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扬科学家精神 青年科技人才大有可为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和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两人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其各自的研究领域之外,两名获奖者的名字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这丝毫无损于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光芒。其中,李德仁是中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开创者之一,极大推动了中国遥感对地观测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创新。另一名获奖者薛其坤,则是物理学前沿科学问题的一线探索者。2012年,他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其成果被杨振宁评价为“从中国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为全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举足轻重的“中国贡献”。正如许多受到他们感召的年轻网友所言:“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星。”他们不仅是青年科技人才学习追赶的对象,也是各行各业广大青年群体的精神榜样。
今年61岁的薛其坤,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得主。一方面,薛其坤35岁当教授,42岁便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确是科研领域“年轻有为”的代表性人物;另一方面,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年仅”61岁,也间接说明科研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即便再有才华天赋,也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在走上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项的领奖台之前,每一位获奖者都是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从事科研攻关工作,从默默无闻的青年研究者成长为学界领军人物,始终不改初心,才取得了足以彪炳科技史册的辉煌成就。今天,青年科技人才更应传承、发扬优秀先辈身上的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勇攀高峰、严谨治学、淡泊名利、集智攻关、甘为人梯,如此才能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之所以要格外关注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是因为人才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关键前提。有善于干事的人,才能把事情办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要实现“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的目标,还需从多个方面着手布局,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理想环境、指明奋斗方向,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与研究机构要将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研学一体、学科交融的优势;科技产业体系要鼓励青年创新,以信任和关怀为基础,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探索和试错机会,搭建更大的干事创业舞台;人才评价工作需要“破四唯”“立新标”,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社会舆论也要给予青年积极引导,鼓励有志向的年轻人投身科技报国事业,大力深入宣传科学家精神,向青年人才传递榜样的力量。
在引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这件事上,李德仁在颁奖结束后的一个举动,令人动容。他向记者表示将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其中500万元交给武汉大学“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学金”,300万元交给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奖”。这两笔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转化而来的捐赠,不仅在数额上足以为众多年轻学子求学提供助力,更有强烈的象征性意义。这传递出的是老一辈杰出科技工作者在完成开拓科技前沿的使命后,对新一代青年人才的殷殷期许、切切关怀。在先辈的引领下,青年科技人才更应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将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当下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科技强国。社会各界必须以更高的思想站位、更多的实际举措抓好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形成发掘人才、培养人才、让人才发光发热的合力,创造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大势,使我国科技事业在未来取得更辉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