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之都”争夺战 多城竞逐 谁会胜出?
▶新能源汽车在所有汽车产量渗透率排在前三的是西安、长沙、深圳
▶新能源汽车在所有汽车中的销量渗透率前三的是深圳、柳州、上海
马路上的绿牌车越来越多了。
以上海市为例,2023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28.8万辆,排名全球城市第一,而在2016年,这个数值也才刚刚超过10万,七年间增长了近12倍。
细数历史,自2014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首轮爆炸式增长,至今已有十年。
2014年,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密集的补贴利好政策刺激下,新能源汽车需求得到极大释放,迎来产量、销量两开花。据中汽协统计,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为所属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十年来,众多城市纷纷下场,上海、重庆、深圳、西安等10余座城市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目标,希望可以抢先分得这块大蛋糕。
那么这十年间,有哪些城市成功走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我们基于企业大数据,勾画出了一部城市十年竞争录。
十年企业大数据:
数说四大城市产业群
想要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形成产业聚集,从而实现规模效应。我们选取了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头部城市最集聚的四大城市群,对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和成渝地区的62个城市,进行进一步分析。
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产业数据库,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这些新型企业的最新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四大产业区共有5764家新能源汽车相关新型企业。
该数据库基于产业分类算法,将企业匹配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细分环节,其中可以按照上中下游将企业匹配至三大类产业:“汽车零部件”“汽车整车制造”和“服务与应用”。
为了更好地对比各城市在三大产业发展方向的不同,我们分别计算了62个城市在三大产业“新能源汽车新型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中位数,分别为9.47亿元、2.97亿元和 7.35亿元。当我们将各城市的三大产业注册资本总额都算出来,进行比较,我们就能看出每个城市的产业分布特色,从而测算出在新能源汽车方向的主要产业。例如,上海市“服务与应用”新型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为115.61亿元,是上述中位数的16倍;而上海市“汽车零部件”“汽车整车制造”的相关新型企业注册资本总额只是上述中位数的12倍和13倍。所以,从倍数来看,“服务与应用”可以被认为是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产业。
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间的比较,我们将这些数据铺在地图上。各个城市的主要产业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新兴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用圆圈大小表示。可以发现,长三角城市群拥有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头部城市,其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也更广。
此外,在62个城市中,有25个城市主要产业是位于下游的服务与应用业,包括广州、上海、深圳、成都,城市数量最多;17个城市的主要产业是上游的汽车零部件业,包括镇江、扬州、台州;20个城市主要产业是中游的汽车整车制造业,包括北京、天津、常州。
那如果加入时间维度,从十年的跨度看四大城市产业群的变化呢?
我们计算了相较于2013年,各城市产业群新型企业数量逐年的增长幅度,可以发现,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汽车整车制造”和“服务与应用”始终是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近十年的发展重点。相较而言,珠三角地区更全力发展服务与应用业,成渝地区更着力于整车制造业。
“新能源汽车之都”争夺战:
谁下场了?谁跑赢了?
在新能源汽车城市的争夺战中,各城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城市借助自身庞大的消费市场,奋力发展;有的城市基于本地工业特色,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的城市挖掘资源优势,实现招商引资。
那么在这场比赛中,哪些城市跑赢了?又赢在了哪儿?从可获得的公开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头部城市中,新能源汽车在所有汽车中的产量渗透率排在前三的是西安、长沙、深圳,新能源汽车在所有汽车中的销量渗透率前三的是深圳、柳州和上海。
面对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型经济增长点,十年间,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多座城市也纷纷发力,角逐“新能源汽车之都”,产业争夺战持续打响。我们期待着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秉承创新与可持续的理念,持续健康蓬勃发展。
综合央视网、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