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事情是干出来的,不是挂牌子“挂”出来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若干规定》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其中就提到,《若干规定》共7个部分,21条具体规定。其中第六部分是“规范明晰基层权责”,主要规定建立健全职责清单,完善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规范工作机制、挂牌和证明事项,依法依规确定基层信访工作职责等。事情是干出来的,不是挂牌子“挂”出来的。当前,既要摘墙上牌,更要摘“心中牌”——摘下对形式主义的“迷恋”。
据今年8月20日半月谈记者报道,某省份一位基层干部反馈,她曾在某乡镇注意到,每个办公室都挂着至少两块牌子,显得拥挤不堪,甚至有块产业扶持办公室的牌子因空间不够,挂到食堂去了。有的牌子还要专门配置办公室和相关队伍。一段时期以来,“滥挂牌”现象成了困扰基层干部、牵扯其精力的一大障碍。牌子意味着责任,挂牌的初衷本是压责任、抓落实,但在基层实际工作中,逐步演变成了“工作未动,牌子先行”,导致基层干部职责越来越多,时间和精力根本顾不过来,最终沦为疲于应付,甚至为了满足不同部门的“有关场所、制度上墙”等要求,有的甚至一房多用,按需所取,哪个部门来检查,就挂哪个部门的牌子,既得挂好牌,又得演好戏,基层干部叫苦不迭。“病症”在基层,但“病根”却在上面,挂牌问题反映了形式主义仍有市场,“痕迹管理”比较普遍。有病治病,《若干规定》已开出了良方。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要减担子,不妨先从“摘牌子”做起。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由专人安排部署清理整顿工作,明确挂牌范围标准,制定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挂牌清单。譬如,去年11月,赣州市信丰县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信丰县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通知》,对全县基层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挂牌等事项进行规范指导。其中明确要求,对擅自要求挂牌、增加基层负担的典型案例,通过致函提示、通报曝光、约谈提醒等方式予以警示,造成恶劣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对工作性质相似、涵盖内容相近、服务对象相同的内部牌子,从部门职责、功能作用上进行“合并”,对标识与功能不符,无实质性业务,或者已经失效的,一律摘除撤销。同时也要对体现地方特色、奖励类等牌子“放一马”,让牌子回归其基本价值,做到顺民心、接地气、求实效,干部群众心里才不会再“堵得慌”。
摘牌只是减负的起点,牌子易摘,负担难减,清除无谓负担不能止步于此。制度就像是一道防火墙,任何工作有红线,才能保证管理的有效性。譬如,可实行挂牌目录管理和准入机制,对挂牌实行归口管理,统一制定、指导悬挂机构名称牌、索引牌等,未经审核备案之前,各级各部门一律不得强制要求村(社区)挂牌;组建工作专班,全覆盖实地检查督导,对整顿不到位、整改不彻底的及时通报,确保清理整顿工作落实落细,不留余地、不留尾巴;将规范村级挂牌工作纳入年底考评工作,加强常态化督导,对基层出现的挂牌乱象反弹问题,组织“摘牌减负”回头看,推动基层减负落实落细,不搞“一阵风”,避免新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不是“一锤子买卖”,要减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基层带来的负担。同时,也要积极为基层赋能,在减掉束缚后,更好的助力开展好基层工作,出成效出亮点,这才是基层减负的意义所在。《若干规定》强调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夯实基层力量,提升治理能力,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层管理服务,能够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上级部门应加快数字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完成精准代办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推动村社一级阵地整合、共建共享,部门一级资源下沉、精准对接,利用一体化电子政务平台为手段制定活动清单,村社下单、阵地派单、部门接单,让党群服务中心跳出时间和空间概念,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服务。同时引入“村PI”考核评价制度,对村班子和部门进行双向考核,将服务质量可视化,倒逼服务质效的提升,真正把牌子减下来,服务提上去,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层减负需要结合各地实际,该摘的牌子摘下来,该挂的牌子挂上去,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干论英雄,不能让群众看得见牌子,却看不见服务。基层事务繁杂,基层干部直面群众现实需求,大事小情都要管,“忙碌”是常态,他们也迫切希望忙碌在点子上,把更多精力放到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上来。这样的付出方见成效,基层干部不仅自己得到了锻炼成长,群众也满意并支持工作,形成正向循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孙玉楠(西塞山区工业园区(河口镇))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伍佳佳】