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可复制推广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
人才是第一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人才评价工作。农业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核心力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作为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一对一面谈等多种渠道,聚焦“破四唯”后“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如何用”等人才评价中的核心问题,深入开展调研。
调研梳理了基因组所在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方面已进行的一些有益实践。在“谁来评”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全面下放职称评审权、人才引进评估评审权。基因组所所在的深圳市下放人才评审权,坚持谁用谁评价,赋予用人单位充分自主权。短短几年,基因组所引育高层次人才110余人,包括国家级人才20人。在“评什么”方面,基因组所按照农业科研类型分类,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重点考察解决科学问题的原创力与成果的科学价值;对从事应用研究的人才,重点考察技术创新能力与取得的技术突破、对产业发展的实绩贡献。在“怎么评”方面,基因组所聚焦同行专家评审,探索代表性成果和科研进展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基因组所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职称评审中,聚焦主责主业,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参评,突出对科研产出质量的评价。在“如何用”方面,基因组所坚持评用结合,做好人才评价的“后半篇”文章。对于优秀人才,打破职称限制,及时兑现相应工作和生活待遇。坚持人才考核与动态调整相关联,实施高层次人才预聘—长聘机制。目前已有3人通过长聘考核,被聘为终身研究员。
这些措施让科技人才能够潜心研究和创新。同时,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仍待解决的问题,如分类评价的考核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等还需完善,尚未形成遵循科技人才发展规律、以创新质量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基因组所将结合近年来在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聚力突破,建立一套符合农业科研特点、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完成好改革试点任务。
一是统一思想厘清认识。“破四唯”,破的不仅仅是以论文、帽子、奖项等指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僵化的评价体系,更是要破除“四唯”导向下传统人才评价中阻碍人才活力释放的制度要素,引导科研人员摒弃急功近利思维,树立“四个面向”的正确导向。“立新标”,立的不仅仅是人才评价的新标准、新办法,更应该关注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下,如何更好体现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导向,关注如何通过科学的人才评价,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二是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农业科研长期性、区域性、生物性的特点,在人才评价中充分考量科技的创新度、发展的贡献度、产业的关联度。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三农”实际问题等作为人才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避免业绩标准“一刀切”和“一把尺子量到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合理设置和使用评价指标,实行差别化评价,鼓励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作出贡献、追求卓越。
三是细化同行评议机制。需要建立随机、回避、轮换的专家遴选机制,还要积极探索聘请国际专家等方式。建立评议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实施退出和问责机制,从而提升同行评议的信度和效度。
四是落实评价结果运用。构建评价结果的正向激励机制,将人才评价结果与职称评审、岗位晋升、薪酬激励、科研经费稳定支持等多方面相结合,全方位地发挥其正向激励作用。
热门相关:都市最强小村医 惊世第一妃:魔帝,宠上身! 唐枭 无上崛起 都市最强小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