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荷叶相映,摇曳生韵——中国交响乐团《金色年华》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近日,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音乐厅用随心悦动的音符、优雅迷人的旋律与丰沛饱满的情感为观众讲述一个关乎于热爱、关乎于故土的动人故事。

本场名为《金色年华》的交响音乐会由“80后”指挥家林大叶执棒中国交响乐团,“90后”小提琴演奏家黎雨荷担任独奏,联袂为观众带来科恩戈尔德与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生涯晚期两部绝美佳作。

创作于1945年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科恩戈尔德正式决定封笔电影配乐,重回“严肃音乐”创作的宣言。作品融入科恩戈尔德多部电影配乐的精粹片段,给人带来独一无二的浪漫奇幻风格听觉体验。

林大叶认为兼具旋律性与技巧性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检验一支乐团“内功”的标志性作品。

在弦乐轻柔的衬托下,首乐章第一主题娓娓道来,这是作曲家本人创作于1937年的电影《另一个黎明》(Aonther Dawn)中的主题配乐。电影讲述了一个情感纠葛的三角恋爱故事,这段旋律因此对小提琴独奏在力度变化与情感表达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几乎贯穿整个乐章的第一主题,黎雨荷的处理丝滑而又细腻,使观众感受到主人公纠结敏感、徬徨失措的内心。

连接部后的呈式部副部主题则来自作曲家的另一部电影配乐,1939年的好莱坞电影《锦绣山河》(Juarez)。在情绪表达上,这段旋律更为浓烈醇香。短暂的憧憬与踌躇后,一连串上行音阶组合犹如层层海浪涌起,耐心等待着高潮的到来。

随之而来的展开部是这一乐章最为精妙也最具“画面感”的部分:竖琴魔幻般的滚奏,如同电影场景的转换。衔接其中的大提琴与圆号,奏出悠扬深邃的远景,随后,小提琴声部用柔美的旋律将镜头拉到近景,当一切声音消失时,小提琴开始了自己的华彩独奏,那是属于黎雨荷的舞台特写。

在林大叶的从容指挥下,乐队各声部与小提琴独奏配合得滴水不漏,将这段自远及近,极富电影画面感的段落演绎得美轮美奂,令人心旷神怡。于是,当乐章结尾第一主题再现时,一种神奇的感受涌上心头,原本伤感的旋律在作曲家的妙笔下,竟变得热烈而辉煌起来。

科恩戈尔德用第一乐章证明了好莱坞电影音乐同样可以用古典语言完美呈现,用第二乐章展示了他深厚的古典音乐创作功底。虽然部分旋律取自1936年他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的电影《风流世家》(Anthony Adverse),但这一乐章在情感表达与音乐风格上却充盈着晚期浪漫主义之风。

这一乐章,作曲家可谓将浪漫进行到底。“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乐章,优美、动听、奇幻,具有非常浓郁的晚期浪漫主义色彩”,作为黎雨荷本人最喜爱的乐章,小提琴独奏是第二乐章的“主角戏”,纤细柔美的音色,极致抒情的旋律,不由得使人在脑海中浮现相思、缠绵、爱恋之情。特别是乐章中后段,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后的独奏段落,更像极了女高音的咏叹调,让人迷醉其中,如梦似幻。

林大叶指挥下的乐队,给予小提琴独奏以充分发挥的空间,黎雨荷也不负众望,用极富感染力的现场表演,将观众的思绪带入朦胧之美的浪漫意境。谱就纯粹的德奥浪漫主义音乐,这是科恩戈尔德的内心呐喊,更是他对金色年华的微笑回望。

如果不是末乐章的开幕“重击”,观众很难从第二乐章中醒来,这像极了作曲家开的“小玩笑”,更像是剧情跌宕起伏的好莱坞电影。激情四射、节奏挺拔的舞曲风格让人按捺不住翩翩起舞的明媚之心。这一乐章的主题旋律来自作曲家的另一部电影配乐《乞丐王子》(Prince and the Pauper),改编自马克·吐温长篇小说的电影讲述了一位王子与乞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互换身份,各自体验不同生活的怪诞故事。

作为作品首演时的独奏,小提琴大师海菲兹曾建议在末乐章增加技术难度,科恩戈尔德欣然接受。这一乐章也因此成为小提琴技巧与抒情兼具的典范,深受演奏家们的青睐。在这样一个极具挑战的乐章中,黎雨荷显得十分放松,运弓干脆,音色精准,没有刻意炫技。在乐队恰到好处的底色铺垫下,整个演奏一气呵成,炫彩夺目。

末乐章活泼紧凑、诙谐幽默的旋律独具莱坞电影音乐特色。闭上双眼,一幕幕无法言喻的奇幻场景便如放映机般不断播放、不断加速、不断具象,最后以不同场景,不同画面根植于每一位观众的脑海之中。而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古典音乐复杂严谨的音乐结构与好莱坞电影天马行空的音乐语言的完美融合。

作为科恩戈尔德最为人熟知的古典音乐作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浓缩了他在好莱坞取得的艺术成就,但更为重要的,是作曲家本人通过这部作品,终于找回了他引以为傲的“金色年华”——那是古斯塔夫·马勒、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理查·施特劳斯、贾科莫·普契尼对音乐“神童”的传授与赞许,更是他一生挚爱、无法割舍的古典音乐创作之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上半场的演出中,中国交响乐团与林大叶、黎雨荷的“荷叶组合”配合得天衣无缝,好似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于幽静的湖面。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荷“叶”之上,火红般绽放的“荷”花,摇曳生姿。便看那“荷叶”相映,旋律流淌,为初秋时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清凉。

上半场的科恩戈尔德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找回了曾经的金色年华,下半场的拉赫玛尼诺夫则用另一种情感表达截然不同的作品——《a小调第三交响曲》讲述了他对金色年华的回忆与追望。

与科恩戈尔德不同,离开了祖国家乡的拉赫玛尼诺夫如同断了根的大树,不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他几乎失去了创作灵感和激情。于是,在瑞士琉森那座与伊万诺夫卡庄园有些许相似的塞纳尔别墅,触景生情的拉赫玛尼诺夫决定写下《a小调第三交响曲》。

在林大叶看来,这部拉赫玛尼诺夫自传式的作品“是作曲家对祖国、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身处异国他乡内心迸发出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特质,甚至有很多民族文化与哲理的乐思融入其中,我们的眼前会呈现出一幅广袤无垠的俄罗斯风景画”。

单簧管、圆号、大提琴营造的沉静气氛拉开了整部作品的大幕,突然间,一阵短促有力的全奏打破了平静,随后又归于舒缓,它预示着第一乐章的不同凡响。双簧管与大管奏出的主题旋律,抒情温暖却又带着些许忧郁的气质,这正是作曲家想要展现的心境:他赞美祖国的地阔天长,他感喟故土的荒凉悲壮,他留恋自己的金色年华,他慨叹命运的造化弄人。当动人的主部主题于再现部出现时,拉赫玛尼诺夫仿佛在我们耳边轻语:“时间能带走一切,唯独不能带走我对祖国的爱”。

第一乐章的演绎,木管组十分出彩,整个乐章的呈现连绵起伏,浑然一体,宛如一幅着色厚重的俄罗斯风情画,浓情四溢,回味悠长。

开篇拉赫玛尼诺夫为我们描绘了他心中的俄罗斯画卷,第二乐章则为它注入了灵魂与生命。圆号与竖琴奏出的引子充满了一丝奇幻的味道,整个乐章张力十足,对比强烈,充满了作曲家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思考,乐章前半段温暖诚挚的旋律像极了他在故乡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和在伊万诺夫卡庄园思如泉涌的惬意创作。中后段旋律愈加急促,紧张不安的情绪油然而生,内心的激烈斗争后,彷徨无奈,怅然若失,这是拉赫玛尼诺夫离开祖国时的内心独白。

虽然是整部作品中最短的乐章,第二乐章却对指挥与乐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此,林大叶的处理十分讲究,他将乐队各声部汇聚成一张韧劲儿十足的音乐巨网,在这里,高难度的旋律变化可以自由切换却不用担心力道过剩或情感不足。此时,收放自如的乐队便好像进入了作曲家的脑海,将乐思一一呈现,流畅而自然,毫无刻意之感。

第二乐章的结尾同样深邃而沉静,当所有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时,作曲家将答案留在辉煌明朗的第三乐章。在所有观众的期待中,充满斗志的旋律喷涌而出。即便作曲家在乐章中使用了来自中世纪宗教音乐,带有“死亡”色彩的《愤怒的日子》(Dies irae)作为音乐素材,即便这曲高歌经常被“打断”,但“交锋”过后,胜负已定,阴霾消散,光明尤在。不再妥协,不再隐忍,不再掩藏内心对祖国和故土的热爱,当最后的钟声响起,拉赫玛尼诺夫用音乐完成了自我救赎——此时的他,正站在麦浪滚滚的伊万诺夫卡庄园,沐浴着阳光,咀嚼着谷粒——乡愁褪去,便是最美好的金色年华。

全场曲毕,完全沉浸其中的观众片刻停顿后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对国交演奏家们精彩演出的崇高致意,更是畅快于心灵洗礼后收获的酣畅淋漓与人生感悟。

对科恩戈尔德,金色年华是他一生不懈追求的古典音乐创作;对拉赫玛尼诺夫,金色年华是他对故土的无限热爱;对新时代的我们,金色年华不应止于美好的青春记忆,它更应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金色年华在奋斗的汗水里,在远眺的目光里,也在你下一个微笑所焕发的光彩里。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延伸阅读

 

热门相关:冉冉心动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回眸医笑,冷王的神秘嫡妃   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