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家精神照亮未来

如果说好奇心是“科技梦”的起点,那科学家精神或将是这一梦想持续向前的不竭动力,让最初小小的“火花”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未来的科学探索之路。

不少科技工作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解决硬核的技术难题,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既需要有科研热情,也得坐得住“冷板凳”,更需要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对青少年而言,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传承科学家精神,这两点都非常有意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廖福龙说。

作为屠呦呦团队的一员,廖福龙对“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的青蒿素精神深有感悟。他说,屠呦呦研究员接受从中草药里研究有效抗疟药的国家任务后,非常努力地工作,一辈子也没离开过青蒿素研究领域。“今天也是这样,如果你跟屠老师谈起别的事情,她可能没那么感兴趣,但是如果谈起青蒿素来,那就滔滔不绝。她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高度关注着全球消除疟疾的宏伟目标,这就是科学家精神的体现。”

“让大家都吃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科技小院创始人张福锁学农的初衷,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方向。他在给“点亮科学”主题活动的青少年寄语里提到,“我认为自己是最幸运的人,因为这既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兴趣。希望年轻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在热爱的领域深耕,就是一个人最幸运的时刻。”

2009年夏天,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个科技小院落户河北省曲周县,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张福锁希望真正能够扎根在农民中间,与农民打成一片。“院子虽小,但作用很大”。

作为一名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刘莲莲认为,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从来不是一句空话。“科学不光是在书本里、课堂上,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她和科技小院的同伴们在农业生产一线传播农学知识,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三农”,“其价值并不亚于在实验室内的研究工作”。

如今,刘莲莲和小伙伴接下前辈的接力棒,继续“在热爱的领域深耕”,建立了绿色赣南脐橙科技小院。近期,刘莲莲和同伴们调研了江西省于都县赣南脐橙的种植现状,采集了200份土壤样品、300份叶片果实样品,并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农药投入成本很高,化肥投入比例不平衡;人工除草成本高,果园大多选择使用除草剂,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环境等。于是,他们在张福锁的带领下,开展了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氨基酸叶面喷施提质增效的研究,将研究结果反馈给果园的经营者,争取实现增产增收。

“这就是我们的大众科普,为公共利益而服务。”刘莲莲说,广大青年朋友要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的魅力、点亮科学的火花、发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高峰上的道路是崎岖难行的,并且有时还无路可循,必须独辟蹊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合在2023“点亮科学”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要解决硬核的技术难题,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对所从事的工作有热情,才会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保持高度专注的状态,在思考与探索中不断接近真理。

他告诉青少年朋友,“每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你们去探索,无论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还是实现其他的梦想,只要下定决心,就要为之努力奋斗。”

热门相关:恋人:朋友的女儿   最年轻的小姨子   继母、保姆和三岛   69街六德镇导师   如果你给我,我们就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