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因论文主动“延毕”,真的假的?

正值毕业季,关于毕业论文的各种信息层出不穷,特别是研究生因写不完毕业论文选择延期毕业的事在网上流传。高校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有多高?在读研究生是不是真的会因此而“延毕”?如若选择“延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生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毕业论文呢?

问题1 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提高了?

强化过程管理提升论文质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关鑫

毕业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还是检验研究生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可以说,严把论文质量关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生命线,更是持续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风向标。针对部分研究生不能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或论文质量难以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各高校都在不断修订和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办法,比如我们学校就对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强化过程管理来达成提升论文质量的目标。

首先,加强对开题报告撰写的相关要求,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开题报告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关,也可以说是第一道“防火墙”,至关重要。很多同学在开题后才发现论文写不下去,或者无法按期完成,大多就因为在开题报告撰写阶段出了问题。因此,加强对开题报告撰写的要求尤为重要。开题报告必须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主题、明确的研究目标、完整的研究内容、可行的技术路线、充分的理论依据、严谨的论证过程、规范的研究设计和突出的创新之处。在学校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各培养学院会结合各学科专业的特点,研究制定开题报告撰写要求的具体实施细则。学生开题前要在组会上汇报自己的选题方向,多位专业教师共同帮助把关。

其次,加强对论文撰写进度的管理,确保论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如果不对毕业论文撰写进度提出明确要求并组织定期(中期)检查,就很难保证学生自觉地按照预期进度完成毕业论文。临时突击,匆忙上阵,会导致论文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学校总体要求下,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第一责任人的导师要自觉承担起对学生论文撰写进度的督促和检查责任,定期与学生就论文撰写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和指导。培养学院也要建立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机制,从总体上控制好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进度。

第三,持续完善论文预答辩制度,构建毕业论文质量重要防线。学校建立了毕业论文预答辩机制,要求博士生在提交学位论文申请前3至6个月通过预答辩,硕士生在提交学位论文申请前1至6个月通过预答辩。预答辩制度是保证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第二道“防火墙”,同时,也是提升论文质量、提高论文外审通过率的重要一环。预答辩后会给学生留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对论文进行必要修改和提升。在预答辩中不通过的论文将无法进入到查重和送外审环节。

第四,加强对论文答辩流程的管理,严控论文质量的“最后1公里”。学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及工作程序做出明确要求,严格规范论文答辩流程,要求全程录像,并对论文答辩时间做出明确规定。其中,博士生每人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90分钟,问答环节不少于60分钟;硕士生每人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30分钟,问答环节不少于15分钟。

此外,学校对“重点关注”论文会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并严格落实公开答辩制度。对于临近退休或已退休教师指导的研究生论文,培养学院会在论文开题、预答辩和答辩过程中给予重点关注,并采取必要措施严把论文质量关。对于外审中有1票不通过或有2票成绩低于65分(含65分)的论文,需参加公开答辩。公开答辩由5位校外专家组成。除培养学院组织的公开答辩,研究生院还会抽取部分高风险论文单独组织公开答辩,建立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学生及其指导教师间的双向匿名机制,尽最大努力来确保论文答辩的公平、公正,保证答辩委员会能够对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做出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价,筑牢最后一道“防火墙”。

问题2 在读研究生会选择“延毕”吗?

部分硕士生“延毕”出于更高学术要求

研二学生 苗译丹

这两年,教育主管部门对学位论文的抽检愈发严格规范,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因为有悖学术伦理,利用AI代写论文的行为已被各大高校明令禁止。为了更严格、更规范地完成学术科研训练,有些硕士生为进一步提升学术能力选择“延毕”,是出于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大多数研究生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都有近3年甚至7年的专业学习。大家怀着为自己学业生涯画上完美句号的期待,希望自己的毕业论文做出一点点成绩,实现些许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

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实施自己的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并提出新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充满成就感的过程。学习和应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工具,对于不具备统计背景的同学来说是一项全新挑战。有的硕士研究生为了获得更充足的时间,全流程掌握一项研究而选择“延毕”,这并不新奇。

还有的硕士研究生选择“延毕”是希望多给自己半年或一年时间,用于重新思考、评价自我,或者是遇到了有价值的科研项目,需要延长学习时间。我的一个学长在读研期间参与了一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了能做完这项研究,他主动向学院申请延期毕业1年。直到项目结项,他才准备毕业答辩。问他晚毕业一年值不值得,他回答,能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太幸运了,这份经历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更让自己有机会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实现科研报国的理想。

所以,虽然“延毕”不排除“学习不努力”“耽误找工作”等问题存在,但也不能给所有“延毕”学生贴上这种负面标签。因为更多“95后”大学生选择“延毕”并非是对毕业论文的恐惧和逃避,反而是出于对自身更高的学术要求,是遵照内心去探索、追求目标与理想的一种选择。

博士生“延毕”较常见

研三学生 张颖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研三学生兼“准博士生”,在我看来,硕士生“延毕”这件事没有网上传得那么邪乎,比如我们学院这届85名硕士研究生同学就没有一个选择“延毕”的,要么继续读博,要么就业,要么打算创业,似乎没人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不过,这两年我确实听说有些专业的硕士生同学主动“延毕”,基本都和就业有关。在就业形势转变的大环境下,研究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毕业、轻轻松松就能找到一份工作,于是,有人便产生了“延毕”的想法。

和硕士生相比,博士生倒是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三年制未能按时毕业的情况比较常见。据我了解,博士生“延毕”主要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困扰:

第一,小论文不够。毕业要求发两篇C刊,文章不达标,不符合毕业硬性条件。

第二,学位论文有问题。查重不达标,论文质量未达到导师要求,史料少,逻辑不合理,盲审没通过,答辩委员会不予通过。

第三,学分没有修够。我有部分同学就是因为博士期间出国交换,学分不够,或者要参加的讲座次数未达标。

第四,学生自己要求高。有的同学希望冲刺一下优秀博士论文,会主动“延毕”打磨文章。

第五,课题难写。理工科学生在实验时遇到重大困难,数据不足只能“延毕”。

第六,临时换课题。原项目资金不足做不下去,或者原课题资料不足,不得不换课题。

第七,健康问题。身体或者心理上的疾病妨碍正常的学术进度,不得已申请延期毕业。

硕士生也好,博士生也罢,因为自身原因选择“延毕”,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延毕”后,可以凭在校生身份多争取几份实习工作,有更多时间“刷简历”,从而积攒更多竞争力,或者能够有充足的精力申请读博深造,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问题3 “延毕”对学生有何影响?

应避免“上”得糊涂“毕”得犹豫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 邹海燕

前些年有一种说法叫:“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说法虽然不够严谨,却非常直观地反映了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在学术要求和时间安排上的显著差异。对于硕士生来说,培养目标是应用的创新,课程设置和研究要求相对明确和紧凑,大部分硕士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业要求。而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理论的创新。博士论文更像是“写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因此,博士教育更具灵活性和个性化,博士生在这个阶段,也拥有更多的个人角色、社会责任和人生目标。所以,博士更多关注“最长修业年限”,而很少计算“延毕率”,备受关注的“延毕”现象主要集中在被大众认为本该按期毕业的硕士研究生。

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严把入口关,严把过程关,严把出口关,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所以,有一种逻辑是,由于高校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导致部分学生主动申请延期毕业。但从我们学校的情况看,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数量并没有明显的波动。原因可能是加强了过程管理后,同时实现了倒逼学生潜心治学。所以我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术要求的严格有可能会成为导致“延毕”的原因之一,但不代表会导致“延毕率”上升。

除去因身体疾病、学术能力不足或生活压力等原因被迫“延毕”的情况,主动“延毕”的学生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遇事不决,寻求延迟的庇佑。在无法预知未来的情况下,就选择先享受当下,找个社会大学的“预科班”。这种是比较典型的没有做好生涯规划。往往是研究生“上”得糊涂,“毕”得犹豫。这类延期毕业的学生在求职时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用人单位会更倾向于招聘按期毕业的学生,也会因此导致延期毕业学生心理层面的自责和挫败。还有一种是目标明确,深耕细作,灵活调整人生阶段性计划。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在读硕士生杜好田,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研发“彩色马铃薯锅巴”而延期毕业一度火遍全网。这种原因的“延毕”虽然可能给个体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但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时间和机会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客观地说,“延毕”有积极的意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深入研究课题,提高论文质量,产出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术和职业发展,避免盲目追求毕业而忽略个人兴趣和长远目标。然而,“延毕”的弊端也非常显见:心理压力、经济负担、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以及教育资源的浪费。此外,主动“延毕”和这两年出现的“逆向考研”,反映出一些大学生的求稳心态。就业选择时求状态稳,相信“宇宙的尽头是考公”,用“延毕”去保“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却忽略了时间成本,一旦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难免加剧进入社会的恐惧。

研究生“延毕”是一种个人价值选择,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可以制定合理的政策规定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生则需要积极调整心态和行动策略,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最终实现个人学术和职业发展的最大化。

问题4 研究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毕业论文?

写好学位论文要向前争取时间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苏尚锋

“延期毕业”或“延毕”这样的词语,在各高校制定的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里其实很难找到。因为研究生培养是依循《学位法》对不同学位授予条件、程序及质量保障的相关规定而设计的制度行为。通常,研究生一入学,就应在导师指导下,按所在学科的培养方案要求,结合个人研究方向和特点制订培养计划。然后,在规定好的学制和学习年限之内,严格按照培养计划开展学习活动。所谓“延期毕业”,其实是出于某些未能预料的严重事项或者学位申请者本人的特殊原因,而对培养计划申请变更。所以,“延毕”通常是一种无奈应对的行为,即使各学院的申请程序相对宽松,但“延毕”的时长和次数会受到严格控制。

至于现在一些研究生“化被动为主动”,为自己的论文争取更多一点时间,则完全是这项政策衍生出来的一项副功能,也反过来证明论文写作给研究生带来的现实压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管控环节是在中期考核和结题考核。学位论文研究的结题考核要求组织校内外专家通过盲审评定与答辩,对于一些评定等级不高的论文,还要求答辩环节予以特别关注。学位论文通过答辩之后,要提交线上平台,供读者检阅,还要接受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质量抽检。这些措施对于严明学术纪律、端正学风已经起到立竿见影、正本清源的好效果,同时,它也给研究生带来压力,也同样给导师们以压力。“延毕”经常也是研究生与导师协商做出的共同选择。

有些“延毕”是为写好论文向后争取时间。其实,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要向前争取时间。从选题开始,一边做文献综述,一边凝练研究问题,动手进行研究设计与实施。再早开始都不算早。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习做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如果能尽早开始自己的论文研究工作,就有利于选择一个研究领域,聚焦特定研究问题,凝心聚力,深入钻研,为未来学术发展奠定基础。选题确定后,所有的研究生课程都可以围绕这一选题来深入学习,利用各种课程或作业机会,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自己的研究。既完成课程学分的要求,也不断地丰富、深化论文所涉及的理论内容。这样,写好论文也就成为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写好论文还离不开修改。文不厌改,再多修改都不算多。学位论文的写作除了对研究内容、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要求之外,还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表达与学术书写上的困难。其实,仅选题的凝练表达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研究论文离不开与学术共同体的对话,需要建立于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与前人的学术贡献之上,并接受该学科专业领域的读者群体的审阅。这就需要对相关理论、命题表述、概念形式、公式图表有准确、全面地理解与把握,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既有认识进行重要审视与修正,追求并体验学术书写的严谨精微。

很多学生对学位论文的写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误区。他们很容易把学位论文理解为一种课程作业或者加长版论述题,容易到书本里寻找范本或问题答案。一些研究生在面临“延毕”风险时,会抱怨导师在事先指导时没有说清楚,不能明确告诉他们究竟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有些时候,他们还会抱怨导师前后指导时说话内容不一致,导致他们无所适从。其实,学位论文是一项真正的学术研究。所有的学术研究都是向未知领域的一次探寻。如果选题的答案是已知的,那就不适合当作课题了。导师和学生一样,面对选题,都是面对未知领域。他们也需要经历不明确、不清晰,然后逐渐明确、清晰。研究工作注定是充满假定、检验、反复、自我否定以及重新假定的过程,其间充盈着智力的不断投入与运作,当然不能以一次简单的回复或对话就可以解决。所以,写好论文确实需要时间,必须早开始,需要尝试与修正,必须不断改。

热门相关:战神无双   农家小地主   退婚后我嫁给了前任他叔   浴火重生:恶魔五小姐   我真不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