩,成为了当地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和周霖超一起到任的另外几位杭州教师,就延续了结对传统,设立并负责7班和8班两个“杭州班”的主课教学。大约半年前,新到任的援青教师徐兴和谢凯,又接力他们成为了“杭州班”班主任。

虽然有历任援青教师们打下的“地基”,但整体师资力量偏弱,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文化课基础较差的事实依然存在。这意味着援青教师们必须自我加压,适应骤然上升的工作量。“比如初三以主课教学为主,每位老师一周要排14至15节课。”周霖超感叹,这样的强度,又是在高原,对所有外来教师都是不小的挑战,但大家只是默默消化。

“其实,德令哈的父母大多跟我们一样,盼着子女成才,送到‘杭州班’里上学是对我们信任,也是下了大决心的。”目前,整个德令哈一中最新一届的初升高上线率是82%,“说明这些年我们在这里教育结对帮扶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我仍会提醒大家,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去找其他参照,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这种“不满足”也体现在了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他们十分注重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传帮带,因为“任何支教都有尽头,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眼光只盯着‘杭州班’这点成绩,就是把‘种子当粮食吃掉了’,是本末倒置,也是不负责任。”因此,每当新教师到校,周霖超都会进行上岗培训,把注意事项与教育理念提前交代到位,帮助新人快速适应、端正态度。

当地教师对这位杭州校长的“严格”也深有体会。批改作业是否及时、错题是否进行二次订正等等,都是周霖超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处处展示出他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教育的敬畏心。这一点,实习教师杨元甲感触颇深,“从备课听课到课后复盘,再到作业怎么批改,每一个环节周校长都有用心指导。多亏他,现在我的课堂表现有了明显进步,孩子们更喜欢听我上课了。”

除了“扎好根”,教育结对帮扶也要积极“走出去”互相学。“杭州班”就有一项“推门听课”的传统,随时欢迎老师入门旁听,营造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今年,周霖超还根据青海省教育厅等关于开展教育人才“双向组团”培养工作的安排,帮忙联系了三位德令哈一中教师到杭州学校进行跟岗锻炼,希望为他们开阔视野、提升教学能力带来一些帮助。其中,拉毛卓玛去的还是周霖超“本家”的萧山通惠初中,这也是该校首次迎来对口援建方的教师。

在周校长等援青干部的集体推动下,现在,德令哈学校已和杭州多所学校达成结对帮扶协议。根据协议,萧山通惠初中、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文晖中学、萧山朝晖初级中学将与德令哈一中、德令哈二中定期开展交流访学、互助研讨活动,双方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万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照入的地方

“西行,向着金色的世界,愿尽萤火之光,亮你一程前路。”这是周霖超来青海前,写在日记中的一句话。

早在动身之前,对于支教可能需要面对的难题,周霖超心中就有些预期。事实上,这也不是他投身教育事业近30年来的第一次支教——1995年,还是师范生的他,就已经身体力行,下到淳安县光昌乡龙源初中,深刻体会了教育工作者“有教无类”的初心使命。

尽管龙源初中现已不存,但这段难忘的经历却成为他几十年后再次踏上支教路的契机之一。“交通不便、教学环境艰苦这些都能克服,最难受的是家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有一年开学,班上一位女同学突然不来上课了,后来才知道……”那一刻的心酸无奈,周霖超记到了现在。

教育不是朝夕之功,更不是学校与教师的“一头热”。在德令哈,周霖超将杭州家校协同的理念,以教师全员家访等形式铺陈开来。当听闻又有学生因家庭原因想放弃学习时,周霖超坚持带队上门家访,言辞恳切分析利弊,最终将原本要回牧场“继承家业”的学生请回了课堂。这些努力,让一些学生家长转变了态度,意识到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开始,更加愿意配合学校形成合力。

更多时刻,周霖超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当有任期满的杭州教师提出想要延长支教时间,每当学校需要物资的请求被快速响应,“我都感到我们的背后,是各自的杭州学校,是整个教育系统,是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是整个杭州城。‘娘家人’给了我们推进工作的底气,而我们是浪潮中一朵浪花,被托举着前进。”

如今,离周校长在德令哈任职期满还有一年。教语文出身的他,说自己还有更大的目标,就是让这座“诗歌之城”的学生们喜欢上读书,通过培养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他还主动承担了学校阅读社团的工作,为孩子们编写适合各个年龄段阅读的推荐书目。

此外,周校长为老师们也准备了不少教辅类书籍,并组织每月读书分享会,希望大家能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今年,德令哈一中还在援青教师徐翔的努力下,积极对接了一个国际性的教育实践项目——“未来之城”,通过带学生实地考察现代化工厂,提升他们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知,从而激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目标并为此努力学习。参与项目后,701班的李恒墨表示了自己对新能源事业的向往,707班的泰蓊,则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未来想为国家环保事业多做贡献。

“阳光透进来,就有了暖暖的味道。”翻开周霖超的朋友圈,可以看见他留下的这段个性签名,仿佛为这些一路西行的援青教师们的支教生涯做了生动注脚。

路过一阵子,挂念一辈子。好在,一切都在变好,一切都来得及。

来自指挥部的寄语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在浙江省长期对口支援青海省海西州的过程中,教育一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从最初的柔性帮扶到现在的干部人才“组团式”开展常态帮扶,智力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项目招引、校际项目合作等维度多面铺开,不仅给当地带来教育质量上的提升,更促进民族团结交融,带去了教育理念的转变。

我跟周校长都是浙江省第五批教育援青团队成员。过来时我们就勉励彼此:“来青干什么”“在青做什么”“离青留什么”。这一段旅程里,感人的故事时有发生,比如当地学生家长曾来访和写信提出,希望挽留远道而来的杭州教师,我想这就是对我们教育帮扶工作的最好认可。

前不久,海西州举行了建州70周年的庆祝大会。历经70年的不懈奋斗,现在的海西州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我们的新一批援青教师中也多了不少年轻面孔。在这青海最好发展时期,愿贡献我们最大援青力量,度过这段充实、无悔的援青岁月。

——林吉(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教育领队,海西州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