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景观列车穿越印加文明

本报特约记者  白  冰

1911年7月,美国考古学家海勒姆·宾厄姆在秘鲁的安第斯山中考古,他偶然从当地人口中得知,附近山顶上有一座叫作马丘比丘的石头城,于是在当地人的引导下,宾厄姆发现了一个被丛林覆盖的奇特遗址——印加古城。马丘比丘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1983年,印加文明的“代表作”马丘比丘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马丘比丘又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如今,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受游客欢迎的旅行目的地之一,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但大家不必再像宾厄姆当年那样跋山涉水爬到山顶,而是可以选择乘坐观景火车,在蜿蜒的窄轨铁路上一边欣赏美丽的安第斯山,一边发现沿线的印加古迹。

“透明”列车充满印加元素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从库斯科市郊的波罗伊站出发。前往马丘比丘的观光列车在站台准备就绪,站台上,身着传统印加服饰的男子正敲打乐器,一旁的女乐手扮相更是吸睛——五彩羊毛大披肩搭配阔沿草帽,吹着一种音色类似埙的印加乐器——奎纳,其音色悠远绵长,一下子就把游客的心“吹”到了马丘比丘。

进入车厢,大量印加文明的装饰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浅棕色的车厢内壁上印满各种图案——印加神话中的太阳神、萌萌的安第斯山羊驼,等等。最让人惊喜的是装了透明玻璃窗的车厢顶。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天窗倾泻下来,照亮整个车厢,让游客对沿途风景充满期待。

列车启动后,还没有听够站台音乐演奏的游客可以去到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乐队会在那里继续演出。最后一节车厢也“内有乾坤”,其尾部被改造成一个半开放式的迷你观景台,游客可以在那里一边吹着清冽的安第斯山风,一边凭栏远眺,全方位沉浸在穿越印加文明的时光之旅中。

列车上的饮品也很有特色,除了传统的咖啡、茶,列车还为乘客准备了印加古柯茶。古柯茶由安第斯山中生长的古柯叶冲泡而成,在印加人中有很长时间的饮用历史。这种茶被认为拥有一些神奇的药用价值——据说可以帮助缓解高原反应、提振精神以及治疗某些胃肠问题。秘鲁中部高原海拔超过3000米,不少游客初到此处会出现头痛等高原症状,大多会入乡随俗,饮用古柯茶,以此缓解不适。

雪峰绿植“无缝衔接”

这趟列车之旅从头到尾充满印加文化气息。作为古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被认为是印加文明的中心,见证了印加帝国最辉煌的时期。库斯科附近的许多建筑遗迹保存相对完好,如萨克赛瓦曼遗址。

随着列车驶离城镇,秘鲁广袤的高原景色在巨大的玻璃车窗外徐徐展开,远处的雪山一点点清晰起来。大概1小时后,列车深入安第斯山脉,记者不时能透过车窗看到山坡上的羊群和牛群。

列车即将到达欧雁台站的时候,广播对这个地方进行了介绍,里面反复提到“圣谷”。这是秘鲁安第斯山脉中的一段河谷地带,有人称其为印加文明的摇篮,内有众多印加文明遗迹。欧雁台则是圣谷中较大的印加古镇,里面有宏伟的印加太阳神庙。神庙由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这些巨石很重,表面被打磨得平整光滑,巨石与巨石之间未使用任何黏合剂,却拼接得“严丝合缝”,展现了印加人卓越的建造技艺。

许多印加建筑在后来的战争中遭到破坏,圣谷的太阳神庙则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结构,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考古学家过来探索、研究。除了太阳神庙,圣谷里还有很多其他印加古迹,很多乘客会从欧雁台下车,开启圣谷之旅。

过了欧雁台,山顶上的雪线越来越清晰。猛然抬头,一座尖尖的雪峰出现在车顶玻璃窗外,那是海拔5991米的普马西柳山。列车移动中,雪峰在窗外“变换姿态”,美景让车厢里的乘客应接不暇。

当雪山慢慢离开视线,记者眼前的主色调从白色过渡到绿色——列车此时已经驶入深谷。车窗外的山体依然高耸,一路蜿蜒的河水变得湍急起来。

车外咖啡“触手可得”

在深谷中前行一个多小时,列车即将抵达终点马丘比丘,铁轨两旁出现了更多的房子和行人。列车鸣笛驶入温泉镇车站,铁轨旁挤满了各种咖啡店、饭店和酒吧。

这些建筑与铁道之间距离之近,仿佛乘客从车窗一伸出手就能拿到露天桌椅上的咖啡杯。铁道旁的居民俨然是一副“见过世面的样子”,他们一边悠然品着咖啡,一边看着火车慢悠悠地从身边经过。

下火车回望站台,记者看到站台一侧紧挨着山体,另一侧就是高出站台不少、建在山坡上的街道,火车站仿佛在山与城镇的“夹缝中求生存”。

通往马丘比丘的铁路建造于近百年前,至今仍是游客前往马丘比丘最重要的交通方式。温泉镇至今没有通往库斯科的公路,也没有机场,如果你不想坐火车,就只能像当年发现马丘比丘的宾厄姆一样,徒步抵达,不过这注定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旅程。

热门相关:大胸智秀的糕店   被遗忘   银色天空   味道2   美味的性 姐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