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九龙寨城”重回“集体生活”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骆力言
九龙寨城被人们俗称九龙城寨,它曾拥有人类都市史上的奇观——合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了125.5万人,被诸多外媒称为全世界人口居住密度最高的地方。虽然寨城已被清拆,旧址上已经建起公园,但随着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的爆火,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社区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人们为这里曾经发生的神秘案件着迷,更为寨城的“塔式”密集生活感到好奇。在这片长约210米,宽约120米(约2.5公顷)的土地上,层层叠加的居民楼“直冲天际”,多数楼体之间没有间隔,以一堵公用的墙连接,天台满是衣物、电线,楼下街道狭窄昏暗,拥挤的生活条件没有影响寨城居民的热闹生活,孩子们在楼梯、天台间穿梭,家家户户没有关门的习惯,大家总是一起用餐、娱乐。
寨城衙府保存较为完整
九龙寨城的“城”是在清代才加上去的,在此之前一直叫作九龙寨,其前身是宋代的一处要塞。清代官员将其重建改良,变成重要的军事要塞。在清末经历海寇、英军入侵后,寨城的城墙被毁,城内一度荒芜,成为“鬼镇”。不过很快,这些空荡的清代平房再一次被居民占领,有钱的人往上多盖一两层,没钱的这样住着也自得其乐。寨城管理权几经易手后,寨城就慢慢进入“三不管”时期,这也是后来寨城内部建筑如蜂巢般错综复杂的原因之一。
九龙寨城公园就建在寨城旧址上,里面保留了一些原本建筑的部分结构、街道石刻,如龙津路、光明巷的刻字石板。
《环球时报》记者探索了整个公园,看到里面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是寨城的衙府。衙府位于如今公园的中心位置,建于1847年,原为九龙巡检司衙署。该建筑为三进两院式,前院设有耳房,供衙役驻守,内院设衙门公堂,后院是守将官邸。衙府建筑设计简单实用,屋架为传统木结构,上铺素瓦。英军占领此地后,衙府失去原本功能,被先后用作学校、医疗所等,后又被教会机构选为发放救济物资的基地,门楣上的“Almshouse”(济贫院)字样保留至今。
学校“龙津义学”曾是寨城的重要建筑,寨城被清拆后,学校门联得以保留。上联、下联共34个字,鼓励学生发奋图强,通过学习提高文化水平,成为像苏轼、韩愈这样的大才。
1994年,人们清拆九龙寨城时,在原南门位置发掘出两块花岗岩石刻,上面分别刻有“南门”和“九龙寨城”字样,有人推测,这些文物极有可能是在二战期间被寨城居民藏于地下。除此之外,考古工作还发掘出寨城城墙的部分墙基、一条沿城墙建设的排水沟,以及旁边的石板道路等,它们成为人们如今到九龙寨城公园怀旧的重要文物。
有饭一起吃,有电视一起看
二战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前往香港,没有身份证明的人大多选择留在九龙寨城。随着人口增加,寨城楼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楼层一层又一层地上盖,与此同时,楼群间的空隙也越来越小——人们见缝插针地造房,形成楼挨楼的格局。
九龙寨城公园的导览员李昇敏告诉记者,人们在里面自给自足,能人鬼匠各显所长,寨城中的各色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建起了糖果厂、牙医诊所,还开起了发廊。
据说当时寨城所有的楼里,就只有3栋有电梯,由于楼层高,楼体之间相互挨着,人们一般会搭乘电梯到顶楼,走天台到自家楼顶,再走下去回家。有的家庭还做了“秘密通道”,方便自己在楼宇之间自如来往。很多人回家的时候会从别人家经过,自己家家门也不关着,大家有饭一起吃,有电视一起看。
许是因为“三不管”,这样的和谐背后也藏着很多灰暗面。李昇敏介绍道,光明街是九龙寨城的“名街”,其“光明”二字很是讽刺,当时有很多人在这条街附近进行不法交易。龙津路当年也有很多不法机构,这条路的后街一带开了约90个牙医诊所,全部都是为了给不法行为作掩护。集体生活和谐温馨,昏暗的街巷却是罪恶的温床,这种反差让当时很多外面的人对寨城生活望而却步。
品读历史,看到未来
寨城清拆后,这段“亦正亦邪”的历史已经离人们远去,如今的九龙寨城公园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打造,被划分为多个主题区域,设计多处不同景致。除了展示寨城文物,园内还设有邀山楼、六艺台、归璧石、敬惜字纸亭等特色景点,与毗邻的贾炳达道公园相连成片,形成规模宏大的城市公共休憩空间。
如今九龙寨城的衙府被开发为历史展馆,配备了沉浸式观赏设备,游客能进行人机交互,通过惟妙惟肖的寨城街景重回“集体生活”,感受当时的和谐与危险。公园内的六艺台前身是操兵校场,占地宽广,其中式园林的设计布局营造了清幽恬静的氛围,吸引许多人来这里举办婚礼。
在九龙寨城公园,我们品读过去的故事,也看到了未来的活力,这也是“寨城”文化魅力经久不衰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