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鲲鹏击浪》《问苍茫》主创:希望更多观众了解青年毛泽东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点项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鲲鹏击浪》《问苍茫》近日播出,获得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这两部剧集的主创团队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希望有更多观众了解青年毛泽东的故事,激励更多中国年轻人砥砺前行。
不平凡的三年
《鲲鹏击浪》聚焦1918年到1921年间青年时期毛泽东的革命青春,该剧讲述青年毛泽东(刘承林饰演)自1918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到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
总编剧马继红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三年的时光对于青年毛泽东是惊心动魄的蜕变升华期,也是他世界观发生根本转变的关键奠基期。在这不平凡的三年,毛泽东从一个信奉教育救国的热血青年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鲲鹏击浪》播出后,许多网友表示,剧中青年毛泽东的形象让他们感觉很亲切。目前,电视剧《鲲鹏击浪》微博主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1447.5万。
《问苍茫》则讲述1921年至1927年,参加中共一大归来的青年毛泽东(王仁君饰演),带着对中国革命的思考和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矢志不移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以早行者的思考,从一名追随者成长为先行者、开拓者并探索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热血故事。《问苍茫》开播以来,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总计5.1亿。
从《问苍茫》首周播出情况来看,年轻观众对该剧鲜活的青年伟人形象、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翔实丰富细节,以及和当下职场跨时空同频的生动呈现展现出极高热情。《问苍茫》中,青年毛泽东冬泳、踢球、种地等生活细节,让人物形象丰满有趣、幽默多面,减少伟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力求张弛有度、有血有肉地讲述史诗。
“写年轻人的心灵成长”
《鲲鹏击浪》导演刘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一部关于理想、信念、情感和爱的青春记忆,“这部剧是在写人,生动刻画一群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年轻人,写年轻人的心灵成长,写出了他们为追求理想和信念,为自己所爱的国家付出的牺牲和奉献。”
马继红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要塑造一个接地气的、真实的毛泽东,就必然要写他作为普通人的意趣和情怀,突出他成长道路上的遭遇,以及他喜悦、愤怒、悲伤、焦虑、无奈等情绪,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个性和魅力,才能让作品充满平民质感和生活温度。
循着这个思路,《鲲鹏击浪》主创团队没有刻意虚构外在的冲突性情节,而是通过大量戏剧化细节,构建真实的生活场景,使人物接地气、不悬浮。马继红表示,“我相信《鲲鹏击浪》一定能够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喜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伟人把理想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将激励当今每一个年轻的灵魂。”
采风过程中,主创团队看到许多“90后”“00后”成为毛泽东的“粉丝”,他们利用乘地铁上下班的间隙在车厢里阅读毛泽东的著作,不远千里到韶山、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参观,并在校园组织主题为“毛泽东思想及其当今价值”的论坛,把毛泽东的照片和像章作为珍品收藏……这些让主创团队印象深刻,“虽然《鲲鹏击浪》所刻画的年代距今已有百年,但那代年轻人不怕困难、不畏挫折、不惧牺牲的奋斗精神没有过时,仍能引发当代青年的共鸣、共情,启迪当今青年把逆境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迎难而上”。
三次采风和350个人名
据介绍,《问苍茫》主创团队从2021年开始构思,2021年12月起系统组织三次采风,先后走访长沙、韶山、安源、广州、上海、武汉等数十个地方,查阅近百本权威史料书籍,与党史专家多次座谈,直到2023年5月正式开机。拍摄过程中,全剧涉及的761个场景、近万套服装、5.4万件道具,以及重要的会议、主要人物出场的场景,重点办公场所和居家环境,都按照历史照片进行复制还原。
总编剧梁振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创作团队下了很多“苦功夫”,做了大量案头工作。《问苍茫》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达到350个,不把这些人的生平和思想轨迹研究清楚就无法下笔,剧中情节和台词都是在历史层面经过认真反复推敲考证后的表达,“我们尽最大努力做到历史层面的严谨,希望《问苍茫》播出后,促进观众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这段历史”。
导演王伟曾说过,“这次我们不是在编故事,历史以它不容辩驳的逻辑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个逻辑中梳理出一条表现的路径。”梁振华表示,毛泽东的成长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成长历程,青年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早行者”到“开拓者”的转变,蕴含着丰厚的实践和思想内涵,“在这一探索和成长过程中,《问苍茫》的故事展开了。对我来说,这样的题材挑战很大,但我希望能够投入创作,调动自己的所有积累去面对挑战,用优秀的作品向伟人献礼和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