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吨重巨石被吹走!直击最强秋台风“摩羯”登陆

昨日(6日)16时20分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

以超强台风级登陆海南文昌

成为史上登陆我国最强秋台风

也是继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之后

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22时20分前后,“摩羯”在

广东徐闻县角尾乡沿海二次登陆

预计“摩羯”将于7日下午前后

在中越交界一带再次登陆

未来两到三天

“摩羯”将给海南、广东、广西等地

带来极端强风雨

“摩羯”所过之处树木倒伏

2吨重的巨石被吹走

6日,受台风“摩羯”影响,广东徐闻海边风力约有9级,海浪最高超过6米,预计未来风浪还会加大。“摩羯”掀起的海浪,将2吨重的挡浪石,直接冲到海堤之上

6日下午海口开始出现狂风暴雨,记者途经琼山区兴丹路段,多处树木倒伏、断枝。

6日21时,“摩羯”中心位置离开海口,进入琼州海峡。海口、文昌、儋州、雷州等地仍在十级风圈内。在大风影响下,不少网友反映高层建筑晃动明显

多地应急响应升级

海南

6日12时,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将海洋灾害二级应急响应提升至海洋灾害一级应急响应,严格落实“五停一关(停课、停工、停业、停运、停航和关闭旅游景区等措施)”

目前,海南全省89家A级旅游景区已全部关停,全省多地道路、桥梁、隧道全部实施临时封闭交通管制措施,海口、三亚、琼海机场取消所有航班

6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海南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和协助救灾工作。

广东

9月6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广东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

广东省防总维持防风一级应急响应,高铁列车停运141.5对,停运班线733条,琼州海峡航线等多条航线全部停航。截至6日12时,广东省全省陆上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574511人

9月6日20时,深圳市气象台将深圳罗湖区、盐田区、龙岗区(横岗、布吉、龙城、坂田、南湾、平湖、吉华、园山街道)和龙华区(龙华、观湖、福城、观澜街道)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全市进入暴雨紧急防御状态

广西

9月6日,广西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通知,决定于9月6日18时将广西防汛抗旱(防台风)二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一级应急响应

广西气象局研究决定于9月6日16时30分起将广西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Ⅰ级应急响应

此前,广西北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决定自6日起在北海市范围内启动“停课、停工、停游、停市、停运”等“五停”措施。解除“五停”时间,将视台风影响情况另行通告。

关于台风的3个“谣言”

台风登陆点受影响最大

真相:登陆点与风雨强弱以及受灾程度没有必然联系。

台风登陆的风雨影响主要与登陆前后其结构变化、天气系统的配合以及登陆点的地形地貌有关。一般来说,结构完整的台风会造成整个覆盖范围内明显降水,当台风结构不对称时,其带来的降水会集中在一侧,不一定登陆点最大。

2013年第23号台风“菲特”在福建福鼎登陆,但降水云系集中在北侧,受影响最大的是浙江,这就是传说中的“隔山打牛”。

预警信号解除就安全了

真相:预警信号解除≠风险消除

随着台风强度减弱,台风预警信号会随之解除,但并不代表台风影响就此消亡,其带来的降水、大风等可能还会引发洪水、泥石流、滑坡、城乡洪涝等次生灾害,需重点防范。

台风眼里风最大

真相:正相反,台风眼里基本没有风。

台风眼即台风中心。台风内部风逆时针吹,中心空气发生旋转。旋转时所发生的离心力与向中心旋转吹入的风力互相平衡抵消,因此形成中心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无风现象。

台风天实用避险指南

台风到来时

1. 如果身处户外,应尽快去结实的建筑物内避险。行走时应尽量抓住固定物体,慢慢靠边行走,弯腰降低重心

2. 不要在临时搭建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小心脚手架、电线杆、空调室外机等,这些物体可能倒塌掉落。

3. 如果身处室内应关紧门窗,在窗户上用宽胶布贴成“米”字,加固玻璃,以防被风吹破伤人。

4. 强台风过后不久,一定要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因为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通常这种平静持续不到1小时,强风可能会突然再度吹袭。

台风过境后

1. 在没有十足的安全把握前,不要随意检测煤气、电路等。

2. 一定要做好周围环境的清洁工作,将花坛、废旧轮胎里的积水除去,避免蚊子孳生;做好家庭卫生,及时消灭苍蝇、蟑螂等。

3. 台风过后有些地方会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河岸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被撤离人员不要急着回家查看受灾情况,更不要盲目开车进山。

4. 被水浸泡过的食物,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以外不得食用;不吃已死亡的禽畜、水产品,被水淹过且已腐烂的蔬菜、水果等;饮用水最好煮沸5-10分钟再饮用。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台风过境

往往带来强降雨

容易引发次生灾害

请注意防范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中国气象局、微博@中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