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回眸】50年前,澳总理第一次访华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开启了就任之后的首次访华之旅。抵京后,他先去参观了北京天坛,这一幕仿佛历史重现——半个世纪前,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高夫·惠特拉姆访问中国,也在此处参观,一张老照片记录下这一幕:惠特拉姆站在天坛回音壁前,将一只耳朵贴在墙上,聚精会神地倾听另一边的声音。20世纪70年代,惠特拉姆顶住国际压力与中国建交,并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访华的领导人。当年那场历史性的访问打开了澳中关系的新篇章,有外媒评论称,国际关系中并无太多美好可言,但国与国之间维持沟通仍然必要;无论时局如何,中澳50年前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澳大利亚的全新方向”
1972年12月,惠特拉姆刚刚当选几周之内就正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大利亚的国际关系正在向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1973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惠特拉姆受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北京的一场宴会上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表示,澳大利亚不再只关心世界偏远地区的国家,会关心所有国家,特别是那些“与澳大利亚身处共同环境、拥有共同利益、寻求平等关系”的国家。惠特拉姆强调,澳大利亚和中国不仅身处共同的环境,而且拥有共同的利益。“今天在北京,我们表达了新的国际愿景。”《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称,当年惠特拉姆讲话结束后,宴会现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这番重要的讲话为澳中两国之后的紧密合作奠定基础,在绝大多数西方政治家还是“路人”的时候,惠特拉姆先一步成为了人民大会堂的熟客。
在不少澳大利亚媒体看来,惠特拉姆是一位极富远见的政治家。早在1954年,刚刚在政坛崭露头角的他就在议会演讲中提及认可新中国政府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地位将稳定持久、影响显著,澳大利亚必须接受这一现实;他的愿景也符合澳大利亚工党的政策路线——在当时两极格局的国际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而随着亚洲势力的崛起,地处亚太区域的澳大利亚逐渐渴求独立的外交政策,打造自身的地缘政治影响力。1967年惠特拉姆升任在野党领袖,他敏锐地观察到西方阵营对新中国的态度在逐渐发生微妙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乒乓外交”就是一个例子。
即便如此,与中国亲近对惠特拉姆而言也是一步险棋,毕竟这与时任澳大利亚政府的对华政策完全相悖——当时的澳大利亚只认可台湾当局,与大陆不存在外交上的联系,甚至还反对后者加入联合国。时任总理麦克马洪与保守派全力反对惠特拉姆“与敌人眉来眼去”,警告称这种行为或让澳大利亚陷入孤立无援,会被亚太乃至西方世界的盟友所抛弃。当时相对客观的中立派也表示,中国在国际上立足未稳,惠特拉姆的对华举措是一场“不成功便成仁”的政治豪赌。当听闻惠特拉姆已经着手访华时,工党内部有人惊呼“他疯了”,认为他会葬送来年的大选。
“这件事20年前就该做了”
其实1973年的国事访问并非惠特拉姆首次来华,早在1971年担任工党领袖时,他就率队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非正式出访”之路。该访团以洽谈贸易合作为名,希望能见到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全面建立澳中外交关系进行铺垫。直到访团抵达北京,惠特拉姆都还不确定这个宏愿能否实现。当时,惠特拉姆所率访团中包括多名工党议员、政治顾问及媒体记者,还有一位中国问题专家,也是后来的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斯蒂芬·菲茨杰拉德。
菲茨杰拉德是澳大利亚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国通”。惠特拉姆对菲茨杰拉德的招募颇富戏剧性:当时,年轻的学者菲茨杰拉德正在堪培拉一家酒馆小酌,突然听到服务员接了一通电话,然后叫他的名字:“哪位是斯蒂芬·菲茨杰拉德?”接过电话,他发现来电人是时任在野党的领袖,后者邀请他共赴中国展开一场历史性的外交之旅。菲茨杰拉德一口应下邀约,电话那边的惠特拉姆还幽默地追问:“那你介意坐经济舱吗?”
那一次的澳中之行“路途遥远”:在当时的国际民航发展背景下,访团需要先乘飞机抵达香港,再转乘火车翻山越岭前往北京。在两周的访问中,访团参观了中国的工厂、商业机构、学校和旅游景点。据随团记者沃尔什回忆,这趟行程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首次接到澳大利亚释放的善意,访团也受到了东道主的热情接待。
最终,一行人如愿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周总理的人格魅力令访团折服。菲茨杰拉德曾在一段采访中对英国媒体这样说道:“他(周恩来)是我见过的最为知书达礼、见多识广、谦恭客气,还特有外交范儿的人物。”惠特拉姆在这场会晤中对周总理表示,如来年成功当选,上任后先要做的就是认可中国。当时他的原话是:“这件事情早在20年前就该做了。”
“破冰”让中澳向好发展
通过1971年的“非正式访华”,中澳双方重新签订小麦贸易合作协议。自20世纪60年代起,澳大利亚一直“秘密”向中方出售粮食,但是这项回报丰厚的合作在惠特拉姆访华前一度中断。在此次“破冰”之行期间,麦克马洪仍在澳大利亚煽动舆论,恶意攻击惠特拉姆。
国际形势的突变狠狠地给自由党政府上了一课。几乎在惠特拉姆与周总理会晤的同时,全球都知道了基辛格访华的消息。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等同于宣称了惠特拉姆此行的正确性。不仅如此,美方的这一动向也为澳大利亚工党送上来年大选的“神助攻”。
1972年,惠特拉姆当选总理,迅速与中国正式建交,派遣菲茨杰拉德为驻华大使,同时宣布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中澳两国在文化、经济领域的合作逐渐步入正轨。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对于澳大利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美国《对话》杂志举例称,1972年,澳中贸易总额为1亿美元左右;半个世纪后,中国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澳中贸易总额超过1200亿美元;同年,中国赴澳留学生总数超过17万人,比前一年增加30%。菲茨杰拉德此前在采访中表示:“惠特拉姆政府坚定地认为,无论任何情况发生,澳大利亚都必须与中国政府维持关系……”(刘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