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南宁男子捂着胸口走进医院,一个动作,救了他的命!
在这里,急是常态,是一种可以量化的分秒必争。接到一个急性心梗病人,首份心电图报告要在5分钟内出具;确诊后要在10分钟内给病人吃上溶栓药物;甚至连保安和保洁都经过培训,遇到有病人说胸痛,询问该看哪个科,第一时间往急诊科胸痛中心领……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团队的所有工作都在围绕着一个“急”字,因为每争取到一分钟,就能为病人赢得一线生机。
▲在急诊科,“急”是常态。本文图片均为院方供图
急诊科上演“生死时速”
8月5日上午11时许,67岁的陈先生(化姓)捂着胸口走进医院大门,他问保安,自己胸口很痛,该看哪个科?保安一听“胸口痛”,立即把他引导到急诊科胸痛中心。
“胸痛”两个字触发了一整套应急救治流程。没有挂号、候诊等环节,医生第一时间安排陈先生做心电图。5分钟,结果出来了,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接下里的10分钟内,陈先生已经吃上了“心梗一包药”,这是一个包含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和他汀类药物的组合,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心梗病人得到初步救治,为下一步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经确诊,陈先生病情严重,需立即进行介入手术。病人和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的同时,介入导管室被激活,立即做手术准备。导管进入血管,球囊扩张,梗死的血管被打通,病人有救了!
▲急诊团队正在抢救患者。
从陈先生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打通血管,仅用了不到70分钟,这就是急性心梗救治中最关键的“门球时间”,这一时间的长短,是决定心梗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当前国际标准为90分钟内。
得益于及时有效的救治,到鬼门关走了一遭的陈先生于6天后出院,恢复良好。
环环相扣争取救治时间
该院急诊科副主任林绿介绍,对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要经历挂号、候诊、做心电图、取结果等一系列繁琐过程,很可能就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了。
在胸痛中心,快速救治成为可能。在该院急诊科胸痛中心,有一系列量化标准:医生要在10分钟内对心电图作出明确诊断,如果需要心内科医生会诊,医生要在10分钟内到达急诊科;为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到出具结果,不能超过20分钟……
医护团队围绕心梗患者救治的每一个环节,优化流程,尽最大努力缩短时间,与死神抢人。比如120接到心梗患者正在往医院送,院内救治绿色通道就能启动,做到 “病人未到、信息先到、手术团队全部就位”。
▲林绿为艾滋病病人做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有时候,急性心梗的病人来到医院,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应该看哪个科,兜兜转转,会耽误大量宝贵的救治时间。因此,急诊科想到,应该对保安和保洁人员进行培训,如果遇到有病人询问,且是“胸口痛”,立即指引到急诊科胸痛中心,这又能抢回一部分时间。
环环相扣的配合下,该院急诊科对于心梗病人的救治,最短“门球时间”可缩短到60分钟。
把急救知识教给“第一目击者”
救治流程已经“武装到牙齿”的基础上,该院急诊科的硬件配备也让人很有安全感。在新冠疫情中一战成名的“急救神器”ECMO,该院现有4台。还有主动脉球囊反搏仪、临时起搏器、床旁血气分析仪等先进、齐全的急救设备,为危急重症患者搭建起一个生命支持的坚强堡垒。
“在院内想尽办法缩短时间还不够,需要把关口再往前移。”林绿介绍,在患者发病的现场,第一目击者的作用非常重要,救护车还没到达的这段时间是救治的黄金期,普通人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才能挽救更多生命。
于是,林绿带领团队深入周边的社区、街道,为居民们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针对儿童青少年容易发生的溺水、异物卡喉等致命风险,团队主动与周边的燕子岭小学等学校建立联系,走进校园为师生们送去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急救技能。
▲林绿带领团队进社区做科普、义诊。
▲急诊团队把防溺水知识送进校园。
此外,该院急诊科在其他类型的急救上也积极作为。这里的犬伤门诊是南宁市首批犬伤门诊,于2020年6月开诊,至今已为大量市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保护。这个24小时门诊在今年春节假期接诊了200多名被动物咬伤的患者,及时为他们进行创口冲洗,注射奥木替韦单抗(含有高效价的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有效阻止狂犬病毒侵染组织细胞)、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等药物,为预防狂犬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犬伤门诊及时为被动物咬伤的市民接种狂犬疫苗。
据了解,该院接下来还将继续打造规范化的“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让更多急症病人得到高效的救治。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张若凡
来源: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