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共用飞机“身份证”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飞机机身编码是飞机的“身份证”,一般印在机尾处,每一架飞机都有独一无二的编码。飞机编码在申请飞航计划时都会用到,如果它出现问题,如没有登记该编号,就会因“身份不明”无法降落。但很少有人知道,两岸目前用的是同一个“身份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民航组织(ICAO)要求“一国一前缀”以便于管理。当时国民政府想用以国名开头的字母“C”为前缀,结果被加拿大抢先一步,只好使用“B”前缀。据台湾《联合报》11日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事业极度不发达,又非联合国与ICAO会员,所以当时的大陆飞机只有三位数字。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成为ICAO成员,大陆民航自此开始以“B”为国籍标志,原有的伊尔18型、三叉戟型、安24型等飞机在三位数字编号前开始陆续增加“B”标志。考虑到三位数字不够用,1973年大陆又在引进的波音707型、伊尔62型等新飞机上,开始使用四位数字编号,例如B-2402。
另一方面,台当局被迫退出ICAO,但仍坚持使用B前缀。由于飞机越来越多,两岸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号现象。如“B-2607”最早为注册于台湾远东航空的737-200,而新疆航空的一架图-154M飞机在1986年也使用相同注册号。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同一时期不允许有注册号相同的航空器同时运行。为避免双方号码重复,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台湾民航机编码开始改用“B+5个数字”(如B-18901),大陆使用“B+4个数字”。2015年3月起,大陆民航正式采用新型编号管理方式,对新申请的运输类航空器(包括喷气公务机)仍使用四位数字编号,对新申请的其他类型航空器则使用以字母结尾的编号。2018年3月起,运输类航空器不再局限于仅使用四位数字编号,开始引入字母,例如首都航空2018年4月引进的A321,注册号为“B-300F”。
而岛内因为飞机较少,仍然使用五码,“僧少粥多”的结果使业者可以各凭喜好挑选号码。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华航闹过几次“改名”风波。据了解,除了飞机编码,航空公司还会有4个缩写代码,包括正式名称、ICAO代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代码及机票代码。以华航为例,正式航空公司名称是“China Airlines”、ICAO代码是CAL、IATA代码是CI、IATA机票代码是297。对华航来说,改名不但困难,而且成本相当高。2003年9月“非典”疫情刚过,台湾同月开始发行加注“TAIWAN”的所谓“护照”封面,华航也推出涂有大大“TAIWAN”字样的观光彩绘机。但因为一中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很多外站机场在注册数据中移除华航飞机的机身编号,等于不接受其降落。最后,华航第一架喷上“TAIWAN”字样的彩绘机,甚至连从机库都没拖出来,就被迫取消原本计划的日本首航,等到换回华航标准涂装后,才能继续飞行。
至于港澳地区,在回归之前,香港航空器使用英国属地的标志VR,编号为三位字母,其中第一位字母为H、K、L。1997年香港回归后,国籍标志更改为“B”,编号维持不变。例如“VR-HOR”改为“B-HOR”。同理,澳门航空器在回归前使用葡萄牙属地的标志CS,编号为三位字母,其中第一位字母为M。1999年澳门回归后,国籍标志更改为“B”,编号维持不变。有评论表示,目前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民用航空器在国籍标志上均统一使用前缀“B”,是一个中国的最好体现。(陈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