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小车间助推大火箭

【新春走基层】

2月2日,屋外寒风凛冽,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数控机床高速运转,刀具抛撒的切屑上下翻飞,火箭壳段、整流罩、贮箱等零部件从坯料中快速“脱胎”而出……

2023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47次发射任务,预计今后仍将保持高密度发射态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能完成如此繁重的设计制造任务的秘诀,在这小小车间中可见一斑。

“我们连续3年100%完成了多种型号的制造任务。”刘争是一车间的数控加工研究员,从2005年加入“造火箭”的队伍开始,他和团队不断优化工艺、改造设备,解决一个又一个制约型号研制生产的工艺技术问题,提升火箭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和精度,不断助推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车间的一个工段内,巨大的火箭壳段原材料沿导轨缓缓移动,数控机床在壳段内侧快速切削出网格结构,机器人支撑装置与机床同步作业,将壳段振动控制在极低的范围内。整个加工过程只需1名操作人员敲敲键盘就可以实现。

“我们自主研发了机器人支撑装置,将它与机床互联,在提高工装通用性的同时,也提升了加工质量。”刘争说,“我们还对传统机床进行了改造,使用自主研发的测量补偿技术,在保证火箭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能让火箭单个壳段‘瘦身’700克以上。实现同样的功能和加工精度,我们的成本只有国外的1%。”

不仅如此,他牵头的“千台数控机床增效工程”项目挖掘出先进数控设备的真正威力,将车间内的多台数控机床效率提高了20%至50%;角铣头五轴联动加工技术让曾经12小时的工作量,大幅缩短到了3小时……

航天是系统工程,只有全链条效能提升,才能支撑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多年来,一车间坚持推进零件加工时间、机床运行状态等数据采集工作,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辅助生产决策。如今,借鉴一车间的模式,整个公司正在打造数字化工厂集成平台,“全面推广后,效率将进一步提高,还能实现多种型号并行研制。”刘争说。

(本报记者 张晓华)

热门相关:楚汉争鼎   君归矣   锦衣   妖夏   甜蜜隐婚:老公大人,宠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